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3课 华夏之祖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1
3
4
5
第3课 华夏之祖
教材分析
优化思考
教学过程
教法简介
2
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上古时期被尊称为“人文初祖”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和他对中华文明奠基所作的贡献,在他之后出现的尧、舜、禹等原始社会末期著名首领之间实行的民主禅让制,继而阐述了禹建立国家、中华民族的雏形出现这样一段历史。本课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上承人类的起源,下启人类迈向文明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走向终结和奴隶社会开始的历程。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2、 教学目标定位: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3、重点和难点:
重点:
黄帝——“人文初祖” 。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 。
难点:
一、教材分析
此外还保留着许多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尤其是对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对于抽象的概念和社会制度的演变则相对陌生,难以理解把握。因此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还需教师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
我所带班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基础薄弱。从认知能力上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感性的图片、动画、影像资料比较感兴趣,但他们比较遥远的上古史非常陌生。
二、学情分析
1、问题探究法:
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理解社会制度的演变和战争对社会、民族、国家的影响,分辨历史事实与神话传说之间的区别,了解民主禅让制的过程和本质。
2、情景教学:
通过动画演示形象描绘历史情境,让学生印象深刻。
3、启发式教学。
三、教法简介
1、整体认知法:
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预习,通过对问题的探究,了解课文的整体情况。
2、小组讨论交流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
3、联系实际法: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注身边历史,关注当今社会问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教法
学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
小组检查
1
情境导入
激发情趣
2
新知探究
展示点评
3
思维拓展
知识升华
4
课堂小结
知识梳理
5
课前预习,小组检查
1、课前预习。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分组探究
分组:全班分成3个大组,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
2、分组探究题目:
第1组结合教材第一个子目“炎黄战蚩尤”,分析、讨论:①说说有关炎黄战蚩尤的相关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交战双方、过程、结果。②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第2组阅读教材第二个子目“黄帝——‘人文初祖’”,思考、讨论:①传说中的黄帝对后世有哪些贡献?②你对这些神话有什么看法?
第3组阅读教材第三个子目“尧舜禹的‘禅让’”,分析、讨论:什么是禅让制?
3、小组检查
课堂前各小组交换检查,小组长将预习情况打分并填入《课堂教学小组评价表》。
为了合理地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评价,更好地体现小组团结协作意识,我充分利用班级《课堂教学小组评价表》,以组内评价、组外评价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三种形式,从小组活动参与程度、小组成果的达成方面进行评价,并将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
教学
评价
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合作探究 走进历史
炎黄战蚩尤
1、说说有关炎黄战蚩尤的相关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交战双方、过程、结果 。
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
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
一是阅读教材,二是通过展示PPT课件来探讨下列问题。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
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医药
之神,“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 。
炎 帝
原来生活在陕西歧山东面,后向东发展,到达今河南山东一带。
黄 帝
姓姬,号轩辕氏。著名的部落首领,被后人尊为华夏族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
黄帝部落发祥于陕西北部,后向东迁徙。
蚩 尤
九黎族的首领。传说他铜头铁额,打仗非常厉害。
原来居住在我国东部地区,后来发展到山东、河南、安徽一带,是最早进入中原的部落。
炎黄战蚩尤形势示意图
涿鹿之战 场面
黄帝战蚩尤(画像砖)
炎帝
黄帝
蚩尤
尧帝
舜帝
大禹
夏
炎黄
华夏形成过程
华夏民族
“炎黄子孙”
炎帝与黄帝被称为“华夏之祖”的第一个因素: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黄帝——“人文初祖”
你对这些神话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是带有神话色彩的?怎样看才更科学?
传说中的黄帝对后世有哪些贡献?
黄帝
建宫室
尝百草,创医术
仓颉造字
养蚕织布
造 船
指南车
指南盘
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人们清明祭拜图
炎帝与黄帝被称为“华夏之祖”的第二个因素——炎帝和黄帝对后世的重大贡献。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 孙中山
1、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这是从什么时候算起?
2、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传说中哪个部落? 3、“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次战役? 4、材料表达了孙中山对“轩辕”的什么感情?
阅读
文献
资料
尧舜禹的“禅让”
什么是禅让制?什么样的人才具备被推选部落聪明首领的资格?
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
学生阅读教材后,借助课件,报道“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情况,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自主合作学习
“禅让”
传位
传位
合作探究 走进历史
大禹治水图
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当时哪些社会情况?
大禹治水是历史上人们顺应自然规律,成功改造自然的史例。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同洪水等自然灾害长期斗争的历史。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舜帝陵
尧、舜、禹的故事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
知识延伸
设计意图: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时空距离,整合永州地方文化资源。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注入情感。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走向终结
氏族贵族
贫富分化
私有财产增加
产品剩余
生产发展
早期奴隶主
早期奴隶
战俘、犯罪的平民
炎帝、黄帝、蚩尤和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末期社会的情况,即:
原始社会的终结
知识小结
本课学习了黄帝及其部属为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奠基做出了杰出贡献,继黄帝之后出现了几位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以及他们的优秀品质,以及当时选举首领的禅让制、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形成这些内容。
1、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他自己打败的蚩尤
C.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他制造出了指南车
2、下列人物,哪一个和历史上的禅让制没有关系(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 ,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B、我们尊称黄帝为“华夏之祖”“华夏始祖”
C、我们尊称炎帝为 “人文初祖”
D、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A
A
C
穿越时空,回到我们的课堂上,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与生活,你从黄帝、尧、舜、禹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呢?
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思路、优化课堂教学手法、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和优化课堂教学资源为目标,让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从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实际和着眼于未来出发,从课堂活动目的化、教材内容问题化和答案内容要点化入手,通过各种练习的方式完成教学的整体优化,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振奋民族精神,最有效地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小建议:平时引导学生成立班级资料库
五、优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