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单元测试(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单元测试(3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9-28 19:09:53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开始于夏朝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2.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山东省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这些报纸的得名,与下列古代的哪一古代制度有关(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3.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 )①商汤②周文王③齐桓公④晋文公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4.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军事力量 5.排列以下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 ) ①陶器 ②铁器 ③石器 ④青铜器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C.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王室地位衰落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之一的 是( )   A.吴国 B.晋国 C.齐国 D.宋国8.下列人物之间不可能是战场上的对手的是( )A.晋文公VS楚庄王 B.夫差VS勾践 C.庞涓VS孙 D.白起VS赵括9.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不包括( )A.改革盛行   B.战争不断 C.王室衰微  D.国家统一10.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11.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 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 围魏救赵──吴越争霸12.小明感冒了,到医院去看病,医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先看了小明的脸色,又听了他的胸部,然后问了一下他的感觉。请问,这种诊断疾病的方法是由谁总结出来的?( )A. 张仲景 B.李时珍 C.华佗 D. 扁鹊13.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所描写的人物是( )A.李冰 B.孔子 C.屈原 D.司马迁14.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派别中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15.2007年,山西“黑砖窑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经新闻媒体报道后,震惊了全国,惊动了党中央和国务院,中央领导作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你认为应该采用下列哪一家思想处理(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二、阅读判断题16.阅读下面有关商鞅变法的叙述,纠正其中的四处错误。公元356年,商鞅在秦始皇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国家以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国有制,由于变法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最终商鞅被杀害。错误: 改正:错误: 改正:错误: 改正:错误: 改正:三、读图题17.仔细欣赏中国古代著名的青铜器,请写出它们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18.写出以下三个人物的名字以及主要成就 四、材料解析题19.阅读下列材料:炎帝神农诞生地随州市曾都区厉山镇,每年都有数万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谒祖。1978年夏出土随州城西擂鼓墩的曾侯乙编钟,被海内外专家学者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随州市抓住机遇,擦亮两张“文化名片”。(1)为什么每年都有数万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拜谒炎帝神农? (2)曾侯乙编钟为什么被海内外专家学者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3)你认为随州市应该如何抓住机遇,擦亮两张“文化名片”? 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 ( http: / / www.21cnjy.com )惨的生活,A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B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A和B分别指的谁? (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 (3)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4)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 21.阅读下列材料: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 (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五、简答题22.归纳一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六、小活动23.假若时光倒流到春秋战国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韩非、孙武、孟子、孔子四人到某电视台应聘节目主持人,招聘的栏目有:教育观察、法制园地、军事天地、自然与环境,按照他们的各自主张,你认为他们分别应当去应聘哪个栏目? 七、小探究24.战国后期发生了著名的长平之战,最终秦国大败赵国。有人认为赵括是秦国和赵国胜负的关键。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B 2.A 3.C 4.B 5.B 6.D 7.C 8.A 9.D 10.A 11.A 12.D 13.C14.A 15.D二、阅读判断题16.错误:公元356年 改正:公元前356年; 错误:秦始皇 改正:秦孝公; 错误:土地国有制 改正:土地私有制; 错误:地主阶级 改正:旧贵族三、读图题17.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18.(1)A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提出“仁”的学说创办私学,广收门徒B屈原;代表作《离骚》C韩非;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四、材料解析题19.(1)传说炎帝教民播种五谷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2)编钟音色优美,和谐动听,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3)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20.(1)A:大禹;B:李冰(2)都江堰(3)依靠人民群众;采用堵和导相结合的方法(4)克己奉公的精神;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民服务的精神。21.(1)商鞅(2)徙木赏千金(立木赏金)(3)商鞅变法奖励耕战。(4)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最终秦灭六国统一天下(5)强国先富民。五、简答题22.铁工具和牛耕的广泛应用;各国水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程的修建(如都江堰等);各国的变法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如商鞅变法等)。六、小活动28.教育观察:孔子;法制园地:韩非;军事天地:孙武;自然与环境:孟子七、小探究24.秦国的强大是赵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某些人物会影响历史的瞬间,但不能改变整个历史的发展方向。作者简介:杜建平,淄博市高青县青城中学历史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基础教育》《中小学教学研究》《山东教育》《第二课堂》《考试报》《中学历史快递》《中学生学习报历史周刊》《新课程》《现代教育导报》《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报》《少儿智力开发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试题1000余篇。2005年参与编写中央教科所教学参考书(九上历史·地图出版社),并参与编写教学辅导用书30多部。2004获得山东新闻类稿件评选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高青县教学能手。

附件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21世纪教育网/wxt/list. aspx ClassID=3060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是(  )
A.黄帝部落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继承父亲的王位,从此使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的国君是(  )
A.禹  B.启  C.桀  D.汤
3.与“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词有关的暴君是(  )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4.商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得益于商王盘庚迁都,他迁都到(  )
A.阳城  B.亳  C.殷  D.镐京
5.帮助周国发展壮大的贤人是(  )
A.姜尚  B.伊尹  C.管仲  D.孙膑
6.使西周产生众多诸侯的制度是(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7.青铜文化是我国的民族瑰宝,历史悠久,其光辉灿烂的历史在(  )
A.原始社会末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8.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处于(  )
A.原始社会  B.夏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时期  D.封建社会
9.在诸侯争霸中获得胜利的一方被称为(  )
A.“霸主”  B.“天子”  C.“大王”  D.“皇帝”
10.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11.城濮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齐国与晋国  B.晋国与楚国  C.吴国与越国  D.秦国与晋国
12.战国初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了(  )
A.晋国  B.齐国  C.东周  D.楚国
13.铁制农具在我国出现的时间(  )


A.原始农耕时代  B.夏商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14.任用商鞅,支持其变法的是(  )
A.齐桓公  B.楚庄王  C.秦孝公  D.秦王嬴政
15.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的历史贡献是(  )
A.修建了都江堰  B.使成都平原变成了“天府之国”
C.修建了长城  D.开创了“三星堆”文明
16.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确立起了(  )
A.封建制度  B.分封制度  C.奴隶制度  D.田租制度
根据右图回答17~18题。
17.图片中的这些刻画,我们称为(  )
A.符号  B.甲骨文  C.象形文字  D.金文
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尧舜禹时期
19.商周时期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  )
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楔形文字
20.端午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其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主要是为了纪念(  )
A.屈原  B.扁鹊  C.孔子  D.老子
21.“钟鼓之乐”在春秋战国盛行。图中的文物既是一套礼器,又是一套乐器。它是(  )
A.编钟  B.磬  C.箭鼓  D.琵琶
2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23.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军事思想的是(  )
A.孙膑  B.孙武  C.庞涓  D.姜尚
24.我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25.据说我国的历法源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时期
二、非选择题
26.成语故事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很多成语故事还是精彩的历史。下面请你将成语与相关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10分)

退避三舍         孙膑

卧薪尝胆         勾践

围魏救赵         晋文公

纸上谈兵         周幽王

烽火戏诸侯        赵括

27.识图题。(20分)





A B
(1)春秋形势图是    战国形势图是    (4分)。
(2)春秋五霸是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    、    (3分),战国七雄是指    、    、    、    、    、    和    
(5分)。
(3)观察指出:齐国的都城是    ,邯郸是    国的都城(4分)。
(4)根据图示,写出其中三次战争的名称。(4分)
28.材料题: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后来,齐国国富兵强。



晋文公做国君以后,他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的一个强国。
仔细阅读上面两段文字,认真比较,然后回答: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0分)

29.老师留下作业:将商鞅变法的内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你能完成吗?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10分)
土地政策 奖惩政策 行政制度
具体措施
历史作用

综合测评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古代文明都发源于大江大河或海洋,孕育中国夏商周文明的是(  )
A.黄河  B.长江  C.珠江  D.黑龙江
2.“鼎”在中国可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铸造不晚于(  )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3.这是一张反映夏桀与民关系的图画,此图说明了(  )

A.君民关系融洽  B.统治者很随和
C.老百姓愿意为桀提供服务  D.桀残暴,不顾百姓死活
观察图画,回答4~6题。
4.图中的这种现象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这幅图反映的主题是(  )
A.社会紧密团结、和谐  B.人员分工明确
C.社会结构复杂   D.社会成员等级分层
6.与此现象有直接关系的一项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君主制
7.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的成都平原发现了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震惊世界。被称为(  )
A.“殷墟”文化  B.青铜文化
C.“三星堆”文化  D.“钟鼓之乐”
8.青铜不是纯铜,而是几种金属的合金。青铜中的主要金属是(  )
①铜 ②铁 ③锡 ④铅 ⑤铝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9.春秋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  )
A.天子威信不高  B.诸侯势力强大
C.战争频繁  D.生存环境恶化
10.“尊王攘夷”的含义是(  )
A.尊崇天子,以天子的影响号召诸侯,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
B.响应天子号令驱赶进扰的少数民族
C.尊重大王,攻打诸侯国
D.自称天子,消灭敌人
11.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战役是(  )
A.城濮之战  B.牧野之战  C.马陵之战  D.楚汉战争
12.对春秋争霸战争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战争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B.促进了军事的发展
C.从长远来看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D.是历史的倒退,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黑暗、漫长的历史
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振兴国家的有力举措。但是变法遇到的阻力很大。图中反映的正是一位变法者舌战守旧群臣而获得君王重用、支持的场景。这位变法者
是(  )
A.李悝
B.吴起
C.商鞅
D.屈原
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
A.秦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B.军队战斗力显著提高
C.秦国很快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D.使秦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5.中国人的名字寓意丰富,时代感往往也很强。“牛”“耕”等字出现在中国人的姓名中最早可能是(  )
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
16.下面关于都江堰的正确说法是(  )
A.变水患为水利,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是可持续性发展工程的典范
B.都江堰的主要功能是防洪
C.给成都平原带来很多灾难
D.都江堰作为水利工程早已丧失了其功能
17.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都非常活跃的时期。其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①各国积极变法 ②铁农具的使用 ③牛耕技术的推广 ④重视水利建设 ⑤封建制度的确立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②③
18.中医是我国的国粹,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治的历史悠久,对此进行总结,使之流传两千多年的名医是(  )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李时珍
19.战国时期,各国改革出现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私田的出现和扩大
C.封建地主的形成  D.各国君主的支持
20.我国古代的私塾里,一般供奉着一位古代圣人的画像和牌位,师生早晚都要跪拜行礼。他们跪拜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孙武   D.韩非
21.有关“百家争鸣”的看法不准确的是(  )
A.形成了一种学术繁荣的局面
B.形成了一种民主的学术研究、辩论的氛围
C.因为社会的急剧发展,需要新的学说和理论来支撑
D.当时社会比较发达,这些思想家有许多空闲时间去思考
22.诸子百家中,持有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思想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庄子
23.对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提供理论基石的是(  )
A.韩非  B.荀子  C.孙武  D.庄子
24.封建社会形成后,社会主要矛盾是(  )
A.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C.奴隶主阶级与奴隶之间的矛盾  D.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25.下面有关夏商周情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时期
B.这一时期有着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C.生产力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飞跃,促使了社会的大变革
D.这是我国古代学说最贫乏的时期
二、非选择题
26.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编制一个简单的夏商周大事年表,内容包括重要年代、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12分)
据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民主推选的禅让惯例,自己继承父亲的职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出现了“天下为家”的局面。夏朝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设置了军队,制定了刑法,修造了监狱,建筑了城墙。公元前16世纪,夏朝最后一个王夏桀暴虐无道,奴隶们不断反抗他的统治。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在首领汤的率领下乘机起兵,向夏进攻,打败了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商朝前期,因长时间的内乱,都城也多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迁徙。至盘庚即位后,将国都迁往殷(今河南安阳),才稳定了统治。但到商末纣王时,终因暴政而亡国。公元前11世纪中期,商朝属国首领周武王,继承了父亲周文王的事业,发动了讨伐商纣的战争。周武王带领一些部落,向商都进军,在商都郊外的牧野展开激战。商军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周朝在镐京建都,历史上称为西周。
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纳贡,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加强了统治,并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西周末年,社会一直动荡不安,王室衰微,诸侯常常不来朝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即洛阳),历史上称为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7.看图片资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给D、E、F图片中画“  ”的字注音。(3分)
(2)这是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挑选的资料,请猜测这六种青铜器的用途,然后查资料加以印证。(10分)
A的用途猜想        ,实际用途        ;
B的用途猜想        ,实际用途        ;
C的用途猜想        ,实际用途        ;
D的用途猜想        ,实际用途        ;
E的用途猜想        ,实际用途        ;
F的用途猜想        ,实际用途        。
(3)你目前对我国青铜文化的初步认识是什么?如果我们进一步研究青铜文化,你想探究什么问题?(4分)
目前的认识:        
想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28.话题探讨。
秦孝公去世后,旧贵族挑拨秦惠王,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谋反罪名逮捕商鞅。商鞅得到消息,立即出逃。他来到一家客店准备住宿,店主向他索取有关凭证,商鞅没有,于是店主说:商鞅定下规矩,留住没有凭证的人,店主要受“连坐”的处罚。商鞅不得已,只好返回自己的封地。后商鞅被捕,遭“车裂”之刑而死。
商鞅遭车裂而死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商鞅之死值得吗?说明理由。(11分)

29.活动:仿刻甲骨文。(10分)
认真阅读有关甲骨文的资料,然后利用一周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仿刻教材出现过的甲骨文字2~3个。提示:注意材料、工具、方法,认真体验这个过程,找机会与同学一块交流。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历史的古代国王是(  )
A.启  B.桀  C.汤  D.纣

观察下图,完成2~3题



2.由于编者使用图片编辑工具不当,导致图名缺损,你根据图片中提供的有关信息,判定这幅图名应该是(  )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长平之战
3.这场战争的结果是(  )
A.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B.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C.西周结束,东周开始  D.诸侯争霸,战火纷飞
4.西周的建立者是(  )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5.下面关于西周分封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分封的对象是全体臣民   B.分的是土地和平民、奴隶
C.被封的诸侯要向周天子履行义务 D.开发了西周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
6.这是我国现存的最大青铜器,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水平。该器物、叫(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  D.毛公鼎
7.下面关于我国青铜文明的说法不准确的选项是(  )
A.只有青铜铸造技术  B.手工艺以青铜铸造为主
C.青铜铸造技术高超  D.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共同繁荣
8.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是(  )
A.伊尹  B.姜尚  C.管仲  D.商鞅
9.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发展强大的诸侯国是(  )
A.齐国  B.晋国  C.楚国  D.秦国
10.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1.为秦国灭六国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一次战争是(  )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
12.下面各项中属于商鞅变法主要内容的是(  )
①重视教育 ②奖励耕织和战功,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④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⑤注重道德教育和感化 ⑥保护贵族的特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3.下列成就中最大程度地解放了人力,推动农业快速发展的是(  )
A.青铜铸造   B.铁农具的使用
C.牛耕技术的推广  D.兴修水利工程
14.战国时期是我国的(  )
A.原始社会时期   B.奴隶社会形成时期
C.奴隶社会瓦解时期  D.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15.我国文字的发展演变顺序是(  )
A.甲骨文→金文→大篆→隶书  B.甲骨文→大篆→金文→隶书
C.金文→甲骨文→大篆→隶书  D.隶书→金文→大篆→甲骨文
16.下面关于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成就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古书上曾经记载过夏朝发生的日食
B.商朝记载的很多日、月食都很可靠
C.我们今天使用的农历,据说来源于商朝
D.商朝的历法中规定了闰月
17.两千多年来,人们始终以各种方式纪念屈原,主要因为他(  )
A.爱国主义的情操   B.对楚文化的发扬光大
C.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结合  D.清风瘦骨的形象和气质
18.要查找孔子当初教育他弟子的具体情况,可以查阅(  )
A.《离骚》  B.《论语》  C.《道德经》  D.《春秋》
19.以下关于甲骨文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甲骨文是殷墟出土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②甲骨文记录了商王的活动,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③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④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20.提出“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21.下列主张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的是(  )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
C.兼爱非攻,提倡节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
22.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表现之一是各国变法。其中最典型、最成功的是(  )
A.吴起变法  B.李悝变法  C.商鞅变法  D.王安石变法
23.“低淘滩,深作堰”是千百年来人们维修某工程的基本原则,因此该工程至今还在发挥功效。这处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京杭大运河  D.长城
24.暴君亡国,明君兴国。下面君王中,明显区别于其他君王的是(  )
A.桀  B.汤  C.盘庚  D.周文王
25.“百家争鸣”的正确理解是(  )
A.西周的天子组织了众多的学派对时政发表看法,相互辩论,很活跃
B.春秋战国时期,有上百家的学派著书立说对社会问题发表看法
C.春秋战国时期,有众多学派对社会发展理论进行论证,学术繁荣
D.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众多学派对春秋战国时政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的一种学术繁荣局面
二、非选择题
26.识图(10分)



(1)下页地图图名是示意图(3分)(2)该工程修建于何时?何人负责?(4分)

(3)人类的智慧在该工程上表现在哪些地方?(3分)

27.识读下列图片,完成相关任务(12分)

A         B           C


D           E        F
(1) 图片E中的物品的名称是    ,图片B中的物品位于    地区,图片D中物品叫    。
(2)图片C中的人物是    ,他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活在    时期,图片A与图片F中的人物同属于一个学术门派,其中F是百家争鸣中的代表人物,他主要观点是        。
(3)以上6幅图片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历史资料。其中你认为最值得我们骄傲的选项是    ,理由是    。
28.请简单画一个本单元朝代的更替示意图。(8分)
29.阅读材料,完成表格(10分)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注释: ①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 ②北辰:北极星。③所:处所,位置。④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材料二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材料三 “他认为:法治比德治更适合于当时社会,因为社会发展变化了,一切事物也随之变化,因此具体措施也应改变。”
材料四“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材料序号 观点所属学派 学派代表人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30.春秋战国时期,战火纷飞, ( http: / / www.21cnjy.com )杀戮不断,同时社会出现深刻变化,生产力水平提高,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改革家。你如何评价这一段历史呢?请发表你的观点。(10分)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基础测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B 2.B 3.B 4.C 5.A 6.C 7.C 8.B 9.A 10.A 11.B 12.A 13.C 14.C 15.A 16.A 17.B 18.B 19.B 20.A 21.A 22.A 23.B 24.A 25.A

二、非选择题
26.
评分标准:连线一对正确即给2分,累计10分。
27.(1)BA评分标准:各2分
(2)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都可以,只要答对其中的3个即给满分3分。
一种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
另一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临淄赵国评分标准:答对一处给2分。
(4)城濮之战、长平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等中的任意3个都可以。
评分标准:答对1个2分,2个3分,3个4分。
28.相同之处有:改革内政,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军队建设。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给4分,两点给8分,全对给满分10分。
29.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土地政策 奖惩政策 行政制度
具体措施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分)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3分) 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分)
历史作用 商鞅变法,使得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3分)
综合测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A 2.A 3.D 4.C 5.D ( http: / / www.21cnjy.com ) 6.C 7.C 8.D 9.A 10.A 11.C 12.D 13.C 14.D 15.C 16.A 17.D 18.A 19.A 20.A 21.D 22.A 23.B 24.B 25.D
26.
约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建立
公元前16世纪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1世纪     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公元前770年     平王迁都,东周建立,春秋战国时代开始
也可以参照教材后的大事年表制作。
评分标准:扣住了4个关键时间,各给1分,抓住了4个关键人物各给1分,格式正确2分,语言归纳流畅、准确2分,共计12分。
27.(1)钺(yuè)、簋(guǐ)、镈(bó)3分,答对了各1分;
(2)每种器皿的推测和验证各1分,共计10分;
(3)(略),两问各2分,言之有理即可。
28.商鞅的一系列变法措施得罪了旧贵族,所以当秦孝公死后,他们就要报复商鞅,同时商鞅之死还因为他的变法比较成功,特别是措施严厉,使得自己有难时都无法躲避和通融。应该说商鞅之死是值得的,虽然个人的性命失去了,但是他主持的变法成功了,秦国由此强大起来,实现了当初变法的目的,应该说他为变法而死死得值得。

评分标准:死因分析4分,个人态度2分,理由2分,语言表达2分。
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A 2.A 3.B 4.B 5.A 6 ( http: / / www.21cnjy.com ).A 7.A 8.C 9.A 10.A 11.C 12.B 13.C 14.D 15.A 16.C 17.A 18.B 19.A 20.B 21.A 22.C 23.A 24.A 25.D
二、填空题
26.(1)都江堰 答对3分。
(2)战国时期 李冰 各2分。
(3)人工开挖宝瓶口,将水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流到成都平原,供农田灌溉;人工筑堤,将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降低了水患发生的可能性,保证了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评分标准:任意答出1点就给3分。
27.(1)甲骨文片,四川,编钟。1空1分,计3分。
(2)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反对战争,要求统治者仁政,轻徭薄赋,同时主张保护生态。1空1分,计3分。
(3)历史人物和历史文物两类;4分,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正确给4分,如果分类混乱,则只给2分以下的分数;(略),根据选项紧扣成就和历史影响回答。选择了,就给1分,理由充分给1分。
28.

评分标准:朝代名称正确1个给1分;顺序正确1处给1分。共计8分
29.
材料序号 观点所属学派 学派代表人
材料一 儒家 孔子\孟子
材料二 兵家 孙武
材料三 法家 韩非
材料四 墨家 墨子
评分标准:表格内容正确1处给1分,书面整洁,无错别字给2分,共计10分。
30.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动荡复杂的时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争频繁,生灵涂炭,但正是这些战争减少了诸侯国,也避免了战争的频繁发生,为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铁制农具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牛耕技术的推广,进一步解放了人力,伴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需要变革,于是各家学派应运而生,提出各自的政治思想主张,各国变法在有关学派思想的指导下发生,一定程度上理顺了社会关系,从而使社会迈入了封建社会。
评分标准:如果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分析问题,给6分。如果仅从某一方面看问题,给3~4分;语言流畅,给2分,论说充分给2分,共计10分。七上第二单元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40分)

下列说法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字母填在括号里
1.禹死后,他的儿子启是通过什么样的继承方式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的 (  )
A.禅让制 B.奴隶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2.根据下图所示,正确的选项是(  )
A.从上往下,第四层起是劳动者
B.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给广大平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
C.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像金字塔一样压在广大
平民和奴隶身上
D.卿大夫的地位属于最低一层的统治者 西周等级示意图
3.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是哪个国王残暴统治的表现?(  )
A.夏桀  B.商纣  C.周厉王  D.盘庚
4.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三星堆”文化,它属于(  )
A.旧石器文化  B.青铜文化  C.新石器文化  D.铁器文化
5.下列有关夏、商、西周社会经济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农牧业已相当发达      B.除青铜铸造外,陶瓷业也很发达
C.玉器雕刻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D.已出现铁农具并广泛使用
6.在春秋争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
A.齐桓公  B.晋文公  C.秦穆公  D.楚庄王
7.下列成语出自城濮之战的是(  )
A.卧薪尝胆  B.围魏救赵  C.退避三舍  D.纸上谈兵
8.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9.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
A.齐、楚、赵  B.韩、赵、魏  C.楚、燕、韩  D.秦、齐、魏
10.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1.下列属于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
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③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④建立县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12.战国时期是(  )
A.奴隶社会的开始时期  B.封建制度确立的时期
C.统一的封建国家时期  D.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13.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  )
A.尚未成熟的文字        B.也叫“铭文”
C.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D.原始文字
14.在我国古代天文记录中,属于世界天文史上最早记录的是(  )
A.月食  B.哈雷彗星  C.天再旦  D.日食
15.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16.一直为中医所沿用的扁鹊总结的四诊法中,“望”是指(  )
A.闻气味  B.按脉搏  C.看气色  D.听声音
17.保存完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钟鼓乐器编钟出土于(  )
A.河南安阳 B.?湖南长沙 C.?湖北随州 D.?陕西西安
18.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
A.孔子  B.孙子  C.屈原  D.韩非子
19.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是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的(  )
A.老子的学说  B.孔子的学说  C.墨子的学说  D.孙子的学说
20.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繁荣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B.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C.各学派相互辩论
D.各学派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二、配伍选择(8分)
请将相应内容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A.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孔子
B. “兼爱”“非攻”(  )老子
C.提出“仁”的学说(  )韩非
D. “无为而治”(  )墨子
E.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庄子
F.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孙武
G.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屈原
H.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孟子
三、连线题(8分)
请将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退避三舍  桂陵之战  赵括

围魏救赵  长平之战  晋文公

纸上谈兵  城濮之战  勾践

卧薪尝胆  吴越争霸  孙膑

四、知史识图(14分)


根据上页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页图是在什么时期、由谁负责修筑的什么工程 这一工程建在什么河流之上?



(2)说说这项工程的作用。



(3)中国有句名言:创业难,守业更难。这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程直到今天依然造福于人民,完全归功于历代人们的维护。说说你的好主意,看看如何更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它。



五、学史有感(15分)


商鞅舌战守旧群臣

(1)假如你是商鞅,你会用什么样的观点去说服秦孝公和那些守旧的大臣们





(2)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那些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造反”,结果秦惠文王用最残酷的刑罚把商鞅车裂示众。商鞅的死说明了什么 谈谈你的感想。




六、学史有方(15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听其言而观其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以上这些都是孔子在人生态度、学习及做人方面的哲理名言。尝试着收集更多孔子的哲理名言,把你喜欢的一一列出来,最好与全班同学分享。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题目 C C C B D A C A B D
答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题目 A B C B D C C C B D

二、配伍选择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C)孔子
B.“兼爱”“非攻”(G)老
C.提出“仁”的学说(F)韩非
D.“无为而治”(B)墨子
E.“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E)孙武
G.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H)屈原
H.“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A)孟子
三、连线题


四、知史识图
(1)这是战国时期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工程。
(2)都江堰具有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等多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既可以防止洪水,又可以引水灌溉。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的水旱灾基本得到根治,成都平原因之成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3)(略)

五、学史有感
(1)提示: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必须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进行调整,治理国家也是同样的道理。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是当时经济基础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改变,社会制度也必须进行相应的变革。
(2)提示:说明了守旧势力的强大。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在开始时都是比较弱小的,必然会受到旧事物的处处反对,因此,它的发展不可能会一帆风顺。任何社会变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特别是当触动当权者和在位者的利益时,变革更是困难重重。因此,对于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变革,我们不仅要充满信心,同时也要做好遭受挫折的准备。
六、学史有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