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6身体的“时间胶囊”》教学设计
课题 身体的“时间胶囊”(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1.教材分析在本节课中,学生将有机会根据目前自身的发育信息,并结合长辈或者哥哥、姐姐的成长信息,为自己在6年级毕业时的身体状况做出预测。学生将这些预测写下来,封装起来,等待四年后打开,与自已那时真实的身体状况相比对,回顾并评价自己这段时间的生长。在低年级阶段安排这个内容是为了让学生在高年级阶段经历一个认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抓住这个阶段施以影响,在6年级时,我们将会再有一次回顾和展望的机会。我们希望学生的健康意识是来自“对以往生活的回顾,对未来生活的企划”。
2.学情分析基础:学生在学习完第5课后,已经了解了自己的生长变化不仅体现在身高、体重,也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在学习技能方面、身体运动技能方面等也有所进步和提高,所以在本课的记录身体信息活动中,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进行记录。难点:1.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理解我们都有着生长发育的过程。
3.学习目标1.能通过测量获取自己现在的身体信息,关注自己的身体现状。2.知道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不断地生长,并能科学地推测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情况,认识到科学推测是建立在一定数据的基础上。3.能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4.评价任务(1)收集自己现在的身体信息(检验学习目标1)(2)推测自己未来的身体信息(检验学习目标2、3)(3)知道如何做能让身体朝着推测的目标健康成长(检验学习目标3)
5.学习准备教师准备时间胶囊、课件,班级记录表分组材料:软尺、身高体重秤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能封装自己“生长信息”的密封容器。
6.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聚焦:(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1聚焦:了解什么是时间胶囊1.说一说:什么是“时间胶囊”?2.秀一秀:我带来的“时间胶囊”容器。想一想:“时间胶囊”中要存储什么?教师活动1聚焦:了解什么是时间胶囊观看小猪佩奇动画片《时间胶囊》,激发学生制作“时间胶囊”的兴趣。2.谁知道什么是时间胶囊?(板书:时间胶囊)揭示课题《身体的“时间胶囊”》(时间胶囊除了可以告诉未来的人我们现在的生活,还可以对自己的未来生活进行畅想和规划。)同学们现在二年级,还有四年就小学毕业,大家想不想给毕业时的自己送一份特殊的礼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身体的“时间胶囊”。3.展示学生自己带来的“时间胶囊”容器。思考:我们的“时间胶囊”中要存储什么?活动意图说明:时间胶囊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词汇,学生难于理解。我试图通过动画让学生明白时间胶囊的用途,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2:(一)现在信息的收集1.论一论:在这个“时间胶囊”中需要记录哪些信息?2.想一想:还有哪些开放性信息我可以收集到“时间胶囊”?3.填一填:补充完善活动手册“时间胶囊”记录单“现在”一栏。学生活动3:(二)未来信息的推测1.想一想:我了解到身边的哥哥、姐姐或长辈的身体变化情况。2.论一论:我推测四年后身体的变化情况。 3.听一听:全班交流各自的推测。4.填一填:完善身体信息记录单中的未来部分。教师活动21.提问:在这个时间胶囊我们需要记录哪些信息?(一)现在信息的收集1.收集学生前面课堂中,对身高、体重、臂展、腿长、脚长等信息的收集。2.收集开放的信息,如力量、速度等方面信息。(有条件的可开展,并提供测量工具)3.引导学生补充完善学生活动手册“时间胶囊”记录单“现在”一栏。教师活动3(二)未来信息的推测1.出示六年级学生身体情况的图片,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再过4年,我们就是六年级的学生了,那时候我们的身体会是什么样呢?2.学生回忆身边的哥哥、姐姐或长辈的身体变化情况。推测自己四年后身体的变化情况。3.具体说说自己会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说说你的理由。4.完善自己的身体信息记录单中的未来部分。(教师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生长发育提出建议。)5.教师总结:我们的身体在不断成长,我们要爱护好自己的身体。(补充完善班级记录表)活动意图说明:在这个板块中,整体活动分为两个部分:现在信息的收集和未来信息的推测。为了信息的推测,重点在于推测的依据。教师要关注或者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对自己为了的生长发育提出建议,如希望自己长高,要加强身体锻炼等。环节三:研讨(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4:制作自己的“时间胶囊”1.听一听:“时间胶囊”制作流程。2 2.填一填:完成自己的身体“时间胶囊”。
3.秀一秀:展示自己作品。4.论一论:为了使我们身体能朝着推测的目标健康成长,平时需要注意什么?教师活动4制作自己的“时间胶囊”1.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依据,请根据活动手册相关的数据,以及中国12岁儿童身体信息对未来自己的身体变化进行推测,并填写到记录单里。注意:第一步:写名字,性别和日期;第二步:现在身体的数据;第三步:推测的数据;第四步:在方框里粘贴现在自己的照片。最后可以给未来的自己留言。2.学生展示作品。3.那为了使我们身体能朝着推测的目标健康成长,平时需要注意什么吗?预设:学生会说注意饮食,经常运动,适度玩手机和电脑,早睡早起等。活动意图说明: 研讨活动共有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指向了推测的依据,第2 个问题指向了要学生关注今后身体的健康成长。作为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够讲述的健康生活方式不会很多。在他们提出要在饮食、运动、睡眠等方面注意健康后,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具体加以指导,诸如饮食的多样化利于营养的全面获取,运动量的保证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充足的睡眠对于大脑发育的积极作用等。环节四:拓展(指向目标3)学生活动5:时间胶囊封闭保存小仪式做一做:“时间胶囊”封闭仪式。想一想:“时间胶囊”放哪里?教师活动51.“时间胶囊”封闭保存的小仪式。可以装入:身体信息记录单、给长大后的自己的一封信、自己最喜欢的物品等。2.期待四年后开启“时间胶囊”。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时间胶囊封闭保存仪式,让学生更加重视自己对于四年后身体成长数据的预测。让学生更进一步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环节五:课末练习(根据教学活动选择使用)(指向目标1,2,3)学生活动6一、选一选1.下面的做法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长时间看书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C.多吃薯片2.关于健康饮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喜欢吃的就是身体需要的,应该多吃;不喜欢吃的,身体不需要,可以不吃B.粗粮、肉、蛋、奶、蔬菜、水果等,我们都均衡地吃C.应该多吃蔬菜少吃肉3.关于健康睡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早睡早起B.只要睡够了时间,熬夜也没有关系C.早睡晚起,多睡觉有利于身体发育二、选一选(把图片中的人和可能的身高、体重用线连起来)三、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教师活动6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2.全批全改。活动意图说明:回顾梳理知识要点,检验目标达成情况。
7.板书设计6.身体的“时间胶囊” 健 体育锻炼 未来的自己:康 注意饮食 你好!成 睡眠充足 —————————长 心情愉悦 ————————— ……
8.教后反思(1)我的教学效果怎样:制定的学习目标定位是否准确?达成了几条?达成度大约是多少?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学生的学习状态怎样?学生是否实现了发展?(2)我的教学设计怎样:我的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处处为学生着想?学习过程设计是否适合我的学生?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3)我的教学机智怎样:是否对学生活动具有敏感性?能否迅速而正确的对课堂生成做出判断?能否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
《2-6身体的“时间胶囊”》作业设计
学习内容 身体的“时间胶囊”
学习目标 1.能通过测量能获取自己现在的身体信息,关注自己的身体现状。2.知道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不断地生长,并能科学地推测自己身体的生长变化情况,认识到科学推测是建立在一定数据的基础上。3.会够关注未来身体的生长,认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责任。
学习资源 软尺、身高体重秤、学生活动手册、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能封装自己“生长信息”的密封容器。 随堂记录
学习过程 一、聚焦问题:了解什么是时间胶囊?1.说一说:什么是“时间胶囊”?2.秀一秀:我带来的“时间胶囊”容器。3.想一想:“时间胶囊”中要存储什么?二、探索(一)现在信息的收集1.论一论:在这个“时间胶囊”中需要记录哪些信息?2.想一想:还有哪些开放性信息我可以收集到“时间胶囊”?3.填一填:补充完善活动手册“时间胶囊”记录单“现在”一栏。(二)未来信息的推测1.想一想:我了解到身边的哥哥、姐姐或长辈的身体变化情况。2.论一论:我推测四年后身体的变化情况。 3.听一听:全班交流各自的推测。4.填一填:完善的身体信息记录单中的未来部分。三、研讨:制作自己的“时间胶囊”听一听:“时间胶囊”制作流程。填一填:完成自己的身体“时间胶囊”。
3.秀一秀:展示自己作品。4.论一论:为了使我们身体能朝着推测的目标健康成长,平时需要注意什么?四、拓展与总结:时间胶囊封闭保存小仪式做一做:“时间胶囊”封闭仪式。想一想:“时间胶囊”放哪里?五、随堂练习: 一、选一选1.下面的做法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长时间看书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C.多吃薯片2.关于健康饮食,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喜欢吃的就是身体需要的,应该多吃;不喜欢吃的,身体不需要,可以不吃B.粗粮、肉、蛋、奶、蔬菜、水果等,我们都均衡地吃C.应该多吃蔬菜少吃肉3.关于健康睡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早睡早起B.只要睡够了时间,熬夜也没有关系C.早睡晚起,多睡觉有利于身体发育二、连一连(把图片中的人和可能的身高、体重用线连起来)说一说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课后任务:1.做一做:回家后把“时间胶囊”保存好。
学后反思 本堂课后你对自己日常生活有什么想法?
身高176厘米
体重65千克
身高130厘米
体重25千克
身高75厘米
体重10千克
身高75厘米
体重10千克
身高176厘米
体重65千克
身高130厘米
体重2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