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doc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doc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6.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5 17:2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七上第三单元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是暗指( ) 21·世A.秦始皇滥用民力,民怨沸腾
B.有人要在阿房宫刺杀秦始皇
C.秦始皇刑法残酷,社会动荡
D.秦始皇将葬在阿房宫
答案:A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的暴政里面的繁重的徭役,秦朝大修土木工程,建造阿房宫和长城,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童谣体现了秦始皇滥用民力,所以使得人民怨声载道,因此选A。
点评:秦的暴政体现1.赋税沉重 2.徭役繁重 3.刑法严酷
2.如今我国推崇“依法治国”,其含义一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依法行政,二是公民也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利益。然而早在两千多年的秦朝就有“族诛”和“连坐”,这反映了秦的( )21世
A.徭役繁重   B.赋税沉重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答案:C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的暴政里面残酷的刑法,“族诛”和“连坐”就是刑法中代表,除此之外还有车裂和炮烙之刑,因此选C。
点评:了解秦的残酷的刑法都有哪些表现。
3.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
①重用人才 ②重视农业 ③统治残暴 ④末代国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了夏商秦三个朝代的王国之君的相同点,都是因为他们的残暴导致了国家的灭亡,他们都是最后的一个国君,因此选B。
点评:暴政必然导致亡国,同时对比体察民情爱惜民力的好皇帝。
4.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焚书坑儒”和( )www.21-cn-jy.com
A.统一中国 B.秦末农民战争
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
答案:B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关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坑灰未冷山东乱”这里的坑灰指的焚书坑儒,而山东乱则是指的陈胜吴广起义,也就指农民起义。因此选B。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需理解题意。
5.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 B.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度
C.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铜钱作为统一货币 D.它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直接推翻
答案:D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秦朝的灭亡和刘邦项羽的起义有关系,刘邦攻占咸阳标志秦朝的灭亡,所以它不是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直接推翻。因此选D。
点评:秦朝的灭亡是因为秦的暴政导致农民起义而亡的。
6.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
①大泽乡起义 ②巨鹿之战
③楚汉战争 ④建立政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大泽乡起义是说的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将章邯、王离所率40余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楚汉战争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统治权力而进行的战争,因此选C。
点评:巨鹿之战是项羽和秦朝的之间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同时为秦的灭亡打下了基础,楚汉之争是项羽和刘邦争夺权力的战争。
7.中国象棋上的楚河、汉界的划分与下列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①陈胜 ②吴广 ③项羽 ④刘邦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 ( http: / / baike. / view / 2985.htm" \t "_blank )、楚汉争霸 ( http: / / baike. / view / 833316.htm" \t "_blank )、楚汉相争 ( http: / / baike. / view / 35650.htm" \t "_blank )、楚汉之战等,即汉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6607 / 6286233.htm" \t "_blank )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约于前202年年初),西楚霸王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13793 / 9514993.htm" \t "_blank )项羽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2283 / 5617070.htm" \t "_blank )、汉王 ( http: / / baike. / subview / 82836 / 5128643.htm" \t "_blank )刘邦 ( http: / / baike. / view / 2652.htm" \t "_blank )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楚河、汉界来源于楚汉之争。因此选D。
点评:掌握楚汉之争。
8.刘邦称帝时有定都洛阳之意,群臣多山东(崤山以东)之人,也主张定都洛阳,最后刘邦却采纳了娄敬、张良的建议,将都城定在( )21·cn·jy·com
A.咸阳 B.长安 C.镐京 D.殷
答案:B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刘邦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83016" \t "_blank )称皇帝,定都洛阳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31184" \t "_blank ),后定都长安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61234516" \t "_blank )。国号 ( http: / / baike. / lemma / ShowInnerLink.htm lemmaId=727817" \t "_blank )汉,史称西汉。因此选B。
点评:西汉最终将都城定在长安。
9.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2·1·c·n·j·y
A.秦——西汉 B.西汉——秦
C.夏朝——商朝 D.商朝——西周
答案:A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关键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嬴指的是嬴政建立秦,高祖指的是刘邦建立西汉。因此选A。
点评:此题较为简单,需要理解。
10.在中国历史中有很多类似的现象。隋朝建立,很快被推翻了。你知道它和哪个朝代的历史相似吗 (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答案:A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朝和隋朝的相似点,例如都是短暂的王朝,都是历经二世而亡,都是因为暴政,都修建了重大工程等等,因此选A。
点评:了解秦和隋的相同的地方,可以补充一下。
11.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
A.10年 B.14年 C.25年 D.30年
答案:B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王朝的统治时间,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到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可以说是昙花一现的14,年因此选B。
点评:了解秦的统治时间,从而说明秦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12.秦始皇堪称“千古一帝”,他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A.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B.统一全国车辆两轮间的距离
C.修建了雄伟的万里长城 D.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答案:D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始皇的历史功绩,A、C、D都是秦始皇的历史功绩,但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应该是历史最大的贡献,因此选D。
点评:了解秦的残酷的刑法都有哪些表现。
13.人们经常用项羽的破釜沉舟来比喻下最大的决心,这一历史典故出自于下列哪一战役(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A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 ( http: / / baike. / view / 2283.htm" \t "_blank )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 ( http: / / baike. / view / 201581.htm" \t "_blank )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 ( http: / / baike. / view / 19738.htm" \t "_blank )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 ( http: / / baike. / view / 2297036.htm" \t "_blank )的战役,项羽率领全军渡过黄河,命令全军破釜沉舟 ( http: / / baike. / view / 26486.htm" \t "_blank ),烧掉房屋帐篷,只带三日粮,以示不胜则死的决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项羽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王离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以一当十,越战越勇。因此选A。
点评:了解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自那场战争。
1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农民起义 C. 赤眉农民起义 D黄巾军起义
答案:A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 ( http: / / baike. / view / 250995.htm" \t "_blank )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因此选A。
点评:知道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地位。
15.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解救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军队,楚军过了漳河后只保留了三天的军粮,将随身携带的铁锅砸破,把船凿沉,并烧掉了军营。描写这一事件的成语是( )
A.退避三舍 B.围魏救赵 C.破釜沉舟 D.负荆请罪
答案:C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公元前207年,项羽率军解救被秦军围困在巨鹿的军队,楚军过了漳河后只保留了三天的军粮,将随身携带的铁锅砸破,把船凿沉,并烧掉了军营这个事件是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巨鹿之战中的破釜沉舟的故事,通过破釜沉舟调动将士的作战的勇气,很快大败秦军,破釜沉舟也成为了历史典故。因此选C。
点评:知道历史典故。
16.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包围在垓下。他让士兵都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 )
A.破釜沉舟 B.四面楚歌 C.揭竿而起 D.打草惊蛇
答案:B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四面楚歌这个成语比喻四面受到敌人的攻击,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因此选B。
点评:了解秦的残酷的刑法都有哪些表现。
17.下列属于推翻秦王朝残暴统治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答案:D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推翻秦王朝残暴统治的是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因此选D。
点评:秦朝的灭亡是亡于农民起义,即刘邦项羽起义。
18.鸿门宴遗址位于今天陕西省临潼县境内,现已成为陕西省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参观,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鸿门宴相关的成语是( )
A.破釜沉舟 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四面楚歌 D.三顾茅庐
答案:B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在宴会中项庄舞剑助兴,但是实际上是想除掉刘邦,刘邦发现形势不妙,借去厕所逃掉,所以有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之说。因此选B。
点评:了解秦的残酷的刑法都有哪些表现。
19.刘欣同学在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 “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那么出现的网面中涉及到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陈胜、吴广 B.商鞅、秦孝公
C.刘邦、项羽 D.李斯、蒙恬
答案:A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陈胜吴广起义又叫大泽乡起义,发生公元前209年,因此选A。
点评:大泽乡起义又叫吴广起义,我国历史第一次大规模上农民起义。
20.一篇题为“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环境方面的问题。评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揭竿而起”源自历史上( )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
C.楚汉之争 D.官渡之战
答案:B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揭竿而起,成语,来源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典故“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此选B
点评:了解成语的典故。
二、非选择题
21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的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之二以上缴纳给国家。每年在外服役者不下三百多万人,繁重的徭役,迫使成千上万的人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1教育网
材料二 当时在秦朝的市场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材料三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2)材料三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讲这句话是为什么?此人后来有什么壮举?
(3)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没有联系。为什么?
答案:(1)反映的是秦朝赋税、徭役繁重。刑法残酷。(2)陈胜。为了号召大家起义来推翻秦朝的统治。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或大泽乡起义)。(3)有联系。正是因为秦朝统治残暴,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来推翻秦朝统治。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史实,以及暴政导致了农民起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点评:秦朝因为残暴的统治导致农民起义而亡。
22.察图片,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领导这一历史事件的“两个小队长”分别是谁?
(2)这次起义有什么显著特点?
(3)“如果没有遇雨误期,这次事件就不会爆发”。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答案:(1)大泽乡起义(或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们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3)不正确。因为秦末农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严酷的刑法,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表明了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必然性。途中遇雨误期,只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如果不是遇到大雨误期,秦末农民战争迟早也会爆发。2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以及这次农民起义的历史意义,以及学生对农民起义的正确的分析,暴政是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点评:秦的暴政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23.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
材料二 秦朝时死刑种类很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材料一、二反映了秦朝时什么社会现象?
(2)“诛族”和“连坐”都是秦朝的刑罚,用材料二中的原话说明什么是“连坐”
(3)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他讲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2)“连坐”就是“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3)陈胜。为了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的统治。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本题考查秦的暴政有哪些方面,对残酷的刑法的认识和对“侯将相,宁有种乎”话的理解。
点评:掌握秦的暴政的体现以及秦的暴政引发了农民战争。
三.活动探究
24.问题
(1)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法庭。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
(2)由秦帝国的兴亡,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1)秦始皇的辩词:我统一了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我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文化和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我派蒙恬北击匈奴,修筑了长城;我兴修了灵渠,促进了岭南与中原经济的交流与发展。我是千古一帝,功德无量。
秦朝人民的诉状:你大兴土木,营建阿 ( http: / / www.21cnjy.com )房宫、骊山陵墓,劳民伤财;你赋役繁重,要我们将收获物的2/3交给你;你把残酷的刑法强加在我们头上,让我们没有活路;你“焚书坑儒”,禁锢了我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你是一个暴君。
(2)施仁政于民,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本题为活动探究题,让学生对秦始皇有个正确的认识,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以及正分析认识历史发展带给我们的启示。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为学生主观认识的发挥题型,但是通过此题要求学生能够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四、列举题
25.学习完本课你能列举几个出自历史故事中的成语吗?
答案:揭竿斩木、破釜沉舟、约法三章、四面楚歌等
知识点:伐无道,诛暴秦
解析:学习完本课了解以历史典故如巨鹿之战里面的破釜沉舟,陈胜吴广起义的揭竿而起,刘邦到了关中地区的约法三章,以及楚汉之争时四面楚歌等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让学生多读一些历史故事增加学习历史的兴趣,知道一些历史典故的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