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历史第13课课件《两汉经济的发展》含视频58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历史第13课课件《两汉经济的发展》含视频58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30 08:23:31

文档简介

课件58张PPT。黄河壶口黄河故道歌谣“举锸为云,决渠为雨,
泾水一石,其泥数牛,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汉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下游(今河南濮阳附近)决口,泛滥16个郡,20多年都没能堵住……西汉后期,水利长期失修黄河又泛滥成灾。” 假如你是汉武帝,面对此情此景你将怎样办???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结果: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 有发生过大水灾汉武帝朕要亲自治黄河,看它还决口不?朕要亲自治黄河,看它还决口不?结果:八十多年里,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灾。汉武帝西 汉 治 黄 王景是,臣遵旨。你去修河吧。结果:被淹没的土地又变成了良田;以后 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改道。汉明帝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黄河治理,先后进行了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小浪底水利工程等治黄工程。黄河堤坝 小浪底水利工程今日治黄 农具改进汉代牛耕图耕犁:安装犁壁耧车 耧车,现代播种机的始祖, 汉武帝的时候,赵过发明了能同时播种三行的三脚耧。一天就能播种一顷地,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汉武帝曾经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先进的播种机。 犁 壁提高了耕作效率,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它大大地加快了播种的速度,提高了播种质量。耧车汉代牛耕图图为二牛一人的犁耕法比当时的耦耕法效率高一、治理黄河和农业进步1、黄河的治理:西汉汉武帝时期2、农业的进步农具的进步农作物的进步犁壁 二牛抬杠 耧车小麦(北方)
水稻(南方)
千亩桑麻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提花机汉代的丝织业,已经使用提花机,而且染色技术也很高,丝织品精美。中原地区生产的丝绸,受到国内外人民的推崇。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女主人辛追素纱襌衣 这件纱衣应属于辛追。辛追生活在22个世纪之前的汉代,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
  1972年出土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素纱襌衣。但该研究所复制出来的第一件素纱襌衣的重量超过80克。后来,专家共同研究才找到答案,原来现在的蚕宝宝比几千年前的要肥胖许多,吐出来的丝明显要粗、重,所以织成的衣物重量也就重多了。紧接着专家们着手研究一种特殊的食料喂养蚕,控制蚕宝宝的个头,再采用这些小巧苗条的蚕宝宝吐出的丝复制素纱襌衣,终于织成了一件49.5克的仿真素纱襌衣,这一研究竟耗费专家们13年的心血!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今河南卫辉)人也。”
“公元31年,迁南阳太守……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具功多,百姓便之”
——《后汉书·杜诗传》请说出史料中的人物、发明及其意义史料 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的水排(模型)你认为水排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它的优越性?二牛抬杠 两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
三项科技发明找一找耕犁、耧车、水排江苏徐州市汉兵马俑博物馆复制的“炒钢”盔甲 “炒钢”技术汉代炒钢是怎么回事?

炒钢是西汉中期出现的新技术,
冶炼的方法是先将生铁加热到液
态半液态,然后靠鼓风或加进精矿
粉,降低生铁的含碳量,使其成钢。
因冶炼中不断搅拌,像炒菜一样,因
而得名。欧洲18世纪中叶才出现炒钢技术。积累卡铸铜业长信宫灯马踏飞燕玉器制造业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大小不等的玉片制成。 汉代手工业发展视频二、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1、丝织丝织技术丝织品提花机 染色素纱襌衣 2、冶铁技术的提高杜施发明水排“炒钢”技术东汉市集画像砖商业三.商业的兴盛三、商业的繁荣1、东西二京长安
洛阳2、商业区市 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五铢(约3.33克),故得名。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的措施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汉长安城布局图西汉长安平面图 你认为西汉长安城规划有哪些特点?城里的“市”是做什么用的?1.繁华的二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规模宏大人口众多设施完备市场独立特点: 两汉时期,统治者在城市管理方面有一些规定,如:市场贸易时间有一定限制,春夏不得掏鸟的卵,不得“弹射飞鸟”;城内民宅必须种树,否则要受罚.这些规定对不对?你怎么看? 这些规定太死了,买东西很不方便。鸟有益鸟,有害鸟,捕杀害鸟是对的。 这些规定很对,有利于市场管理和环境保护。讨论:1、措施:收回盐铁官营权和铸币权,统一铸五铢钱四、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 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五铢(约3.33克),故得名。历代继续沿用五铢钱,从汉武帝直到唐高祖,五铢钱流行了七百多年。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的措施
——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东汉集市画像砖四、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2、作用①抑制奸商牟取暴利②增加中央财政收入③实现经济的大一统两汉经济发展的原因  ⑴ 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为社会经济的 发展奠定基础;
  ⑵统治者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 施,如重农、兴修水利等,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⑶科学技术的进步,如:农业、手工 业方面的成就,为商业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歌诀记忆治理黄河谁有功?
武帝王景最英雄。
杜诗水排钢铁早,
耧车耕犁牛抬杠。
铸币盐铁归中央,
东西二京市繁华。1.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段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 ③注重农业的发展 ④重视以德化民  ⑤推行儒家学说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B2.东汉时,治理黄河的著名水利专家是( )
A.卫青
B.王景
C.张骞
D.张角B3.耧车是一种新型 ( )
A.交通工具
B.播种工具
C.收割工具
D.灌溉工具B4.两汉时期出现了许多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其中与冶炼有关的发明是?(  )
A.耧车 B.二牛抬杠
C.水排 D.提花机C5.总结汉武帝的历史功绩提醒
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军事、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