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
学校(编号 09)
学生班级 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小组 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主编
审核
主讲
课题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记住孔子和老子的思想观点和历史影响。
2.知道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贡献。
3.掌握并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思想观点。
4.提高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学习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学习难点】
(1)思想家老子(2)百家争鸣
【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与方法】
【学习笔记】
※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 晚期的孔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 ”的学说,主张“ ”。他又是一位大 ,创办 ,广收门徒,注意“ ”;他的言行记录在《 》中。
2.春秋末期的老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
,其学说记录在《 》里;墨子主张“ 、 ”;孟子主张“ ”;庄子认为要 ,“ ”; 末期 的代表人物韩非,主张 ,提倡 ,提出建立 的封建国家。 的鼻祖 是春秋晚期的军事家,他著有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
3.思考:“动脑筋”一(第47页)、二(第48页)和“活动与探究”。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合作探究(设疑探究,解决疑难)
探究一
1.(1)请你为图1的人物做一个名片,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呢?
(2)孔子曾感叹道,“残暴的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3).材料一: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二: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出的学生有3000多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然后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然后去做。......学生樊迟向他请教怎样耕田种菜,他认为学那些知识没有出息。
根据材料和所学,请你总结一下孔子的教育成就有哪些?
探究二
2.诸子指哪些?他们都有哪些思想观点?而他们的思想又有哪些值得借鉴?
探究三
请你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百家争鸣”的含义。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请结合前面所学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及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进行思考。
探究四
你认为哪家的思想观点,在当时更适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归纳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及时消化)
学派
姓名
历史
地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创始人
春秋晚期
《论语》
①“仁”②爱人;③“为政以德”
①广收门徒;②创办私学;③因材施教;④谦虚好学;⑤温故知新
孟子
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
《孟子》
①反对一切战争;②“仁政”治国;③使自然资源能够持续利用
荀子
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
《荀子》
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并要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道家
老子
创始人
春秋晚期
《道德经》
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相互转化②主张以柔克刚
庄子
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
《庄子》
治国要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墨家
墨子
创始人
战国时期
《墨子》
①主张“兼爱”,反对侵略战争;②主张“非攻”,支持正义战争
法家
韩非
代表人物
战国末期
《韩非子》
①主张改革;②提倡法治;③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兵家
孙武
兵家鼻祖
春秋时期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代表人物
战国时期
《孙膑兵法》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其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 B.兼爱、非攻 C.春秋无义战 D.仁政
2.下列哪一观点体现老子的思想主张(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B.“无为而治”
C.“民贵君轻” D.“法治”
3.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乙 B.丙 C.甲、乙 D.甲、丙
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5.以下几种主张,属于老子的思想是( )
A.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
B.主张“春秋无义战”
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D.提出“仁”的学说
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样的顺其自然,无私无爱的治理,国家就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了。
材料二:如果立法严厉明确,犯了法就像跌进这深谷,必死无疑,就没人敢犯法了,地方还有什么不能平治的呢?
材料三:先亲爱自己的人,然后推及到仁爱百姓。
请回答:
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哪家的思想学说?
(2)今天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体现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例说明。
你最欣赏以上三家中哪一家的治国思想?请说出你的理由。(包括这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现实意义)
【课外作业】
必做题:搜集有关诸子百家德哲理名言、成语故事。
选做题:学习了诸子百家思想,写一篇小论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1.学生独学看书,通过填空(填表)梳理基础。
2.教师应将教材整合归纳,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
教师提供素材、设置探究问题,学生对学、群学,合作探究解决;展示后教师点拨,深化
学生独自完成,教师检查、纠错。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讨论纠错,典例讲评
学生独立完成,进行成果展示,教师讲解答题方法,点拨纠错。
【反思质疑】
成功收获:
知识缺陷:
学法反思:
激励计划:
【图说历史】
在山东省的西南部,有一个孔姓人口占1/5的县级市,她就是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圣城”――曲阜。“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春秋 儒家学派 仁 爱人和为政以德 大教育家 私学 因材施教 论语
2.道家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道德经 兼爱、非攻 春秋无义战 “仁政”治国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战国 法家 改革 法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兵家 孙武 孙子兵法21教育网
合作探究
2.(1)思想家老子
①时代与称谓: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②辩证法思想体现: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老子善于从正反两面思考问题。21cnjy.com
③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④著作:老子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一书里。
(2)百家争鸣
①时间:“百家争鸣”开始于奴隶制瓦解的春秋时期,鼎盛于新兴地主阶级登上统治地位的战国时期。
②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特别是战国时期,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社会正在经历着一场变革,阶级关系发生巨大变化,新旧势力的斗争十分剧烈。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变革和斗争,必然反映到思想领域来。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社会变革,发表不同主张,互相展开争论,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③内容:所谓“百家争鸣”,是形容学派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道家的庄子,法家的韩非子、兵家的孙武等。21·cn·jy·com
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巍巍泰山,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www.21-cn-jy.com
课堂训练
BBABC
(1)道家,法家,儒家 (2)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最早就是孟子提出的。 (3)道家。如道家顺其自然,遵循规律,无为而治,对避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劳民伤财,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