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教材分析
本科学习汉朝的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涉及到很多少数民族的名称 以及西北地区的古地名,这些对学生来说很陌生,给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丝绸之路还是当今的热点问题,既便是对照地图学习也感到困难。张骞的冒险精神和 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又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学生分析
学生具备一定的视图分析能力,但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一些陌生的地名等,如果缺乏具体的感性材料,认识起来还会有较大困难。但他们对一些新鲜的事物和陌生的领域又充满好奇和求知欲,而本课所学就是这方面的内容,可以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给出的资料结合课本探究并掌握以下内容: 1、西域的概念和西域当时的情况2、张骞通西域的目的、路线、意义;初步学会识读历史地图,感悟张骞和班超的精神3、丝绸之路的路线及作用。
四、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本节课主要使用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图片文字 材料和视频影像材料,加深印象,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再现当时的情景,给学生更为直观的感受。首先,给学生出示所学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然后出示相 关图片让学生对西域的情况有直观的了解;然后出示张骞的西行日记(共三段),填空并对沿途的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出示交流的物产并结合视频了解张骞出使西域 的意义;最后出示几幅丝绸之路所经地区的风光图,引导学生大胆假设怎样重新开发丝绸之路,在优美的乐曲中结束本课。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大家带来些小礼物,出示核桃等 回答这是什么?原产地是否在中原?回答后引入
板块一:春风不度玉门关 提供西域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思考西域的方位和当时的情况 出示图片和资料
第二板块:(一)西行之路知多艰 提供材料 思考汉朝通西域的目的以及最后的应募者 出示资料
(二) 提供《张骞西行日记》 阅读填空,思考途经地点,所见所闻、绘制草图 出示资料
(三) 提供《汉武大帝》视频片段:张骞回到汉朝见到汉武帝 思考张骞此行是否达到目的?那为什么汉武帝说他是英雄? 播放视频
第三板块:互通有无开丝路 互通物品的相关图片 思考张骞此行的意义 出示图片
板块四:丝绸古道谱新篇 丝绸之路所经地区的风光图 思考怎样重新开发丝绸之路?可以开发利用丝绸之路的哪些东西? 出示图片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本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张骞日记,让学生能够对张骞一行所经路线有更加具体深刻的认识,加之以与教师共同绘制草图,就能够让学生掌 握张骞西行的路线,掌握了张骞西行的路线也就基本掌握了丝绸之路的路线,日记中还对见到的物品以填空的方式处理,学生思考回答后再以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学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通过图片展示与西域交流的物品并观察自己绘制的西行草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就能得出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