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
一、比较基因和染色体行为
Dd
D
d
配子
体细胞
生殖细胞
体细胞
基因的行为 染色体的行为
形态 独立性和完整性 在细胞分裂各期保持一定的形态特征
存在形式 体细胞中 _________存在 __________存在
配子中 只有成对基因中的_______ 只有同源染色体中的_______
体细胞 中的来源 成对的基因 一个来自______ 一个来自______ 成对的同源染色体
一条来自______
一条来自______
形成配子时 组合方式 非等位基因:___________ 非同源染色体:___________
成对
成对
一个
一条
父方
母方
父方
母方
自由组合
自由组合
一、比较基因和染色体行为
基因在染色体上
推测
平行关系
Dd
D
d
一、比较基因和染色体行为
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红眼果蝇 白眼果蝇
1.实验材料-果蝇的特点:
①易饲养
②繁殖快、后代多
③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④染色体数少
常染色体:II、III、IV
性染色体体:X和Y染色体
P
×
白眼(雄)
红眼(雌)
F1
红眼(雌、雄)
3
1
F2
白眼(雄)
红眼(雌、雄)
雌、雄交配
2.摩尔根的杂交实验:
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3.摩尔根对杂交实验的假设:
①白眼性状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 (w)控制,
红眼性状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W)控制。
②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而 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③亲本的基因型:
表型 基因型
红眼雌 XWXW
白眼雄 Xw Y
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4.摩尔根对杂交实验的解释:
P
×
白眼(雄)
红眼(雌)
XWXW
XW
Xw Y
Xw
Y
F1
红眼(雌)
XWXw
XWY
红眼(雄)
F2
红眼雌 红眼雄 红眼雌 白眼雄
XWXW
XWY
XWXw
Xw Y
红眼:白眼=3:1
配子
XW
Xw
XW
Y
配子
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5.摩尔根对杂交实验的验证:
用F1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进行测交实验
XWY
XWXw
XwY
XwXw
XWXw
XW
Xw
XwY
Xw
Y
白眼(雄)
红眼(雌)
P
配子
F1
红眼雌
红眼雄
白眼雌
白眼雄
1 : 1 : 1 : 1
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5.摩尔根对杂交实验的验证及结论:
摩尔根的测交实验结果与他的理论预期结果完全相符,这表明果蝇的白眼性状遗传确实与性别有关,而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确实位于X染色体上。
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果蝇的杂交实验, F2中只有雄果蝇存在白眼性状
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
测交实验的实施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为何雌雄果蝇表现的表型有差异
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
提出假说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得出结论
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实验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分离,使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也发生分离。
三、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可以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分裂
间期
MⅠ
F1植株(基因型R r)产生R ,r两类配子,配子的比例为 1∶1。
F1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F2有两种表型,其表型的数目比为3∶1。
三、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可以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另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处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AB
AB
ab
ab
MⅠ
三、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可以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MⅠ
Ab
Ab
aB
aB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形成的配子类型有AB、Ab、aB、ab。
三、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可以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1
2
3 4
F1形成的雌、雄配子有RY、ry、rY、Ry ,它们的比例为1∶1∶1∶1。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 F2有4种表型,表型的数量比为9∶3∶3∶1。
1,2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3,4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三、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可以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
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连锁
雌配子
雄配子 AB Ab aB ab
AB
Ab
aB
AB
雌配子
雄配子 Ab aB
Ab
aB
雌配子
雄配子 AB ab
AB
ab
图2
图1
图3
五、课堂小结
类比推理
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
提出假说:
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
假说—演绎
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
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
假说—演绎
1865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解释孟德尔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