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战争的胜负有时不取决双方的兵力多少,而军事谋略可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下列战争属于以少胜多的是( )
①城濮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官渡之战 ④淝水之战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自2014年2月起,新疆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以促进民族团结。我国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促进民族融合的是哪一项( )
A.颁布均田令,把土地分给农民
B.迁都洛阳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如说汉语,穿汉服
D.官吏俸禄制
3.南北朝时期,使鲜卑族与汉族迅速融为一体,北方民族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历史事件是( )
A.商鞅变法 B.曹操统一北方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昭君出塞
4.歌曲《曹操》 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A.淝水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5.历史地图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西周分封制 B.春秋诸侯争霸
C.战国诸侯争霸 D.三国鼎立
6.古代中国文化科技成就辉煌。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 蔡伦——造纸术/施耐庵——《西游记》
B. 毕昇——指南针/李时珍——《天工开物》
C. 王羲之——《兰亭序》/曹雪芹——《红楼梦》
D. 顾恺之——《洛神赋图》/司马迁——《资治通鉴》
7.“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现)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是( )
A.改穿汉服 B.改用汉姓 C.学习汉礼 D.学说汉话
8.某元姓同学对自己的姓氏产生了兴趣,在上网查询时才发现历史上曾有将拓跋氏改为元姓的历史事件,请问它发生在哪一事件中?
A.秦始皇大一统 B.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管仲改革
9.在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它是以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你知道是下列哪一位科学家吗?( )
A.贾思勰 B.祖冲之 C.郦道元 D.张衡
10.北魏时,有一个统治者带头娶汉族女子为妃子,给五个弟弟也娶了汉族妻子,并把公主嫁给汉族大姓。你能判断出这个统治者是属于哪个少数民族吗?( )
A.匈奴 B.鲜卑 C.羯 D.氐
11.近几年,随着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播出,全国兴起了 “三国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你是否知道哪件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A.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
B.刘备称帝,建国号定都城
C.赤壁之战,孙刘大败曹操
D.孙权称帝,建国号定都城
12.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3.北魏时期,促使鲜卑族从语言、服饰、姓氏到思想观念与汉族日趋一致的改革是(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大化改新 D.戊戌变法
14.《三国演义》里 “借东风”“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第II卷(非选择题)
15.歌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三:“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材料四:“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材料五:“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什么?
(4)哪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
(5)哪次会议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
1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对待侨流的政策:建立侨郡县,承认流人为侨人,给予侨民以持白籍、免除税役的权利。到梁代,(姑孰)附近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
——万绳楠《江东侨郡县的建立与经济的开发》[J].中国史研究,1992年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移风易俗,信为甚难。”
——《魏书 任城王传》
请回答:
(1)哪一战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孙权建立了图示中哪个政权?(写字母)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举一例说明“移风易俗”的具体表现。孝文帝的这些改革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
17.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几千年来,各民族生生不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更是国家振兴的重要基础。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民族篇】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1)北魏时期,鲜卑族政治家——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时,中华民族大家庭又增添了哪一新成员
(2)与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是哪一少数民族 什么事件奠定了两者密切交往的基础
【统一篇】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摘自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的《乡愁》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在哪个朝代确立的 为巩固统一,当时在经济、文化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新中国成立后,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大陆实现统一 《乡愁》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心愿 中国人民政府解决“乡愁”的方针是什么
【感悟篇】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你有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D
6.C
7.D
8.C
9.B
10.B
11.D
12.C
13.B
14.C
15.
(1)赤壁之战 (2)抗美援朝 (3)民族区域自治
(4)三大改造 (5)十一届三中全会
16.(1)赤壁之战;C;西晋;
(2)北方的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人南迁);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3)迁都洛阳;
说汉语(改汉姓、学汉礼、遵汉制等言之有理皆可);
促进了民族融合;
(4)① 国家局部统一;②江南地区的开发;③民族融合
17.
(1)拓跋宏或孝文帝;回族。
(2)藏族或吐蕃;文成公主入藏。
(3)秦朝;经济上:统一货币和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
(4)西藏和平解放:渴望实现祖国统一的心愿;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5)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应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