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7-27 21:43: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中国话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
国际化
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
都认真听话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
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
文化名人。政治主张:“仁”的学说“爱人”“为政以德”教育成就:教育对象:创办私学,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文化成就:整理古籍《诗经》、《尚书》编《春秋》言论记录在《论语》前551——前479儒学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返回返回1、学习要经常复习。
2、学习要有老老实实的
学习态度。
3、学习态度要谦虚。2、老子(1)学派:(2)时间:(4)著作:(3)思想:(5)地位:道家春秋晚期 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主张以柔克刚。《道德经》 大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自读课文 归纳要点返回老
子《道德经》书影事物具有两面性,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转化返回3、孙子(孙武)时间:春秋晚期
著作《孙子兵法》 是世界上 最早的兵书
著名军事格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地位:著名军事家,兵家的创始人(鼻祖)4.百家争鸣[春秋战国](1)原因:①社会变革,引发诸多问题;②私学兴起,各派相互争辩;返回百家争鸣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主要思想:“兼爱”“非攻”,支持正义战争孟子1、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 2“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3、爱护自然资源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儒家道家法家韩非1、主张改革 2、提倡法治 3、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兵家孙膑发展孙武的军事思想,反对空谈仁义,靠
战争强大《墨子》书影 清光绪湖北崇文书刻本。
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
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墨
子《荀子》书影荀
子《庄子》书影庄
子《韩非子》书影韩

子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孙武老子庄子春秋春秋春秋战国战国战国战国《道德经》《庄子》《论语》《孟子》《墨子》《韩非子》《孙子兵法》正反两面看问题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仁,爱人,为政以德仁政,反对战争,合理利用资源兼爱,非攻改革,法治,强化中央集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主要流派成就一览表:自读课文 归纳要点 完成下表返回讨论:上述各派观点,你认为哪一派的思想在当时最受统治者欢迎? 法家。1、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改革的需要。2、符合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3、有利于统治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4、强调树立君主个人权威,加强中央集权。活动与探究: 探讨百家思想 领悟中华精神返回活动与探究: 探讨百家思想 领悟中华精神 道家崇尚和谐的自然与人生;儒家主张用道德的力量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法家试图用法律的强制构建一套合理的秩序;墨家宣扬和平友爱的理念,希望人人通过辛勤劳动获得幸福生活;兵家探索克敌制胜的谋略,但却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殊途同归,天下和谐。这就是伟大的中华精神。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