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导学案: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导学案: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2 17:1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一、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1.铁农具的使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作用: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二、著名的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
三、商鞅变法
1.背景
(1)春秋以来,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其变成私产并出租,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
(2)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
2.时间: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
3.内容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作用: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5.封建社会的形成: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封建社会形成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问题1】 商鞅变法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探究:(1)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商鞅变法得到了掌握国家统治实权的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3)商鞅采用徙木赏金的做法取信于民,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
(4)商鞅变法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得到了广大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
(5)商鞅具有改革家的魄力和勇气,敢于同阻碍变法的旧势力进行坚决斗争。
【问题2】 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那么, 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探究:商鞅的变法成功了。
(1)衡量一场变革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
(2)由于守旧贵族的反对,商鞅最终被处死,说明了守旧势力的猖狂和统治者的昏庸。但商鞅虽死,变法还是获得了成功。
(3)因为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一、选择题
1.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是在(  )。
A.西周时期 B.东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答案:C
2.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答案:A
3. 2010年春,西南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凸显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修建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汉朝
答案:B
4.战国时期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哪一诸侯国境内(  )。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赵国
答案:C
5.改革是社会进步永恒的主题,战国时期,在各国掀起的变法运动中效果最显著的是(  )。
A.商鞅变法 B.吴起变法 C.李悝变法 D.管仲改革
答案:A
6.小敏在表格上填写她的籍贯是某某县某某乡,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沿用,“县”这一行政机构早在什么时期就已出现(  )。
A.周武王灭商后 B.商鞅变法时期
C.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 D.尧舜禹时期
答案:B
二、材料分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度,取消宗室的特权,按军功的大小重新规定官爵的等级和待遇。下级士兵在战争中勇敢杀敌的,也可以得到官爵。
材料二 在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和允许自由买卖。凡是劳动好,生产粮食和织布多的人免除徭役和赋税。
材料三 对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人,连同其家属罚作奴婢。
材料四 全国设31个县,官吏由中央直接任免,同时进行户口编制。
请回答:
(1)这些变法措施开始实施于哪一年?是由谁主持实施的?
(2)改革前后,国家的统治阶级和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3)这次变法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1)公元前356年。商鞅。
(2)改革前,国家的统治阶级是奴隶主阶级,土地公有;改革后,国家的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土地私有。
(3)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