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导学案: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导学案: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2 17:2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一、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1.纸的发明:甘肃天水的一座汉墓里,出土了一张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2.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时候,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造纸,改进了造纸术。为纪念他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3.意义: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二、《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1.《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是一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学名著,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了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2.地动仪:东汉前期,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能测验地震方位的仪器,叫做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三、华佗和张仲景
1.华佗:汉代著名医学家,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编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
2.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 http: / / www.21cnjy.com )
【问题1】 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
探究:(1)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2)造纸术的发明,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便于文化的保存与交流,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
(3)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影响着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所以说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问题2】 张仲景在205年开始撰写《伤寒杂病论》,他写此书用了较长的时间。有的史书上记载:华佗读了《伤寒杂病论》后高兴地说:“这真是救人的书啊!”华佗是208年被曹操杀害的。想一想,华佗说过这话没有,为什么?
探究:华佗没有说过这句话。因为:
(1)张仲景205年才开始写《伤寒杂病论》,而且写此书用了较长时间,而华佗208年就被杀了。
(2)当时纸张使用并不普遍,更没有印刷术,所以,华佗有生之年不可能看到《伤寒杂病论》。
一、选择题
1.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出现于我国(  )。
A.西汉早期 B.西汉后期 C.东汉早期 D.东汉晚期
答案:A
2.(2011·江苏盐城)日本有蔡伦宫,法国有蔡伦博物馆……蔡伦受到世界如此尊敬,是因为他(  )。
A.发明了印刷术 B.改进了造纸术
C.发明了火药 D.制成了罗盘针
答案:B
3.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一部数学著作是(  )。
A.《离骚》 B.《九章算术》 C.《诗经》 D.《缀术》
答案:B
4.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的发明人是(  )。
A.张衡 B.沈括 C.郭守敬 D.宋应星
答案:A
5.中国的“医圣”是(  )。
A.张仲景 B.蔡伦 C.扁鹊 D.郦道元
答案:A
6.据记载,张仲景生活的时代,战争不断,瘟疫流行,他的家族中男女老少原有200多人,在不到10年时间里,就死去2/3。张仲景在痛悼家人之余,认真钻研古代医学著作,又博采众方,结合自己的经验,写成了一部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学专著(  )。
( http: / / www.21cnjy.com )
答案:B
二、读图简答题
7.阅读下列插图,完成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1中的《伤寒杂病论》是谁的著作?与他同时期的名医还有谁?
(2)图2中的“医圣祠”是为纪念谁的?人们为什么称他为“医圣”并且如此纪念他?
(3)图3情景是中医对病人进行“四诊法”,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四诊法”包括哪些内容?这些方法是谁首先总结出来的?
参考答案:(1)张仲景。华佗。
(2)张仲景。因为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
(3)“四诊法”包括望、闻、问、切。是春秋战国名医扁鹊发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