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匈奴的兴起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秦汉之际) “清晨,我们骑着马从定居点出发去放牧。我们的主要产业是畜牧业,牲畜漫山遍野.我们武器都是些锋利的青铜器。玉器是我们匈奴族最喜欢的饰品.我们不会农耕,汉朝人为我们生产, 明天我们将去掠夺更多的财富。”找茬儿:冒顿鸣镝射马图冒顿mò dú一:匈奴的兴起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秦汉之际)2、匈奴的强盛表现在畜牧业冶铸业农 业二:匈奴与汉的和战阅读史料:材料三:教材P78页第二自然段。 (1)材料一秦始皇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此外他还采取了什么措施?(1)①抵御匈奴的进攻。
②派蒙恬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屯田戍边。(2)材料二中你觉得吕后会如何反应?根据材料三汉初对匈奴采取什么政策?为什么?效果如何?材料二:孤偾(fen)之君,生于沮(ju)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单于写给吕后的一封信(2)①忍受屈辱; ②和亲; ③匈强汉弱; ④匈奴仍不断南下骚扰。1、汉初:和亲二:匈奴与汉的和战 白 登 之 围汉高祖兵败白登山,被迫和亲和亲政策白登之围说明了什么? 西汉国力不足,相对匈奴处于劣势 对匈奴的骚扰西汉该怎么办? 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和亲政策效果如何? ?? 没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但大的冲突暂时避免,为西汉争取了发展生产的时间。材料四:(3)汉武帝时期与西汉初年相比,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政策变化: 实行大规模的反击(战争);
原因:①根因: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②军事: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
③民意:人民积极支援反击匈奴的战争公元前127年漠南战役公元前121年河西战役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1、汉初:和亲2、汉武帝时:反击
——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1)公元前127——漠南战争(夺回河套)
(2)公元前121——河西战役(夺回河西走廊)
(3)公元前119——漠北战役(匈奴大败,不能再与 西汉抗衡)二:匈奴与汉的和战卫青墓霍去病墓 卫青(?—前106),河东平阳(今山西)人。卫皇后弟。本平阳公主家奴,后为汉武帝重用,官至大将军,即最高的军事将领。多次带兵同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史书说:卫青为人,谦虚爱士,深得部下拥戴。 霍去病(?—前117),河东平阳人,卫青的外甥,善骑射。18岁跟随卫青作战,官至骠骑将军。他为人很少说话,敢于冲锋陷阵。常深入蒙古大沙漠数千里,追击匈奴贵族。陕西省兴平县 西汉和匈奴的战争示意图河 套河西走廊漠北战役前两次夺得________和_________
第三次:_______年,
大将:_______._______.河套地区河西走廊前119卫青 霍去病前119年前119年祁连山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女无颜色。
--《史记·匈奴传》材料五:(5)材料五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教材P79页第三自然段分析该历史事件的背景?历史事件: 昭君出塞
背景:匈奴分裂,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请求和亲(6)根据材料六分析昭君出塞的历史意义?意义: 促进了汉匈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 一部分匈奴人融入汉民族,还有部分西迁,据说就是现在匈牙利人的祖先。1、汉初:和亲2、汉武帝时:反击
——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3、昭君出塞(汉元帝)(1)公元前127——漠南战争(夺回河套)
(2)公元前121——河西战役(夺回河西走廊)
(3)公元前119——漠北战役(匈奴大败,不能再与 西汉抗衡)二:匈奴与汉的和战 没有了。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的北疆;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全国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他们创造的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汉、匈人民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共同缔造着祖国历史。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匈奴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做出了哪些贡献?(7)下列关于西汉初年的“和亲”和“昭君出塞” 说法不正确的是(8)结合上述材料和本课内容绘制汉匈关系及其变化原因的表格并归纳汉匈关系的特点?和亲战争昭君和亲有战有和,以和为主匈强汉弱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向汉称臣,请求和亲A.都是通过“和亲”换取和平
B.汉初“和亲”是被迫的,没有阻止匈奴南下侵扰;
C.“昭君出塞”是主动的,促进了汉匈之间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
D.让一个女子(昭君)出嫁换取和平简直就是汉朝的耻辱D阅读史料:合作探究:汉武雄图载史册,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1、这首诗歌前两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有何影响?汉武帝北击匈奴; 维护了北方边境的安定与和平2、材料的后两句又指什么历史事件?昭君出塞3、对于这两种态度,你更支持哪种?说明理由。汉高祖
汉武帝汉元帝西汉昭君出塞匈奴和亲漠北战役本课小结请求和亲搏击中考1、(2010·山东青岛)有学者认为,匈奴曾是北方各游牧民族部落联盟的总称。秦汉之际,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使匈奴成为横跨大漠数万里的草原主人,建立起强大国家的杰出首领是
A.铁木真 B.松赞干布
C.冒顿单于 D.呼韩邪单于B2、(2010·安徽芜湖)一位旅游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区某纪念地拍摄了一幅纪念雕像(如右图)。你认为雕像中的两位人物是
A.冒顿单于,王昭君 B.呼韩邪单于,王昭君
C.汉元帝,王昭君 D.冒顿单于,吕后C3、(2010·江苏无锡)下列事件中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关系主流的是
A.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夺取河套
B.秦末汉初,匈奴不断挥兵南下
C.匈奴首领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D.呼韩邪单于和昭君出塞D下列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
A、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 B、蒙恬出击匈奴
C、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材料题:材料一: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揭昭君墓》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胡”指谁?当时他们的首领是谁?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以后的情况?
(3)结合材料中诗句,分析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
C(1)匈奴。呼韩邪单于
(2)昭君出塞
(3)昭君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