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历史图片是浓缩的历史,是对客观历史进程更直观、更简明的反映。杜佩妍同学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
A.中外交往 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 D.抵抗侵略
2.湖南自古人杰地灵。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东汉时期的湖南耒阳人蔡伦做出突出贡献。与他的贡献有关的是( )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3.“我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各族人民大团结,歌颂领袖毛泽东”。这首《我们新疆好地方》既唱出了新疆人民对乡土的热爱之情,也唱出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拥戴之意。历史上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管辖的是( )
A.台湾府的设置 B.伊犁将军的设置
C.驻藏大臣的设置 D.西域都护的设置
4.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卫青 B.霍去病 C.张骞 D.王昭君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6.四大发明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最早发明的是( )
A.火药 B.造纸术
C.印刷术 D.指南针
7.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历史上秦始皇和汉武帝时期设立的负责监察官员的官职有:( )
①太尉 ②丞相 ③御史大夫 ④司隶校尉 ⑤刺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8.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
A.秦始皇 B.齐桓公 C.启 D.禹
9.两汉文化看徐州。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10.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两代是可以的。”文中空缺处应是( )
A.秦汉 B.魏晋 C.宋元 D.明清
11.《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推行哪一制度?(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世袭制
12. 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下列“秦政法”中哪一项行了“百代”( )
A. 郡县制 B. 三公九卿制
C. 皇帝制度 D. 焚书坑儒
1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B.南朝祖冲之是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C.李白的诗豪迈飘逸,清新瑰丽,他被称为“诗仙”。
D.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人们将他们并称为“苏辛”。
14.我国古代杰出的发明家蔡伦是湖南耒阳人,他的重大贡献是( )
A.改进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第II卷(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有关新疆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保护商旅往来。
材料二
据印度Zee新闻网站2015年2月25日报道称,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即疆独活动)除了在新疆发动暴恐袭击之外,还在北京和其他城市如昆明实施暴恐袭击……中国再次审议了该国第一部“反恐法”草案,以应对国内民众日益担心恐怖主义的局面,为反恐铺路,帮助维护全球安全。
材料三
中央十分重视西北边疆的稳定和发展。2010年5月和2014年5日,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先后召开新疆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新形势下新疆工作的目标任务,指出对口援疆是国家战略,必须长期坚持,把对口援疆工作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工程。习近平主席还把新疆纳入“一带一路”战略。
——摘编自凤凰网文
(1)请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西汉能够顺利设立“西域都护”,源于西汉武帝派使者通西域,请问:汉武帝派谁出使西域?由此开通的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叫什么?这条交通要道的开辟有什么重要意义?
(2)新疆地区自古就是我国固有领土。清朝曾有一位皇帝派兵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并设伊犁将军管理新疆地区,他是谁?中国近代史上曾有一位民族英雄为收复和治理新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谁?
(3)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等5个省级自治区,这些省级自治区是根据什么制度设立的?
(4)请根据材料二回答,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疆独分子的暴恐活动?请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央加大对新疆的经济扶持力度说明了什么?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时,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充分运用这些有利条件,秦王政“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果断地发动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为巩固秦朝的统治,秦始皇首创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汉武帝的主要功绩。
(3)为加强思想上的控制,秦始皇和汉武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有哪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历史经验值得汲取?
17.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的外交战略和中国的国家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丝绸之路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一,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州等著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
材料三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材料四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明确提出在中国西部古丝绸之路沿线建立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国际新丝绸之路经济合作区。有学者指出:习主席提出的发展战略,必将重振古代丝绸之路的巨大影响力,把古丝绸之路促进下的中西文明交流、互动提升到新的历史阶段。
依据材料一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对这条道路的开辟起到最重要作用的人物是谁?为了促进这条道路上交通和贸易的发展,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从汉代到隋唐再到宋代,丝绸之路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的发展变化趋势。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新的形势下,中国发展“一带一路”的战略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D
6.B
7.D
8.D
9.D
10.D
11.B
12.C
13.A
14.A
15.
(1)张骞 丝绸之路(或丝路) 促进经济文化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2)乾隆 左宗棠
(3)民族区域自治
(4)制订反恐法,坚决反恐 重视新疆的稳定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16.(1)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具备了统一的社会基础;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具有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
(2)使统一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对汉文化主流形态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使西汉进入全盛时期
(3)秦始皇:焚书坑儒(1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历史经验:经济上的均衡发展(或政治制度的有力保障、与民族分裂势力做坚决斗争等)。(言之有理即可)。
17.
(1)长安;张骞;西域都护。
(2)丝绸之路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发展到唐代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则以海路为主;其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3)国内影响:有利于加快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推动整个中国经济增长;国际影响: 有利于中国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发展和交流,实现互惠互利,促进共同繁荣;有利于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中国产品拓宽国际市场和中国企业“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