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历史第6课课件《春秋战国的纷争》含视频48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历史第6课课件《春秋战国的纷争》含视频48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28 10:07:19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春秋战国的纷争第6课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周幽王西周灭亡
公元前771年烽火戏诸侯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烽火戏诸侯 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东周的两个分期春秋战国BC1046BC771BC476
BC475BC221西周春秋战国朝代更替结构示意图:春秋——因鲁史《春秋》而得名;
战国——因诸侯争霸连年不断的阶段特征而得名
也因西汉刘向作史书《战国策》而得名。 为什么在西周刚建立时,诸侯不争霸而到了东周就争霸呢西、东周变化的对照表:
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强大的诸侯。 直辖的人口所剩无几,财力、物力、兵源减少 平王东迁后,还有3万人。后来逐渐减少到只剩下几千人了 东周初年王室直接近辖的土地有方约600里的土地,往后越来越少。最后只有方约百里的土地。

周 天子是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 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王室直接管辖的军队多达14万人以上 周王室直接管辖从镐京到洛邑方约千里的土地 西
周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财力物力人口 兵力 土地 名称 周王室衰微的表现:1.王畿的面积大为缩小2.天子控制诸侯的权力和直接拥有的军事力量也日益丧失3.经济贫弱 春秋争霸的原因和实质原因:
实质:周王室衰落;各诸侯国争夺土地、人口和
对诸侯国的支配权奴隶主的掠夺战争时代特征:1、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2、强大的诸侯通过争夺首领地位,成为“霸主”。背景 目的①王室衰微
②生产力发展
③外族入侵
争夺土地人口
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是什么?
通过什么方式确立起了霸主地位?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结果:齐桓公称霸原因原因自然条件优越管仲改革齐桓公首霸条件环境资源:靠海,盛产鱼盐管仲改革:1、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改革军制,组建军队“尊王攘夷”,扩充疆界召集诸侯会盟国富兵强称霸方式:称霸标志:BC7中期
葵丘会盟老马识途 管鲍之交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以霸主身份在葵丘会盟台(遗址在河南省民权县城东的黄河故道北岸)与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相会结盟,周王派人送去物品表示慰问。葵丘会盟台  陈侯方壶是春秋时期陈国诸侯为其母制造的礼器。陈国灭亡后,此器为齐国贵族所得,1963年在齐国贵族墓中出土。陈侯方壶晋文公争霸条件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看图说史城濮大战称霸方式: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晋楚军队在城濮决战,晋文公以少胜多,威震中原。文公召集各国在河阳会盟,周襄王承认晋文公霸主地位,霸业的显赫超过了齐桓公。 想一想: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动脑筋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 改革
(以变求强)内政生产军事社会富强、进步一鸣惊人卧薪尝胆三令五申问鼎中原  晋文公死后,晋国和楚国继续争夺中原的霸权。   公元前597年,楚晋军队在邲(今河南荥阳东北)进行决战,晋军大败。各国诸侯纷纷归附楚国。   楚庄王终于一鸣惊人,成为新的中原又一霸主。一 鸣 惊 人  王子午鼎,春秋时期楚国制。王子午是楚庄王之子,又名子庚,颇有战功。铜鼎腹内及盖内有鸟篆书铭文85字,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我施德政于民,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此为准则”。此鼎反映春秋时楚、晋两国争霸历史。王子午鼎(附匕)问鼎中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称霸一时春秋后期问鼎中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业(革新)晋文公:勤业治国,跃居霸位(勤业)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终建霸业(毅力,志向) 春秋时期的霸主成功的秘诀? 孟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对这句话,你怎样看?※争霸战争的影响:1、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3、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局部统一。2、促进各民族间的民族融合;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中出现了很多诸侯国的国号,如秦晋之好、围魏救赵等,请找出4个含有诸侯国国号的成语。 答案:
见贤思齐、完璧归赵、朝秦暮楚、
四面楚歌、吴头楚尾、楚材晋用成语历史知识竞赛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东 南 西 北 上 中 下秦魏赵燕齐楚韩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学历史 知典故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魏、赵、齐魏、齐秦、赵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减灶计齐国强大起来东方六国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魏国遭重创战 国魏赵齐桂陵桂陵之战救命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我离间!白起廉颇我坚守不出!你能奈何?赵王赵括取代廉颇!赵括我天下无敌!纸上谈兵!赵括公元前260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下列的方法有何利弊?
全部杀死
释放回赵国
收纳为秦兵
收纳奴隶
其他怎样处理四十万赵国战俘?你认为哪种较好?
为什么?白起结果,秦将下令把被俘的四十万赵兵,全部坑杀。战国七雄实力比较长平之战后,
赵国元气大伤!秦国一国独大!比一比:赵军大败,东方六国再无法抵御秦的进攻
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战争结局反间计退避三舍用兵谋略三年一天之内持续时间秦活埋赵军40多万
晋:2万,楚:4万军队规模长平大战
(战国时期)城濮大战
(春秋时期)课堂小结:晋楚争霸在中原,此时旧制如碎瓦。战国七雄并立打,桂陵马陵留史话。长平战后秦无敌,秦扫六合统天下。春秋诸侯齐首霸,尊王攘夷管助他,知识结构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春秋战国的纷争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秦、宋、燕、卫、鲁……)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1.管仲改革
2.齐桓公“尊王攘夷”策略
3.葵丘会盟与齐桓公称霸
4.晋楚城濮大战与晋文公称霸
5.楚庄王称霸春秋争霸战国七雄1.战国七雄的形成
2.战国七雄的位置1、顺藤摸瓜
藤:①春秋霸主 ②任用管仲为相 ③召集诸侯会盟
瓜: A秦穆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
2、战国七雄中位于最西部的是
A秦 B燕
C楚 D齐
3、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桂陵之战 B城濮大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练一练ADB4、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的国家是
A齐国 B楚国
C秦国 D晋国
5、下列各项中,搭配不当的是
A孙膑——围魏救赵 B赵括——纸上谈兵
C重耳——退避三舍 D晋文公——尊王攘夷
6、齐桓公任用谁改革内政和军制
A伊尹 B管仲
C姜尚 D伍子胥DDB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管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