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肥城市汶阳镇初级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10 20:4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第8、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 ──先秦文化人教版新课标《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课件汶阳中学 王成强汉字的雏形神话中发明汉字的仓颉半坡彩陶上的符号大汶口灰陶尊上的符号二里头陶器上的符号[夏]返回汉字的成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商]甲骨文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清]返回会意字, “伐”就是用“戈” 来砍“人”的头。返回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活动与探究: 认识“六书”法则 探寻汉字渊源返回金文、铭文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返回司母戊鼎上的铭文[商] 利簋上的铭文[西周]返回红铜错银鎏金毛笔 [战国]用毛笔书写在竹简或丝帛上的文字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便于书写的毛笔楚竹书 [战国]楚帛 [战国]返回甲骨文 金文(铭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汉字的演变[秦][商周][西周][商][魏晋][秦汉]返回1.甲骨文[商]①比较成熟的文字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一、文字2.金文、铭文[商周]3.大篆[西周]4.毛笔与竹帛书[战国]归纳要点返回二、科技 科技是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古代科技体现了中华民族蓬勃的探索精神和伟大的创新力量,推动着中华文明茁壮成长并长期雄踞世界之巅……返回日夕有食月夕有食目前最早的关于日食和月食的文字记录返回观察自然 探究规律日食的过程演示日全食日环食日偏食返回地球哈雷彗星太阳 哈雷彗星围绕太阳从东向西沿着扁长的椭圆轨道运行,平均周期为76年。地球上的观测者平均每隔76年可以看到它的“回归”。返回 春秋时期鲁国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了哈雷彗星在公元前613年的“回归”,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这颗彗星最近一次光临地球是在1985—1986年,人们要到2061年才能再次见到它。“(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春秋》[周]返回1.天文①最早记录日食、月食[商]②最早记录哈雷彗星[春秋]二、科技归纳要点返回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
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歌》2.农历①夏历[夏]②大月、小月、闰月[商]③24节气[战国]归纳要点返回探究医学 珍爱生命战国时期的伟大医学家秦越人,人称“扁鹊”活动与探究: 讲扁鹊的故事 认知中医奇效还记得小学学的《扁鹊见蔡桓公》这篇课文吗?返回望:看气色 闻:听声音 问:问病情 切:按脉搏诊断病情返回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返回3.医学①四诊法:望、闻、问、切②治疗法:针刺、按摩、汤药医学家扁鹊[战国]归纳要点返回 长太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活动与探究: 朗诵《离骚》译句 品味中华文韵返回三、文艺1.文学屈原 与《离骚》 [战国]2.音乐钟鼓之乐[周]归纳要点返回(1)学派:(2)时间:(3)思想与成就:儒家春秋①政治思想:仁爱人为政以德1.孔子②教育成就:I.创办私学广收门徒II.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自读课文 归纳要点返回2.老子(1)学派:(2)时间:(4)著作:(3)思想:(5)地位:道家春秋从正反两方面看问题《道德经》 大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自读课文 归纳要点返回(4)言论:《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
——赵普[宋]做人要“仁爱”;做事要“踏实”;做学问要“勤奋”。这是任何时代的人们都应该遵循的人生基本准则。返回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孔子孟子墨子韩非孙武老子庄子春秋春秋春秋战国战国战国战国《道德经》《庄子》《论语》《孟子》《墨子》《韩非子》《孙子兵法》正反两面看问题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仁,爱人,为政以德仁政,反战,合理利用资源兼爱,非攻改革,法治,强化中央集权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主要流派成就一览表:自读课文 归纳要点 完成下表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