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课程导入】
本课为选学课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进行学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什么下令治理黄河,并亲临治河工地督察 汉武帝并不是一开始就想治理黄河,这是为什么 又是什么原因使汉武帝改变初衷、决心修河的 这次治理黄河的结果怎样 东汉明帝为什么又要令水利专家王景去治理黄河 王景是怎样治理黄河的 结果如何
两汉是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强盛时期,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时期。那么,两汉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汉代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发展经济 两汉农业的进步又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农具有哪些改进 牛耕技术有何提高 水稻、小麦、桑麻的种植分布情况怎样
两汉手工业的兴盛主要体现在哪些行业上 长沙 ( http: / / www.21cnjy.com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薄如蝉翼,轻如烟雾,重不到一两,这说明了什么 汉代丝织技术的提高又有何表现 为什么说汉代冶铁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前列 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有哪些优点 汉代农业、手工业中有哪些成就领先世界
汉代牛耕图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 ( http: / / www.21cnjy.com )货殖列传》中所描写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景象说明了什么 汉代为什么商业繁荣、城市兴旺 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 为什么说长安、洛阳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 其城市规模、布局、商业活动又有什么特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上述这些问题的。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如果你是汉朝的一个郡守,你能否提出一个治理黄河的方案 你是采取“堵”的方式,还是采取“疏导”的方式
2.有一则消息说:1961年,日本奈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古墓里出土了一把钢刀,背面有东汉皇帝的年号。你认为这则消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你能给同学们讲讲钢材的制造过程吗
3.衣、食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你可以在班上组织一个博览会,介绍汉代的衣、食情况,再和今天人们的衣、食情况作个比较,谈谈古今有何变化
黄河壶口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东汉明帝时,负责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是( )
A.李冰 B.郑国 C.王景 D.杜诗
2.汉代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城市是( )
A.长安 B.洛阳 C.咸阳 D.临淄
二、识图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新型播种工具的名称是什么 它是何时发明的 它的发明有什么作用
(2)图二中的机械叫什么 是谁发明的 有何作用 它的利用比欧洲早多少年
三、历史诊所
小冰问:“两汉时,是在谁治理黄河后的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 ”
小毛答:“这还不简单吗 是汉武帝呀。他还亲临治河工地,并命随从的文官武将都去背柴草,堵塞决口。”
诊断结果:
【资料下载】
冶铁技术,经过西汉两百多年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东汉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那就是水力鼓风炉的发明。南阳自秦汉之际,即为冶铁业的中心。人工灌溉的水渠到处都是,每当水门打开的时候,人们看到了那种激流的冲击力,可以推动横在它们前面的一切东西,因而联想到那种水力一定可以推动鼓风炉,所以把它引用过来。经过了若干试验,最后才获得成功。水力鼓风的发明,是中国第一次把自然力应用于工业生产。由于水力被引用,一方面可以增大铁的冶铸量;另一方面,又可以减少铁的生产成本,从而发展铁器的制造事业。
──翦伯赞著《秦汉史》
【思维拓展】
1.古罗马科学家普林尼曾说过:“虽然铁的种类很多,但没有一种能和中国来的钢相媲美。”你同意他的话吗 说说理由。
2.你的居住地附近有集市或商业区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你可以仿照《西汉长安平面图》绘制出来,并向同学们作一个对比说明。你认为两汉时期在城市管理和规划中,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西汉长安平面图
东汉集市画像砖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课程导入】
战国以来,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匈奴逐渐强大,占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了水草丰美的河套地区。秦末汉初,蒙古草原实现了第一次统一,匈奴建立起强大的国家。你知道匈奴是怎样强大起来的吗 是由谁来实现的统一 匈奴的强大对秦汉的北部边疆产生了什么影响
冒顿鸣镝射马图
西汉初年,面对匈奴的威胁,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高祖亲自率军抵御,结果被匈奴军队围困在平城白登山,经过七天七夜,汉军才得以解围。经过汉初的失败,西汉与匈奴实行了较长时间的“和亲”政策。你想知道“和亲”政策的内容吗 “和亲”能从根本上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吗
汉武帝是怎样打败匈奴的 你能告诉我们有关卫青、霍去病的故事吗 你能给我们介绍一下“霍去病墓”的情况吗
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
霍去病墓
西汉与匈奴“和亲”中的著名使者是谁 有关她的动人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就“昭君出塞”一事,谈谈你的看法。
昭君出塞
【知识网络】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对匈奴采取攻势。率军出击匈奴的主要将领是( )
A.窦固 B.蒙恬 C.窦宪 D.卫青、霍去病
2.“昭君出塞”的故事发生在( )
A.汉高祖时 B.汉武帝时 C.汉元帝时 D.光武帝时
二、填空题
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是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阅读下列有关昭君的诗,谈谈你对“昭君出塞”的看法。
游人竞吊汉王嫱,青冢黄昏土尚香。
倘使姻亲绵世代,何须万里长城长。
──张执一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翦伯赞
【资料下载】
匈 奴
匈奴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牧民族,在河套地带繁衍生息,游牧于大漠南北,即今内蒙古及其以北地区。不过,现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并不是匈奴人的后裔,而远在欧洲东部的匈牙利人却同历史上的匈奴人有着某种血缘关系。
战国末期,匈奴常常南下侵扰赵、 ( http: / / www.21cnjy.com )燕、秦三国北部边郡。秦统一后,秦始皇派蒙恬反击匈奴并修筑了“万里长城”。西汉建立后,由于国力有限,对匈奴基本上采取了防御政策。至汉武帝时,通过数次大规模的战争,匈奴受到沉重打击,势力渐衰。西汉晚期,匈奴发生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顺汉朝。其后六七十年间,汉与匈奴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匈奴归顺汉朝,而北匈奴则坚持与汉为敌,经常对南匈奴和汉人进行掠夺。汉明帝时,汉军四路出击北匈奴,取得重大胜利。汉和帝时,又发动了针对北匈奴的反击战。公元91年,汉军围击北匈奴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北匈奴战败,单于逃亡。至此,汉军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全面胜利。在内外交困下,许多匈奴人或西迁,或南迁,或滞留在草原,并通过婚姻、吞并、臣服、迁居等形式逐渐融合到其他民族之中。
王昭君出塞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 ( http: / / www.21cnjy.com )(今湖北省兴山县)人,生卒年代不详。我国历史上一位具有政治远见的伟大女性。为了边疆的稳定,胡汉民族的友好,她主动请行到大漠与匈奴和亲,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公元前1世纪,匈奴分裂为几部。其中一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南迁到长城附近。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第三次入朝,并主动向汉元帝请求和亲。元帝诏令后宫,宫女王昭君慷慨应诏,自愿扮演“和亲使者”的角色。
历史上出塞和亲的女子很多,仅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汉王朝遣送公主出塞和亲就不下五六次,如高祖刘邦选宗室女册封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嫁给乌孙王昆莫。这些人多是宗室公主,出身远比昭君高贵,但她们的事迹却大多不传,唯独普通宫女王昭君却名留古今,为人们所怀念。原因在于:以前和亲的公主,不管身份多么高贵、容貌多么美丽,她们都是被动去和亲的,只有昭君是主动请行、心甘情愿去和亲的。因为她是自愿的,所以她能够以塞北为家,与单于和睦相处,从而受到单于的宠爱与尊重;因为她是自愿的,所以她能够和匈奴百姓打成一片,受到匈奴人民的爱戴与拥护。
昭君在塞外与匈奴人民相处得十分融洽,她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中原文明带到了北国疆土,在那里传播了纺线、织布、耕作、掘井、造林和烹调等技术,有力地促进了汉匈两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增强了民族团结,被周恩来总理誉为是“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最有贡献的人物”。
【思维拓展】
关于匈奴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由于它的强大,造成中国北部边患严重,既增加了国家的负担,也给北部边民带来了灾难。因此,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没有贡献。另一种观点认为: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北疆,首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他们创造的民族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
你认为哪种观点正确?请简述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