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31ppt(含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31ppt(含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3 17:13:53

文档简介

课题名称: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主备人:刘宝祥
一、课标要求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就是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能够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讲述了由西汉“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大一统”, “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小组合作解决设计的问题了解文景之治。
2)学生通过探究“汉武帝面临的危机”、“推恩令妙在何处”等问题,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2、难点:如何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五、教学处理思路
1、导课
播放《汉武大帝》的主题曲导入新课
  〔说明〕本课的导入使用的是情境导入法。这样导入使学生能很快的进入本课的学习气氛,学生与本课内容从思想和情感上产生碰撞与共鸣。让学生从心理上对本课形成一种期待,从而以饱满的精神进入对本课的学习。
2、新课
任务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处理方式:
学生自学并讨论:
  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多媒体图片)
面对这种形势,当时的统治者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哪个小组来说说。(多媒体出示)
  师:文帝、景帝采取了上述一系列措施,使当时社会经济获得显著的发展,出现了太平盛世的景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过渡: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带来的经济繁荣,为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提供了客观条件。我们来认识一下汉武帝。(多媒体图片)
任务二:阅读下列问题情境,回答所给出的问题
16岁的刘彻登基大汉帝国宝座,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 。你认为,他是否具备了一展雄才大略的条件?他面临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
分封诸侯威胁大, 诸子百家说三道四, 阅读史料体会当时诸侯势力: 资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资料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此材料说明了什么?汉武帝: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我心神不宁啊!我用哪种思想来治理国家最好呢?
处理方式:
活动二:现场表演
 小品:学生先在小组内分别扮演汉武帝、董仲舒及道家、法家代表人物,再推荐小组表演。
  师:从他们的表演中,你知道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什么意思吗?汉武帝又是如
何推行儒家教育的呢?(视频)
 从学生回答中提出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多媒体)
  〔说明〕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功,结合已学过知识进行思考,并利用熟知的历史小故事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的学习方法便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让他们从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和积累学习的方法。  
  小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大力推行儒家教育,使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
  〔说明〕利用小游戏活泼课堂的气氛,并且老师也放下架子和学生一起去探求真知。与学生成为合作的探索着、平等的对话者,学生与学生也成为协同的学习者。这样便发挥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活力。
  小结: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儒家思想成为法定的封建统治思想,并且在其后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扮演了十分正统、重要的角色。(多媒体)
  动脑筋: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
  (重在学生理解汉武帝对董仲舒的重视和尊敬)
思维拓展: 汉武帝与秦始皇在思想上的措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示:学生合作,从目的、方式、结果
六、达标题设计(1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1、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吸取秦亡的教训B减轻人民的负担C发展生产D巩固封建统治
2、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出现于()
A孔子创办私学时B秦朝统一后C汉武帝时期D隋朝
3、西汉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是在()
A汉高祖在位时B文帝、景帝在位时C汉武帝在位时D汉元帝在位时
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
A法家和墨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诸子百家D道家和兵家
5、建议汉武帝允许诸王分封地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的是()
A董仲舒B主父偃C张汤 D李斯
6、“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每一小问题1分共4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
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1)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建议?其目的是什
么?
(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二的观点?
(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
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两则材料反映了西汉在哪两个方面完成了大一统?
七、设计反思
1、设计的成功之处
在教学方法方式方面,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为此,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背景由学生编写历史短剧的对话来完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教学手段方面, “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注重了历史材料的选择,历史知识通过史料获得,让历史课更有历史味。
2、设计中的难点
历史发展有一定线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历史本来面目,有些时候可以突破教材编排的束缚,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把历史基本问题讲清楚并让学生理解。对于如何突破难点教学手段感到不很满意。
3、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注意组织好学生合作探究活动。
(2)让学生正确理解史料。
(3)可以把知识编成历史歌谣,让学生更好记住历史知识。
课件31张PPT。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大一统的汉朝第12课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一、课标要求
二、教材内容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处理思路
六、达标题
七、设计反思一、课标要求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就是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能够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讲述了由西汉“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大一统”, “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阅读史料小组合作解决设计的问题了解文景之治。
2)学生通过探究“汉武帝面临的危机”、“推恩令妙在何处”等问题,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教学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四、重点、难点五、教学处理思路视频导入新课 一、 文景之治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任务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背景: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休养生息政策措施:
假如你是统治者,面对如此局面,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处理方式:合作·探究我建立西汉面临萧条的经济形势,这种形式是怎样造成的?为恢复国力我和景帝、文帝又采取了哪些措施? 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经济发展了吗?你能从教材中找出一个事例证明吗?我和景帝继汉高祖之后,采取了哪些措施? “文景之治”评价(小结):奠定
了汉代民富国强的雄
厚物质基础,为汉武
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
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linyu)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汉武帝课外补充什么叫大一统 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大一统”。
“大一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年),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他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为帝,到七十岁驾崩,历五十四年,是第三个在位最长时间的皇帝。与另外两位即位最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一樣,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君,他继承了文景之治遗留下來的富強基础,即位后便励精图治,对內揽人才、兴文教、振经济,对外伐四夷、通西域、显国威,把西汉王朝推向极盛。同时,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穷奢极欲而且沉迷神仙方术。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
任务二:
阅读下列问题情境,回答所给出的问题16岁的刘彻登基大汉帝国宝座,雄心勃勃,准备一展雄才大略 。
你认为,他是否具备了一展雄才大略的条件?他面临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局面?文景之治的
经济基础汉武帝雄才大略,
善用人才问题情境分封诸侯威胁大
诸子百家
说三道四王国
思想 问题情境:汉武帝的烦恼 资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难题:诸侯势力仍相当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阅读史料体会当时诸侯势力 西汉的诸侯国势力真的很大,汉武帝该怎么办呢?真伤脑筋啊!
假如你是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你会劝汉武帝怎么做?主父偃 “推恩令”  没有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王国问题,诸侯国对皇帝更是感恩戴德,从而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恩令”妙在哪儿?王国问题资料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此材料说明了什么?最近比较烦,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唧唧歪歪的,吵得我心神不宁啊!法家道家儒家我用哪种思想来治理国家最好呢?活动二:现场表演儒家法家道家韩非子“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主要内容:排斥诸子百家的主张,惟独尊重儒家的学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董仲舒大兴儒学在长安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
大力推行儒家教育思维拓展汉武帝与秦始皇在思想上的措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提示:学生合作,从目的、方式、结果汉武帝的大一统原因意义客观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措 施?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太学 我知道了 物质基础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
思想上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板书设计六、达标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1、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A吸取秦亡的教训B减轻人民的负担C发展生产D巩固封建统治
2、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太学出现于()
A孔子创办私学时B秦朝统一后C汉武帝时期D隋朝
3、西汉国力最强盛的时期是在()
A汉高祖在位时B文帝、景帝在位时C汉武帝在位时D汉元帝在位时
4、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
A法家和墨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C诸子百家D道家和兵家
5、建议汉武帝允许诸王分封地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的是()
A董仲舒B主父偃C张汤 D李斯
6、“文景之治”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兴衰纷乱,循环往复D调整政策推动生产力发展
二、材料解析题(每一小问题1分共4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
以德施,实为其国,必稍自弱矣。”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请回答:(1)材料一是谁向哪位皇帝所提出的建议?其目的是什
么?
(2)材料二又是谁的建议?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材料二的观点?
(3)材料二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是指哪家学说?为了推行
此学说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两则材料反映了西汉在哪两个方面完成了大一统?七、设计反思1、设计的成功之处
在教学方法方式方面,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为此,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背景由学生编写历史短剧的对话来完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教学手段方面, “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注重了历史材料的选择,历史知识通过史料获得,让历史课更有历史味。
2、设计中的难点
历史发展有一定线索,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知历史本来面目,有些时候可以突破教材编排的束缚,采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把历史基本问题讲清楚并让学生理解。对于如何突破难点教学手段感到不很满意。
3、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注意组织好学生合作探究活动。
(2)让学生正确理解史料。
(3)可以把知识编成历史歌谣,让学生更好记住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