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上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03 20:5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课程导入】

中国是书法艺术的故乡。何谓书法 简单地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化文字的艺术就是书法。在东晋时,我国书法进入了空前繁荣时代,这是为什么呢 东晋时,书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有哪些著名的书法家

在绘画艺术方面,这一时期又有哪些杰出成就呢 ( http: / / www.21cnjy.com ) 你知道“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指的是什么吗 学了本课后,你会发现,画坛及书坛的“圣人”皆出自这一时期。他们分别是谁呢

  

王羲之和《兰亭序》


《洛神赋图》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对我国文化的发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生了极大影响。石窟艺术是佛教艺术的代表,这些石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雕凿出来的。你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石窟吗 它们分别是哪个朝代开始修凿的

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吧。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书法艺术对中华民族有深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的影响。从史书大量存在的各式各样的书坛佳话里,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全社会对于书法艺术的喜爱。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还需要学习书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佛教比较盛行的时期,佛教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请在文化艺术作品中寻找相关证据,证明这个观点。

证 据 依 据
石窟艺术
绘画艺术
文学创作

3.围绕本课,制作并完成以下表格,以便梳理知识。

类 别 书 法 绘 画 石窟艺术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书法家王羲之生活的时期是( )

A.三国  B.西晋  C.东晋  D.南北朝

2.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中,最能体现中外文化交融的是( )

A.绘画  B.书法  C.石窟  D.诗歌

二、材料解析题

一千六百多年前,有这样一位画家,他答应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一座新落成的寺庙捐款一百万铜钱。他的捐款方式很奇怪。寺庙要落成的时候,他把自己关在一个便殿里作画,画好后,对住持说,从明天起,你们打开这座殿门,第一天来看画的,每人要施钱十万,第二天来看画的,每人要施钱五万,第三天以后,随人施舍。结果连续几天,争着来看的人山人海;三天不到,寺庙就得到了好几百万钱。

壁上的金粟如来面带笑容,眼睛好像会说话,抬脚像要走出墙壁,全身的光彩,把整个便殿照得金亮金亮。

请回答:(1)故事中的画家指的是谁?



(2)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资料下载】

中国古代的石窟

佛教建筑有许多种类,石窟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中最古的形式之一,在印度被称为“石窟寺”。顾名思义,石窟寺就是在山崖上开凿出来的窟洞型佛教寺院。后来,石窟逐渐发展出两种形式:一种是“礼拜窟”,供奉佛像,供人们瞻仰礼拜;一种则是“禅窟”,主要供僧侣修禅居住。

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乱持续不断,社会动荡不安。在巨大的痛苦和苦难面前,人们常常感到无能为力。正是由于这种社会背景,佛教在中国得以迅速传播。此外,统治者出于自身统治需要,也极力提倡和支持佛教。如宋文帝令沙门参与机政,梁武帝三次舍身佛门,北魏孝文帝也曾七次下诏兴隆佛法,大兴佛寺。与这种尊佛、崇佛的社会风气相伴随,石窟也被大量开凿出来。

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而产生的融建筑、雕 ( http: / / www.21cnjy.com )塑、绘画于一体的艺术。在我国古代开凿的众多石窟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其中保存下来的历代雕塑和绘画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史、佛教史、艺术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贵资料。

【思维拓展】

王羲之的《兰亭序》不仅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幅价值连城的书法作品,也是一篇流传千古的散文名篇。你学过这篇文章吗?如果没有,那就找来赶快阅读一下吧。看看王羲之究竟在《兰亭序》中写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