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时间是( )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答案:B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的传入时间,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2.中国古代有这样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史公”;其体例则开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它就是( )
A.《史记》 B.《汉书》 C.《通典》 D.《资治通鉴》
答案:A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记》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3.《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
A.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通史著作
B.刻画了众多的历史人物形象
C.歌颂了农民领袖的斗争精神
D.开创了编写历史著作的新体例
答案:D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记》的特点,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4.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答案:C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道教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5.戴佳同学在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如右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 )
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术》 D.《资治通鉴》
答案:B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记》的内容,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6.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记述了我国古代( )
A.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从夏朝到三国时期的历史
C.从商朝到唐朝时期的历史
D.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历史
答案:A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记》的内容,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佛教在西汉初年传入我国 ②《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③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民间 ④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汉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
A.①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8.下图是一著名的古代文化遗产,它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附近 ( )
A.南京 B.西安 C.北京 D.洛阳
答案:B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兵马俑,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9. 下面对《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C.《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名著 D.《史记》是一部文学名著
答案:B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记》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10.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 )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答案:A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史记》的内容,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11.秦汉时期杰出的雕刻作品是( )
A.马王堆汉墓画 B.秦始皇兵马俑 C.龙门石窟 D.敦煌莫高窟
答案:B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兵马俑,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12.下列说法中属于道教精神的是( )
A.主张修身养性,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B.人的肉体是要死亡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
C.灵魂能够转生来世
D.今生忍受一切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答案:A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道教的教义,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13.如果你对商朝的历史感兴趣,想印证甲骨文所反映的商王活动和当时的社会情况,应参考下列哪部史书( )
A.《春秋》 B.《资治通鉴》 C.《汉书》 D.《史记》
答案:D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史记》的内容,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14.为麻醉人民,统治者欢迎与扶持佛教的主要原因是下列教义中的哪一点( )
A.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转生来世
B.人的今生忍受一切苦难,来世可以得到幸福
C.修身养性,得道成仙
D.修炼方术,炼制丹药
答案:B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的教义,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15.佛教作为外来宗教,能够在中国传播开来的直接原因是( )
A. 佛教本身的欺骗性 B.佛教经典的大量涌入
C. 统治者的重视和推崇 D.历代高僧和传教
答案:C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16.下列选项中,哪一项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
A.秦始皇陵兵马俑 B.云冈石窟 C.龙门石窟 D.敦煌莫高窟
答案:A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陵兵马俑,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17.文物就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能够反映秦朝历史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陵兵马俑,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二、非选择题
18.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传入我国中原地区,对我国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
答案:西汉末年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传入的时间,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19. 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称老子为教主,称他为 。
答案:道教;东汉时期;“太上老君”。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道教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20.司马迁,生活在 时代,十多年写成《 》记述了从 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第一部 通史,又是一部优秀的 著作。
答案:汉武帝;史记;黄帝;纪传体;文学。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马迁的成就,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21. 秦汉时期,雕塑艺术水平很高,代表作是 ,它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
答案:秦始皇陵兵马俑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始皇陵兵马俑,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记忆能力,对知识记忆能力应加强。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材料二 见右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判断右图中的人物是谁?
(2)他撰写的史学名著是什么?
(3)该书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答案:
(1)司马迁
(2)《史记》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马迁及其成就,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分析和识图能力。
23.阅读下列材料:
“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班固
(1)材料说的是哪部著作?
(2)著作的作者是谁?他是什么朝代人?
(3)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著作是什么体裁?为什么叫这个体裁?
(5)如何评价这部著作?
答案:
(1)《史记》
(2)司马迁;西汉。
(3)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4)纪传体;因为“本纪“和“纪传”是书的主体,所以称为纪传体。
(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司马迁及其成就,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应加强分析能力的训练。
24.下图是著名的洛阳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读图讨论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佛教何时传入我国的?为什么很快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
(2)能否举出一些实例,谈谈佛教对我国文化产生的影响。
答案:
(1)佛教是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的,东汉才得到广泛传播,它所以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欢迎和支持是因为佛教宣称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它使人们为了幸福便会忍受现世的一切苦难,而不去反抗、斗争。这正迎合了封建统治阶级麻痹人民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斗争的需要。
(2)佛教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艺术方面,随着佛教传播,兴起了建塔造像的佛教艺术。洛阳白马寺就是其中一个。世界闻名的龙门、云冈、敦煌等石窟,就是我国雕塑艺术的宝库。还有许多塔寺建筑,不少保存至今,成为我国一些地区的风景名胜。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的知识,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分析和识图能力。
25. 阅读下列材料:
“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是谁的言论?
(2)这段材料出自他的什么著作?
(3)他的这部著作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你认为他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1)王充。
(2)《论衡》。
(3)世界上是没有鬼神存在的。
(4)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斗争的精神。
知识点:昌盛的秦汉文化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王充的成就,学生应掌握好基础知识。
点评:考查学生分析能力,应加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