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8 18:32:47

文档简介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 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通过制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代尺、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教学难点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平等对话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flash动画──“大禹治水”导入:
师: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 他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学生回忆夏朝建立的时间及意义)
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建都阳城。 
师:(出示幻灯片──夏朝统治范围示意图:指出阳城的地理位置,夏朝的统治中心,国家统治机器-修筑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制订刑法;设置监狱)(出示幻灯片──说说你的想法: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生:(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师:是社会的进步。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但那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极端低下的基础之上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极低,生活质量很差,文化的发展极为缓慢。而在奴隶制国家中,奴隶主役使众多奴隶从事生产,才使农业和手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而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文化的发展繁荣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师: 夏朝的建立,意义深远,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同时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出示幻灯片──中国朝代歌: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秦后汉新汉,三国西东晋,对峙南北朝,隋唐大一统,五代和十国,辽宋与夏金,元明清三朝,统一疆域定。)(依据朝代歌,教师向学生明确:我国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春秋,从战国开始进入漫长的封建社会)夏朝建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文明时代。问: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
生:(略)
师:令每个炎黄子孙自豪的是:1)从时间上看,中国是仅次于埃及进入文明时代的国家;2)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发展惟一没有中断的国家;
师:夏朝的第二代国王是谁?
生:大禹的儿子──启(学生阅读启继承王位的经过)
师: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在禹执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后期,由于私有制的出现,禅让制已经走向终结,启在禹的扶助下已经树立起威望、形成了特权。启继承了父位,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这就是王位世袭制。(何谓世袭制──历史上将这种把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称世袭制。)
师:夏朝经历了四百多年,最后一个国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指导学生看书及幻灯──想一想夏桀的残暴统治表现有哪些?)
生:(自由讨论)
师:小结:桀已经失去民心,夏朝衰落,即 ( http: / / www.21cnjy.com )将灭亡。与夏朝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族的强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学生阅读课本)商朝在建立之初的300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七次迁都,问:你认为商朝当时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迁都?
生:(自由讨论)战乱、洪水、政局动荡、占卜迷信、外族入侵、自然环境的恶化等。
师:商朝为何称为殷朝?
生:商王盘庚迁都到殷。
师:下面由老师给同学们介绍这节课我们所接触到的三个朝代名称的由来:
夏:禹原为夏后氏部落首领;
商(殷):契是商部族的始祖,曾居于商(河南商丘),所以在灭夏以后以“商”为国名。后因为盘庚将都城迁到殷(河南安阳),所以商朝也叫殷朝);(出示幻灯片)
周:因太王居于岐山下的周原,所以武王克殷后,以“周”为国名;
师: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同之处,商纣王的暴政预示着这个朝代即将结束。(出示幻灯片──学生总结商纣王的暴政)
师:(出示幻灯片──武王伐纣及牧野之战)(学生了解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师: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任用贤臣;(汤-伊尹,周武王-姜太公)
2)暴政引起民愤,商汤和周武王伐无道、除暴君深得民心;
(认识到人心所向是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胜的主要原因)
(可让学生讲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
师:出示幻灯──感悟历史──学习了商朝的历史,对于商朝灭亡的史实,你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是商朝的一个国君,你将如何使商朝摆脱灭亡的厄运?
生:(自由发言)
师:(轻松一刻)下面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有记载的最古老的哑谜──“ 无言论废兴”:周武王继文王最后打败了商纣,来到殷的都城朝歌。他听说殷有个得高望重的长者,便前往探访。周武王问长者殷朝灭亡的原因,长者说:“大王若想知道它,就请你今天中午到这里来,我再告诉你吧。”可是到了中午,武王来到这里,这位长者却没有来,武王感到很奇怪。周公便说:“啊,我明白了。这个人真是位君子啊!他议政而不愿非难其主;答应告诉大王而又不便明言直说。有约不守,言而无信,这就是殷朝灭亡的根本原因。”这位长者已经通过自己不来践约的方式把答案告诉大王了。武王点头称是。故事讲完了,同学们应该非常明白此故事的内涵。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称为西周,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出示幻灯片──分封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直到了拱卫王室,扩大疆域,巩固统治等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周王室的衰落,他们乘机称雄割据,出现了诸侯争霸局面。
教师也可引用下列问题解决分封制:
(1)此图是西周哪种最突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
(2)图中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是什么人?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3)图中最底一层是什么人?他们的处境如何?
(4)西周这种政治制度的实行,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师:“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同学们并不陌生,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爆发了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结束了西周的历史。
师:(出示幻灯片──年代尺──根据幻灯片理清本课的大事)(通过此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课外活动:假期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假如你是河南省历史博物馆的一名解说员,当参观者向你询问有关夏、商、西周兴亡史时,你将怎样向他们介绍?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2.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1)通过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历史史实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得民心者的天下的道理。
(2)看西周等级示意图了解其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的简况。
4.情感态度目标: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瞩目的文明古国。
5.教学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教学难点】 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
1.尧舜禹都是杰出的部落首领,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是怎样产生的?
2.谁破坏了禅让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取而代之。
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禹破坏了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制度,禹是怎样做的?
二、教授新课:
(一)夏朝的兴亡(板书):
学法指导: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了解一个王朝,首先要知道开国帝王、都城(政治中心) 国家建立的时间
(学生)夏朝:开国帝王——禹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老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登封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据分析是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他们认为这就是夏朝的都城。
夏朝是最早的国家,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机器,设置了国家机构,找出夏朝有哪些国家机构?
学生活动:组建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这些机构是为了对付哪些人?老百姓)
本质: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奴隶的工具
过渡:夏朝延续了400多年最终被商朝取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之,桀是夏朝的亡国之君。在夏朝衰败的同时,商国逐渐崛起,汤举兵攻夏,打败桀夏朝灭亡,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开国君主——汤
思考题:商汤灭夏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夏桀追求个人享乐,压迫百姓,失去民心,荒废了朝政
2.商汤任用有才能的人,这些人成为汤成就伟业的得力助手
3.汤联合周围小国部落,讨伐夏桀,顺应民心。
都城——殷 殷商
盘庚迁都之后,商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思考题:商汤为什么能打败夏桀?
学生: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治理国家,这些人成为汤成就大业的得力助手。关心人民,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盛。
教师:商朝的亡国之君是商纣王
商纣王这样一个追求享乐、压迫百姓、荒废朝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帝王最终会被他的百姓抛弃。商朝在纣王统治下逐渐走向群途末路之时,周国逐步强大起来。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则歇后语就来源于这个国家
学生活动:学生讲述姜太公钓鱼的故事
周文王的励精图治为他的儿子武王消灭商朝奠定了基础,战争终于在公元前1046年爆发了。
学生:战争的地点——牧野 时间——前1046年
都城——镐京
思考题: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学生讨论:
1.商汤、武王都能重用贤才,联络周边部落抓住作战时机。
2.商纣、夏桀追求个人享乐,残暴的统治激起平民和奴隶的反抗。
3.商汤、周武王联络周边的部落、小国讨伐无道的昏君,顺应民心。
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
(二)、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1.分封制(重点和难点)。
教师过渡前面我们了解重要的政治制度世袭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在我们还要了解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就是分封制。看书了解分封制的目的、怎样进行分封的(方法)?作用是什么?
目的:巩固统治
方法:
(1)接受赏赐的诸侯必须对天子履行义务,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出征。
(2)诸侯也可以效仿天子继续分封产生卿大夫,卿大夫效仿诸侯实行分封产生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贡品、作战等义务
要求对照分封制的图片,理解分封制的内容。
学生活动:标出分封制各等级的名称
通过分封制产生很多的诸侯国。学生看周初形势图:读出主要的诸侯国
思考题:西周分封制在西周初年有利于天子加强统治,有什么弊端?
弊: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当天子力量足够强大,能号令各路诸侯的时候,天下太平,一旦天子实力、地位下降,强大地诸侯想取天子而代之,战争就不可避免的暴发了。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纷争根源就是分封制。
2.分封的原则:以血缘的远近贵贱为基础,因此血缘政治成为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主要特点。
当周天子即将去世的时候,他要选择继承人,为了避免因王位继承而引发纷争,还有一个政治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
教师过渡:创业难,守业更难,公元前9世纪,西周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发生了国人暴动,让我们借助一个成语故事来了解这场危机的原因。
学生读成语故事“道路以目”
由于周厉王的暴虐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引发了国人暴动(平民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子记载的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武装暴动,赶走了周厉王。数十年后周文王、周武王励精图治建立的西周王朝,于公元前771年走向灭亡。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的夏商西周三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开始,商朝、西周是奴隶社会发展。进入奴隶社会后,发明了文字,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因此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中国从此进入文明时代。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