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选择题
1. 巨大的商代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 D.铁器开始使用
2.我国夏、商、西周时期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繁荣。下列各项内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夏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B.西周时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
C.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商朝时期已经有了
D.后代称这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3.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 )
A.四羊方尊 B.大型青铜立人像 C.司母戊鼎 D.青铜神树
4.三星堆文化位于( )
A.黄淮平原 B.渭河平原 C.汉江平原 D.成都平原
5.右图为清代潍坊籍收藏大师陈介祺收藏过的毛公鼎。某中学“走近历史”社团通过研究它的相关资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B.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物
C.内壁铸刻的文字为甲骨文
D.大量应用于百姓日常生活
《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
齐。”这反映了( )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 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
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 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两幅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一 图二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器物?它们分别具有什么特点?
(2)制作这两件器物都用什么材料?这两件器物的完美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1.A 2.A 3.C 4.D 5.B 6.B`
二、7.(1)器物:图一是四羊方尊,图二是司母戊鼎。特点:图一造型奇特,图二巨大。
(2)材料:青铜器。说明了当时的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高超。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选择题
1.举世罕见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制造于( )
A.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B.夏、商、西周的青铜文明专门指的是青铜铸造业的发达
C.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的繁荣共同形成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D.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是位于我国西南的成都平原上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3.西周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农业 B.玉器加工业
C.青铜器制造业 D.制瓷业
4.“人祭”和“人殉”最先发生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造型雄奇、工艺高超、名闻中外的青铜器精品,是商朝的
A.象尊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犀尊
6.我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我国什么时候已经齐备(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商周
7.如果西周的一位平民在田中劳作,他肯定不能( )
A.用铁农具干活 B.用青铜农具干活
C.用石器干活 D.用穿有木柄的骨耜干活
8.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有( )
A.乐器 B.食器 C.盛水器皿 D.装饰品
二、材料解析题
9.材料1 在河南安阳发掘出十一个商朝王陵,王陵里埋着很多陪葬的人,武官村大墓 里陪葬的人有300多,还有大量牲畜。
材料2 在安阳,发现了191座祭祀坑,人骨一千多具,其中绝大多数是15岁到35岁的青壮年男女。他们死得很惨,有的被肢解,有的被腰斩……
材料3
西周奴隶买卖示意图
根据材料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分别反映商朝实行什么制度?
(2)殉难者的身份是什么?
(3)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
10.(1)右图青铜器的名称和制造朝代各是什么?
(2)它在青铜铸造史上有什么地位?
(3)请你想一想,它是用来做什么用的?
(4)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1. C 2. B 3. A 4. B 5. B 6. D 7. A 8. B
9.(1)“人祭”和“人殉”。(2)奴隶 (3)夏、商、西周时期,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
10.(1)司母戊鼎,商朝;(2)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3)鼎是烧煮或盛放鱼肉的器具,大量用于祭祀。(4)工艺高超,品种繁多,应用普遍,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