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导学案
学校 (编号 11)
学生班级 _______ 学号________ 小组 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主编
审核
主讲
课题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
2.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学习重点】
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意义
【学习难点】
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与方法】
【学习笔记】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落实基础)
一、秦的暴政:
1.秦的暴政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陈胜吴广起义
1.根本原因__________直接原因_________
2.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_、领导人________
3.建立政权地点__________
4.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1.秦朝灭亡:
(1)巨鹿大战: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__双方: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
(2)__________直逼咸阳,秦朝灭亡。
2.西汉建立:
时间:__________ 都城:__________ 建立者:__________
※合作探究(设疑探究,解决疑难)
探究一
有人认为如果陈胜、吴广等人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探究二
比较刘邦、项羽在秦亡前后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楚汉战争与此前进行的农民战争的性质一样吗?为什么?
※归纳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及时消化)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秦末农民起义
一、陈胜吴广起义
1.原因——秦的暴政:① ② ③ ④
2.经过:时间:地点:结果
3.评价
二、秦的灭亡与西汉建立
1.秦的灭亡:
2.楚汉之争:
3.西汉建立:
※课堂训练
一、选择题
1.秦朝的暴政表现在(???? )
?①每年役使三四百万人去兴修豪华的宫殿、陵墓和长城? ②每年有几十万人攻打匈奴和戍边? ③制炮烙之刑惩罚犯法的人? ④实行族诛? ⑤实行连坐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2.秦朝的暴政对社会造成的最根本影响是(???? )
A.阶级矛盾尖锐?????????B.政局动荡不安
C.人民生活痛苦?????????D.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城濮之战??D.马陵之战
4.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的人是(???? )
A.陈胜??? ??B.吴广 ?????C.项羽???????D.刘邦
5.秦朝灭亡的标志是(???? )
A.陈胜吴广起义??????B.巨鹿之战
C.刘邦攻占咸阳??????D.西汉建立
二、非选择题
6.识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公元前209年,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边境。他们走到蕲县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
请回答:
(1)这次起义中提出了什么口号?
(2)“两个小队长”分别指谁?
(3)如果他们没有遇到大雨,起义还会爆发吗?为什么?
(4)这一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1.学生独学看书,通过填空(填表)梳理基础。
2.教师应将教材整合归纳,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
教师提供素材、设置探究问题,学生对学、群学,合作探究解决;展示后教师点拨,深化
学生独自完成,教师检查、纠错。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讨论纠错,典例讲评
学生独立完成,进行成果展示,教师讲解答题方法,点拨纠错。
【反思质疑】
成功收获:
知识缺陷:
学法反思:
激励计划:
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探究一:不认同。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焚书坑儒,繁重的徭役、兵役,沉重的赋税,严酷的刑法,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直接原因是被征伐到渔阳戍守长城的农民遇雨误期,按律当斩。如果不是遇到大雨误期,秦末农民起义迟早也会爆发。
探究二:不一样。在秦朝灭亡之前,刘邦、项羽所领导的战争目的是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属于农民战争的范畴;在秦亡后,他们之间战争的目的是争夺帝位,属于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课堂训练
1.D 2.D 3.B 4.C 5.C
6.(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2)陈胜、吴广。(3)会。
(4)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防抗残暴统治。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