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二课堂速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9)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二课堂速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8-15 16:0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9)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高一生物学浙科版(2019)必修二课堂速测
基础检测
一、基因通常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
1.基因的概念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片段(包括部分病毒的RNA片断),是遗传物质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部分生物是 )分子上含特定遗传信息的核苷酸序列的总称。
2.DNA与蛋白质的关系
作为携带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通过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合成过程,将遗传信息反映到蛋白质的分子结构上。
3.DNA的双重功能
DNA具有 遗传信息和 遗传信息的双重功能:一方面,以自身为模板,半保留地进行复制,保持遗传信息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根据它所存储的遗传信息决定蛋白质的结构。
二、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传递给RNA
1.转录的概念
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的过程。通过转录,遗传信息由DNA传递给RNA。
2.RNA与DNA不同点
RNA通常为单链,其核苷酸中的糖为核糖,而不是脱氧核糖;4种碱基中没有胸腺嘧啶,但含有 。尿嘧啶的配对方式与胸腺嘧啶相同,即专一地与腺嘌呤形成碱基对。
3.转录的过程
RNA的合成(转录)需要有RNA聚合酶的催化,并且转录不是沿着整条DNA长链进行的。当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相结合时,包括 基因的DNA片段的双螺旋解开,以其中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游离的核苷酸碱基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配对,并通过磷酸二酯键聚合成与该片段DNA相对应的RNA分子。
4.RNA的种类与功能、来源与去向
(1)RNA的种类与功能
RNA一般分为三种。 是行使传达DNA上遗传信息功能的;tRNA的功能是把氨基酸运送到 上,使之按照 的信息指令连接起来,形成蛋白质;rRNA是核糖体的重要成分,是 行使其功能所必需的。
(2)来源与去向
RNA分子都是以 上的基因区段为模板转录而来的。在真核生物中,细胞核内转录而来的RNA产物经过加工才能成为成熟的 ,然后转移到细胞质中,用于蛋白质合成。
三、遗传信息通过翻译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1.翻译的概念
以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的 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称为翻译。
2.遗传密码
(1)概念
遗传密码是指在mRNA上每 个相邻的核苷酸排列成的三联体,决定一种氨基酸,也称为密码子。
(2)特点
①除少数密码子外,生物界的遗传密码是统一的,所有的生物都使用相同的遗传密码。这也说明,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来自共同的祖先。
②除少数氨基酸只有一种遗传密码子外,大多数氨基酸有两种以上的遗传密码子。
③起始密码子是翻译第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一般是 。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是 终止的信号。
3.翻译的过程
(1)tRNA的功能
在 的一端有三个核苷酸序列,能与 密码子的核苷酸互补配对,以此来识别密码子,称反密码子;另一端有氨基酸的结合部位。 既相当于“译员”,能识别
上的密码子决定的是哪种氨基酸,又具有“搬运工”的职能,将相应的氨基酸运至核糖体上。
(2)翻译的过程
核糖体认读 上决定氨基酸种类的密码,选择相应的氨基酸,由对应的tRNA转运,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当核糖体到达 的终止密码子时,多肽合成结束,核糖体脱离
并进入下一个循环。翻译过程如下图:
(3)翻译特点
肽链合成时,并不是只有一个核糖体与一个 在工作,而是在一个mRNA分子上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
流水作业。当一个核糖体沿着m 向前移动时,另一个核糖体便结合到空出的起始位置上,以此类推。像这样,若干核糖体串联在一个 分子上,可以同时翻译多条肽链,这种合成方式大大提高了翻译效率。
四、遗传信息流从DNA→RNA→蛋白质
1.“中心法则”的要点
(1)遗传信息通过复制从DNA传递到DNA,由DNA通过 传递到RNA,然后由RNA通过 合成蛋白质,决定蛋白质的特异性。
(2)有些RNA病毒(如劳氏肉瘤病毒)能以RNA为模板反向地合成单链 ,因为它们具有能够催化此反应过程的逆转录酶,再以这条单链 为模板形成双链DNA。有些RNA病毒还能够自我复制,由此发现了相关的 。
2.“中心法则”的表达图示
小试牛刀
1.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中,信息的流向是( )
A.DNA→RNA B.RNA→DNA C.蛋白质→RNA D.RNA→蛋白质
2.细胞核中的基因指导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合成时,需要一种中间物质充当信使,该物质是( )
A.DNA B.mRNA C.tRNA D.rRNA
3.根据下表中的已知条件可判断浦氨酸的密码子是( )
DNA双链
C T
mRNA
tRNA反密码子 G
氨基酸 脯基酸
A.CCT B.CCU C.GCU D.CGU
4.经测定,某 RNA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 A+U为18个,那么转录该 RNA片段的 DNA片段上应含A+T的数量为( )
A.60 B.36 C.30 D.18
5.2022年2月3日,《科学》杂志的一篇论文指出,牛津大学大数据研究所的科学家在荷兰发现了一种新的,高毒性的HIV病毒株,毒力更强、更具传染性。它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可引起人类细胞免疫功能损害、缺陷,导致一系列致病菌感染和罕见肿瘤的发生,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判断,以下能表示逆转录过程的是( )
选项 A B C D
模板 ATGCT AUGCU AUGCU ATGCT
产物 UACGU UACGA TACGA TACGA
A.A B.B C.C D.D
6.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很多情况下一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B.有的情况下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C.有的情况下一个基因决定多个性状D.生物体的性状不会受到环境影响
7.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甲基化可能影响生物体的相关性状
B.生物体的基因与性状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8.下列关于基因和生物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种性状可受一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
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表观遗传的出现一定都是由DNA甲基化造成的
D.表观遗传是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在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DNA→RNA,A错误; B、在逆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RNA→DNA,B错误; C、在生物体中,不存在遗传信息从蛋白质→RNA的流动方向,C错误; D、在翻译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是RNA→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2.答案:B
解析: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经过该过程遗传信息由DNA转移到mRNA上,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即DNA→mRNA→蛋白质,可见mRNA能在DNA和蛋白质之间充当信使,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相应的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根据tRNA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可知脯氨酸的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是C,再由表中显示的DNA链,由于不知那一条链是模板链,密码子的第2个碱基为G或者C,第三个碱基为A或者U,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GA或者CCU,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答案:B
解析:DNA(或基因)中碱基数: 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而来的,mRNA含有30个碱基,则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含有60个碱基。在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而配对的碱基彼此相等,即A=T、C=G。RNA片段中有30个碱基,其中A+U为18个,那么转录该RNA片段的DNA的模板链上A+T=18个,则另一条链上A+T=18个,因此DNA片段上应含A+T的数量为36个,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答案:C
解析:A、逆转录病毒的RNA作为模板,没有T,A错误;B、逆转录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DNA,故产物中没有碱基U,B错误;C、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模板为AUGCU,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产物应为TACGA,C正确;D、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RNA中没有碱基T,D错误。故选C。
6.答案:D
解析:D、生物体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故选D。
7.答案:B
解析:A、基因的甲基化可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生物体的相关性状,A正确;B、基因与性状并非都是一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有多对基因控制,B错误;C、基因能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正确;D、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故选B。
8.答案:C
解析:A、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简单的一﹣对应关系,一种性状可受一对或多对等位基因的控制,A正确;B、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的发生,B正确;C、表观遗传中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过程中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表观遗传出现不一定都是由DNA甲基化造成的,C错误;D、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的基因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D正确。故选: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