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导学案
学校 (编号21)
学生班级 学号 小组 姓名
主编
审核
主讲
课题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
2.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的学习,掌握综合归纳的方法。
3.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取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科学修养。并认识到南北朝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
【学习重点】
祖冲之和圆周率
【学习难点】
圆周率及推算涉及的复杂数字概念
【学习任务】
【学习过程
与方法】
【学习笔记】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落实基础)
魏晋南北朝科技成就(填写下表)
人物
朝代
称谓
主要著作
主要科技成就
※合作探究(设疑探究,解决疑难)
探究一:
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结合教材P118—119的小字部分,和P120的“动动手”,了解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方法和刻苦钻研、创新的精神。
※归纳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及时消化)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人物
朝代
称谓
主要著作
主要科技成就
祖冲之
南朝
数学家、天文学家
《缀术》
最突出的是把圆周率精确地推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字,较国外早近千年。
贾思勰
北朝(北魏和东魏)
农学家
《齐民要术》
总结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提倡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编成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
北魏
地理学家
《水经注》
写出综合性地理学专著。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
※课堂训练
1.祖冲之把圆周率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这比欧洲早( )
A.500多年 B.700多年 C.近1000年 D.1100多年
2.下列各项成就属于领先世界科技成就的是( )
①纸的运用 ②水排的利用 ③张衡制造的地动仪 ④司马迁写成《史记》 ⑤祖冲之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
3.欣赏自然风光、游历山川河流,能陶冶情操。暑假小明一家准备游历长江三峡,出发前小明要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 )
4.关于《齐民要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农学家贾思勰
B.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著作
C.它的内容涉及了农、林、牧、副、渔的各个方面
D.是在南朝齐梁间出现的一部重要农书
5.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三位科学家身上我们应该学习的主要品质是( )
①实践 ②吸取前人的科研成果
③乐于向他人求教 ④持之以恒,潜心学习和研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填空(历史之最):
A.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B.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C.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D.“神医”华佗发明的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E.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的人是 。
7.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成就中,你能列出哪些居于领先地位(在世界或在我国历史上均可)的科技成就?
8.历史名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识别下列两位历史人物,按要求完成下表填写。
?
图一 图二
姓名
主要成就
图一
图二
(2)想一想,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上述人物?(注意:至少写出两种)
(3)成绩是不会轻易取得的,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优秀品质?
1.学生独学看书,通过填空(填表)梳理基础。
2.教师应将教材整合归纳,以知识框架的形式呈现。
教师提供素材、设置探究问题,学生对学、群学,合作探究解决;展示后教师点拨,深化
学生独自完成,教师检查、纠错。
学生独立完成,组内讨论纠错,典例讲评。
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教师讲解答题方法,点拨纠错。
【反思质疑】
(记下自己成长的足迹,学到的知识、方法,愉悦的情感,也包括走过的弯路的反思!)
成功收获:
知识缺陷:
学法反思:
激励计划: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见※归纳整理部分
合作探究(略)
课堂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