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学习目标
1.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预习导学:
一、填空
1.商朝人刻在________和________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它已具备了________
的基本形式,是一种________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_开始。将文字统一整理成大篆样式的时期是________朝。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是在________时期。
2.商朝甲骨文有许多________、________的记载,经现代科学家验证都是可靠的。
3.相传四千多年前的_____朝,就有了历法。今天的农历,又叫做“________”。已经测定出一年二十四节气是在________时期。
4.扁鹊是________之际的名医,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明了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仍广泛用于________。
5.屈原生活在________期的________国,代表作是《________》,被翻译成多种外国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6.反映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发展较高水平的是________。
课堂学习与探究
完成下面表格
主要内容
文字的演变
天文的成就
历法的成就
医学的成就
文化名人及成就
艺术成就
练习与巩固
选择
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2.断定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的依据是( )
A.商周青铜器上铸刻得金文
B.战国时期出现的竹书和帛文
C.记载商朝社会生活的甲骨文
D.半坡彩陶上的符号
3.唐朝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中的“清明”就是24个节气之一。我国测定一年的24个节气开始于( )
A.周 B.春秋 C.秦朝 D.战国
4.1999年9月,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部,战国曾侯乙出土的编钟奏出的美妙的中国古乐,让1500多名各界人士如痴如醉,迟迟不愿离去。这套编钟铸造于( )
A.春秋时期的秦国 B.春秋时期的楚国
C.战国时期的秦国 D.战国时期的楚国
5、“哀怨托离骚,声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它颂扬的是( )
A.司马迁 B.屈原 C.李白 D.苏轼
6. 2011年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下图为该鼎腹部的文字拓片,其文字属于( )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
7. 2008年元旦,国务院新修汀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开始实施。其中新增的且与湖湘文化的开启者——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8.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右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汉
9.假如战国时期的一个楚国农民想写信给远在齐国的朋友,最可能写在什么材料( )
A. 竹简 B.青铜器 C.纸 D.丝帛
10.下列文字书写材料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竹简 ②陶器 ③甲骨 ④青铜器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一、文字的演变
1.甲骨文:商朝人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金文: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叫“铭文”。
3.大篆:西周晚期整理成的一种样式。
4.竹帛书:战国时期,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二、天文、历法和医学的成就
1.天文:夏朝就有日食的记载,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都很可靠。
2.历法: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3.医学: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采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三、屈原和“钟鼓之乐”
1.文学: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屈原,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他的代表作是《离骚》。
2.艺术: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州出土了大量的钟鼓乐器,其中以整套编钟最为珍贵。
( http: / / www.21cnjy.com )
【问题】 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古代文字发生了哪些变化?
探究:(1)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笔画纤细,字形像图画。
(2)金文因大部分都是范铸的(把字先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范上),可以细细加工,所以笔画宽而粗,用的是“肥笔”和“圆笔”,字体结构疏密相间,比甲骨文整齐,笔画分布均匀对称。
(3)篆是字体加长、引长的意思,篆书有大篆、小篆两种,大篆又称“籀文”,是春秋战国时期通行于秦国的文字,笔画圆匀,结构繁复,秦统一后的文字小篆由它演化而来。
(4)总的来说,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方形和圆形的团块被线条所取代,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象形程度降低。
一、选择题
2011年暑假,马小虎同学参观了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据此完成1~3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马小虎同学在中国文字发展史第一展厅看到了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大篆
答案:A
2.来到第二展厅,马小虎同学欣赏了“金文”,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一种什么文字( )。
A.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B.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C.刻在石器上的文字 D.铸刻在铁器上的文字
答案:B
3.参观完中国文字博物馆后,马小虎同学感慨道:“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请你告诉他,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答案:B
4.小华和小红同学在争论我国的历法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请你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时期
答案:A
5.2010年10月29~30日,首届“中国·内丘扁鹊文化节”在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隆重举行。扁鹊生活的时代是( )。
A.夏商之际 B.西周 C.春秋战国之际 D.秦朝
答案:C
6.2010年6月16日,“屈原故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活动在屈原故里——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开幕。你知道屈原的诗篇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是( )。
A.《离骚》 B.《楚辞》 C.《诗经》 D.《论语》
答案:A
7.上海世博会闭幕式上用现代科技声光技术展现了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出土的地点是( )。
A.湖南 B.安徽 C.湖北 D.陕西
答案:C
二、读图简答题
8.观察下列图片,请完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1 图2
(1)根据所学知识对图1文字作简要介绍。
(2)图2中文字分别代表了什么时期的文字?
参考答案:(1)商朝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2)①是早期甲骨文上的图画文字“马”字,②是晚期甲骨文上的“马”字,③是金文中的“马”字,④是大篆体的“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