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5 00:4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8张PPT。导入 她,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雅称为“落雁”;她远嫁匈奴,为汉匈双方长期友好相处作出了巨大贡献;她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
她是谁?想知道她的更多故事?还得从这样一个人说起……(Mò dú)(dí)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学习目标】
1、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
匈奴与两汉的关系,为初步掌握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
过程和正确认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奠定基础。
2、认识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
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
族国家发展的主流。
【学习重点】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
大破匈奴。
【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当时匈奴和汉朝之间时战
时和的民族关系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单于是 族首领的称呼, 之际, 第
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西汉初期,汉对匈奴采取 政策;到汉武帝,国力
强盛,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 和
地区。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 、
率军大败匈奴,彻底解决了匈奴对西汉边
疆的威胁。
(三)昭君出塞
帝时,匈奴首领 单于向汉请求和亲,
宫女 自愿前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 交流做出了
重大贡献。匈奴秦汉河套河西走廊卫青霍去病汉元呼韩邪王昭君昭君出塞文化【自主学习,体验新知】:冒顿单于和亲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自主阅读】
1.冒顿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
2.统一对匈奴产生了什么影响?冒顿单于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的原因: 军事:
经济: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的原因: 励精图治,严格治军发展畜牧业,冶铸业2.统一对匈奴产生的影响?势力不断壮大,
进入鼎盛时期。
从汉族那里学会农耕 农业: 时光隧道:去古代普通匈奴人家体验生活 场景一:
他们过着定居生活,畜牧业兴旺发达,羊马成群。青青草原 场景二:
冶铸业得到发展,铁器应用广泛,金属饰品精美。匈奴虎噬鹿铜饰匈奴鹰形金冠 二、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问题探究】
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军事
力量 冒顿单于汉高祖 汉初,汉朝把皇室女子作
为公主,远嫁给单于为妻,并
每年送给匈奴大量谷物和纺织
品,开放边境市场进行贸易,
以求得短暂和平的政策。 和亲西汉初期,实行什
么政策?实行的原
因是什么?
国力
较弱
汉武帝匈奴不断南下骚扰,
和亲也只只能解燃眉之急,
非长久之计。大汉国力大增后,又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
派卫青、霍去病
北击匈奴,振大汉雄风。 卫 青
河东平阳人。卫皇后(卫子夫)弟弟。本平阳公主家奴,后来被汉武帝重用,官至大将军,即最高的军事将领。多次带兵同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史书说:卫青为人,谦虚爱士,深得部下拥戴。 霍去病

河东平阳人。卫青的外甥,善骑射。18岁跟随卫青作战官至骠骑将军,常带领精壮的轻骑兵,远离大军,深入蒙古大沙漠数千里,追击匈奴贵族。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马踏匈奴石雕霍去病曾六次击退匈奴的南犯,特别是祁连山战役功劳最大。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病逝,汉武帝为了纪念他的战功,命令把他的坟墓修成祁连山形,并在墓前刻立各种石像西汉和匈奴的战争示意图河 套河西走廊漠北战役前两次夺得________和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年,
大将:_______._______.河套河西走廊前119卫青 霍去病

1、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2、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大败匈奴,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小结: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的功绩军事
力量 汉武帝匈奴 想一想:汉
武帝是通过什么
手段增强国力的?
他的“大一统”措
施包括哪些方面?Click to edit headline 温故知新? 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三、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中期
(汉元帝)匈奴呼韩邪(yé)单于自主学习 三、昭君出塞 【问题探究】
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结合董必武《谒昭君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的诗句,你能说说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吗?
(P80页动脑筋)
根据本课内容绘制汉匈关系及其变化原因的表格并归纳汉匈关系的特点?和亲战争 和亲有战有和,以和为主匈强汉弱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向汉称臣,请求和亲汉匈关系的特点:课堂小结:知识小贴士 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今天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匈奴族。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内迁,与汉族人融合;北匈奴控制西域。东汉大将窦宪、窦固多次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势力日益衰落。后来不断西迁,最后融化在欧洲。昭君出塞和汉初的“和亲”都是汉朝
女子远嫁匈奴,两者有什么不同呢?是在国力弱小情况下,被迫采取的求和之策,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汉初和亲昭君出塞时双方是自愿的交往。通过和亲实现了民族的融合和长久的和平。课堂检测:要求关上书本,独立完成。 巩固提高:课堂练习1.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是( )
A.冒顿单于
B.呼韩邪单于
C.颉利可汗
D.郅支单于
A2、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能够打败匈奴的原因有( )
①西汉国力强盛
②卫青、霍去病能征善战
③匈奴已经分裂为南北两部,力量削弱
④南匈奴同汉朝和好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B巩固提高:课堂练习 巩固提高:课堂练习3、汉乐府有诗曰:“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这首诗反映了在汉军打击下,匈奴失去了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
A.汉高祖时期
B.汉景帝时期
C.汉文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D 巩固提高:课堂练习4.下列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
A.汉高祖在白登山抵御匈奴
B.蒙恬收复河套地区
C.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C 巩固提高:课堂练习5、由西汉初年对匈奴的“和亲”,到汉武帝时采取大规模武力反击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汉国力的强盛
B.匈奴分裂,势力衰弱
C.汉武帝政策改变
D.“和亲”不再起作用A 巩固提高:课堂练习B 6、西汉有一位年轻名将,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英勇善战。皇帝奖励他的战功,为他建造了精致的住宅。他说:“匈奴未灭,无以为家。”这位名将死时年仅20多岁,皇帝为他建造了一座形似祁连山的墓,象征他的赫赫战功。”这一位名将是( )?
A.卫青
B.霍去病
C.李广
D.岳飞7.材料题:材料一: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揭昭君墓》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胡”指谁?当时他们的首领谁?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以后的情况?
(3)结合材料中诗句,分析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
(1)匈奴。呼韩邪单于
(2)昭君出塞
(3)昭君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布置作业完成本课的《学法》!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