3.1 核酸是遗传物质 课时1 课件(共16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浙教版(2019)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3.1 核酸是遗传物质 课时1 课件(共16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浙教版(2019)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31 23:3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核酸是遗传物质
第一课时
第1节
浙科版 必修2
1.能说出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2.能阐述肺炎链球菌体内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和过程
DNA和蛋白质哪个是遗传物质呢?
蛋白质
染色体
DNA
少量RNA
非组蛋白
组蛋白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英国的细菌学家兼病理学家---格里菲斯(Griffith)进行了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他于1928年发现了一个看似与遗传学无关是实验。
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
肺炎链球菌
有毒性,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病
无毒性
菌落
菌体
菌落光滑
毒性
菌落粗糙
有荚膜(多糖)
无荚膜
血液中分离出
(多数)
(少数)

肺炎双球菌的类型
S型的生活力
活的R型菌
P49
思考
1.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的S型活菌从何而来?
(基因重组)
转化因子
结论:①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 种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仍具有活性
②这种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杀死小鼠
繁殖子代
思考 2.小鼠体内R、S型菌含量变化情况?
如何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
格里菲思所说的——“转化因子”,在艾弗里等人看来,就是他们在寻找的遗传物质。
离体转化实验
探究:寻找“转化因子”(遗传物质)
实验思路
设法将各成分分离,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各自的作用。
2、在体外培养基中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观察其后代是否有S型细菌出现。
1、从活的S型细菌中分离、提取出各种成分(DNA、蛋白质、RNA和多糖等物质) 。
DNA、蛋白质和其他物质谁是转化因子
DNA是转化因子
预期结果:
做出假设

设计实验、预期结果

进行实验

只有加入S型菌的DNA才能使R型菌转变成S型菌
提出问题

少部分转化
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DNA被降解后就不能使R型菌发生转化
1.格里菲斯:肺炎链球菌活体转化实验
2.艾弗里: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
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促使R型菌转化成S型活菌。
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转化因子),蛋白质不是。
小结:1、相同点:艾弗里和蔡斯、赫尔希等人的实验都证明
了: 。设计思路基本相同,都是:
且充分运用了 原则和 原则。
2、不同点:他们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
采用对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方法将DNA和其他成分分开。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是采用 间接将DNA和蛋白质分离。
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各自的作用。
对照
单一变量
同位素标记法
DNA是遗传物质
DNA是遗传物质
的直接证据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加热杀死的S型菌体内含转化因子
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遗传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