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0 00:1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一、选择题
1.2010年3月14日,谷歌选择了国际圆周率日的doodle作为“3.14”的首页Logo,这是在纪念哪位人物( )
A.张衡 B.蔡伦 C.郦道元 D.祖冲之
4.下列属于《齐民要术》主要内容的有( )
①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②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
③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④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风土人情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句话:“湿耕泽锄,不如归去。”意思是在太潮湿的地方耕作,肯定会劳而无功。这段话反映了贾思勰主张( )
A. 因地种植 B. 适时耕作
C. 注重兴修水利 D. 讲究耕作方法
6.右图所示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它成书于( )
A.南朝时期 B.东晋时期
C.西晋时期 D.北魏时期
7.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
A.华佗―—医生 B.李冰一一都江堰
C.郦道元一一农学家 D.小篆一一秦朝通用的标准字体
8.中国古代科技巨匠不计其数,祖冲之、贾思勰、郦道元三位科学家的共同点是( )
①都生活在北朝
②注重实践
③都在数学领域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就
④在科学研究中刻苦钻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材料二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上述材料出自哪本书 谁写的?
(2)这部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这部书有什么价值?
答案:(1)《水经注》,郦道元。
(2)书中详细记录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3)《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三、活动探究
11.资料归类,回答问题。
小明同学对《齐民要术》《水经注》很感兴趣,通过互联网收集了以下资料,请你帮忙归类。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菱能养神强志,除百病,益精气。
C.虚心枣,实小无核,一名无核枣,以枝移接再接者尤胜。
D.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境,缀目所眺。
E.(白杨树)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
F.水俱出县西北平地导泉。流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京之旧池也。……湖水东流为洗马沟,侧城南门东注……
(1)资料归类
①来自《水经注》 ;
②来自《齐民要术》的是 ;
(2)回答问题:
根据上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介绍这两本书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①ADF②BCE。
(2)《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水经注》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详细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