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年秋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0 12:4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生产力的发展(1)图片A、图片B两种生产工具分别主要在什么社会使用?图片C这种生产工具出现于何时 ,战国时期发展状况如何?(1)①石器——原始社会,青铜器——奴隶社会。②铁农具出现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2)商周时期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为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铁农具为什么能得到较快推广?(2)①不是,仍然主要使用石器骨器。②原因:自然界中天然铜数量有限;青铜很脆,容易断裂。③原因:铁矿资源丰富;掌握了较高的冶铁技术;铁质地坚硬又富有韧性。(3)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再到铁器时代,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在不断进步,从中我们能获得什么启示?(3)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变化一:铁制农具的出现与推广(生产工具)生产力的发展(1)根据图片A春秋战国之前,人们主要用什么耕地?图B是什么耕种方式?至迟在什么时候出现?战国时期发展如何?(1)①春秋战国之前,人们用耒耜、骨耜耕地 。②牛耕;至迟出现在春秋末年,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2)牛耕与春秋战国之前的耕种方式相比有何进步?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有何作用?(2)①人力 → 畜力(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②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变化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耕种方法)(1)材料四中的人物是谁,他有何功绩?生产力的发展(1)①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②修建都江堰。(2)根据材料五思考四川成为“天府”之国的原因是什么 ?(2)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良田(防洪灌溉)(3)假如你是导游,请你用简明的文字为参观者介绍一下都江堰的历史及现状。变化三:都江堰的修筑(水利工程)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变革公田私田奴隶农民奴隶主地主封建剥削方式出现商鞅变法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变革社会制度变革公田私田奴隶农民奴隶主地主封建剥削方式出现商鞅变法(封建制度确立)社会矛盾改变土地制度改变社会阶级改变练一练1、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 )
A、牛耕 B、兴修水利 C、变法 D、私田
2、“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是指什么工程的作用( )
A、大运河 B、都江堰 C、郑国渠 D、灵渠
3、春秋以来,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的主要原因是( )
A、青铜农具的普遍使用 B、战俘奴隶的不断增加
C、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D、更加讲究精耕细作ABC4、战国时期,各国掀起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
A、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B、推广铁农具和牛耕
C、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D、增强实力,在争霸中取胜
5、商鞅变法中,否定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 )
A、废除井田 B、奖励军功 C、重视农业 D、建立县制
6、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
A、获得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反映了新兴地主的愿望
C、符合人民的利益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练一练A BD公田荒地荒地荒地荒地  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我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私田面积越来越大,我现在是越来越富有了,但奴隶们劳动强度也更大了,他们怠工、逃跑、破坏工具。这可大大影响了我的收成,我该怎么办呢?私田私田私田私田将新垦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封建地主农民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变法运动  我虽然已成为了大地主,但是我的所有土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了。我急切盼望着私田的合法化!
  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养马之功,将他们分封在秦,作为周朝的附庸,让其继续嬴姓的祭祀。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领的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 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西部,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秦人善战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早期它是一个不显眼的国家,直到秦穆公时代方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 案例2:秦孝公的烦恼治世不一道.
变国不法古.商鞅为了建立秦人对
变法的信心,故意在
南城门放了一条三丈
高的木头,发通告说
:“把这木头抬到北
城门可得五十两金子
。”有人真的把木头
抬到北门,商鞅真的
把五十两金子赏給他。立木取信承认土地私有和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耕战奖励生产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经济发展(国富)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
加强中央集权确立封建制度
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商鞅变法1、背景: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②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③各国争霸的现实压力2、主要内容与作用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惨死,只是说明守旧势力的猖狂和最高统治者的昏庸。商鞅虽死,但他推行的变法已经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力不断增强,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所以说变法是成功了。分组讨论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上有国君的支持; 下有百姓的欢迎,
还有商鞅本人的决心;
加上改革的措施符合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