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做一个指南针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5 做一个指南针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8.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5-16 10:5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学 设 计
《做一个指南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节
目录
一、课标要求………………………………………………3
二、教材分析………………………………………………3
三、学情分析………………………………………………3
四、教学目标………………………………………………3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4
六、教学方法………………………………………………4
七、教学资源与准备………………………………………4
八、教学流程图……………………………………………5
九、设计思想分析…………………………………………6
十、教学过程设计…………………………………………7
十一、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反思……………………………13
《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本课主要活动是尝试制作一个指南针,旨在让学生体验设计、实施、改进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与创造意识,并在制作过程中认识磁化的现象。
教材分析
教材按照实践学习的顺序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判别磁针的南北极。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针。通过制作指南针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个指南针,是一个动手操作课,在教学中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孩子动手实践能力,适当降低操作难度,通过教师演示,作品呈现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应把课堂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自制的指南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上,从而引导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创新,探索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科学概念: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科学思维 展示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建立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注重教学方法,实现趣味性向求知欲的转变。
探究实践 1.能利用磁铁来磁化钢针,以制成磁针。2.能利用示意图的方式对磁铁和漂浮物之间的组装方法进行初步设计。3.能借助指南针确定并标注磁针的南北极。4.能针对制作过程或检测结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方法
态度责任 1.乐于参与制作水浮式指南针的活动,在研讨中,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2在制作水浮式指南针及其效果检测过程中,表现出耐心、细致的态度。3.能多角度地提出指南针的设计和制作方法,或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动手制作一个水浮式指南针。
教学难点: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在动手制作水浮式指南针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对学生对磁铁知识的学习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教学方法
探究发现法、实验探索法、小组讨论法、作品制作法
教学资源与准备
磁铁、指南针及图片、钢针、吹塑纸、盘子、水等等。
教学流程图
设计思想分析
本节课开始时,带领学生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知识,由上节课自然地引出这节课的主题,在课程开展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把重心放在学生动手实践与思考上。教师先向学生展示指南针的形状与概念原理,介绍指南针的制作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制作,制作完成后小组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与指导,让学生清楚自己掌握知识与制作指南针的不足之处,之后更好地改进。课堂介绍进行小结,更深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并让学生思考制作指南针的多种方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十、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课题 《制作一个指南针》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1.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我们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回忆一下 2.磁铁具有磁性,可以吸引含铁一类的物质。磁铁有两极,分别是南极S和北极N。磁铁有指示南北的性质。指南针就是磁铁的一个应用。 3.课件出示司南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接着教师介绍司南的历史。之后课件出示水浮法指南针的构造和罗盘的图片。4.聚焦主题:你们想不想做一个指南针!(引出课题《做一个指南针》)。 学生回顾前4课学习的知识,对磁铁的性质进行简单描述。预设:学生可能会直接说指南针。学生观察水浮法指南针的构造(灯草、磁针钢针及水盘)并了解罗盘在航海中的应用。学生认真聆听,积极思考。 本课开头从回顾前面的课程来导入,巩固上节课的知识点。通过观察和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让学生不仅了解它的结构,更懂得它工作的原理,并激发学生制作一个指南针的愿望。
新课教学 (一)出示材料课件逐一出示制作材料:钢针、吹朔纸、水盘(出示吹塑纸时,教师说明这是一种厚而轻且不易被水浸湿的纸)。思考:怎样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个水浮式指南针 这些材料分别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二)制作磁针教师追问:如果要求钢针能指示南北,钢针就必须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手里这根钢针有磁性吗 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它有没有磁性 之后教师讲解制作方法安装磁针教师提问:磁针做好了,怎样把磁针安装到吹塑纸上呢 校检磁针。教师提醒学生校检时需注意的问题:①如果磁针不转动,可能是钢针磁化程度不够,需要重新磁化;②如果触碰到水盘的边缘,则应该拿起磁针,等待水面静止后再次轻放;③注意在水盘周围不要有磁铁或铁制品,以免产生干扰。标注磁极。将盒式指南针放在离水浮式指南针较远的位置。对照盒式指南针,判断出水浮式指南针磁针的南极和北极,用笔在吹塑纸上记录S和N,并同时记录到活动手册中。 (一)预设:(学生有着刚刚观察水浮法指南针的经验,因此在这里很容易就会想出材料的组装办法)把钢针和吹塑纸组合起来,放在水面上。吹塑纸比较轻又不易被水浸湿,刚好能让钢针浮起来。(二)预设:教师演示用它去吸轻的铁质物质,看看能否吸引,学生观察钢针有没有磁性。在老师的演示后,学生制作磁针并检验是否具有磁性,教师适当指导。按照班级交流后可行的方法来安装磁针。将安装好的磁针轻轻放入水盘中间,使磁针慢慢转动,注意观察静止后磁针针尖和针尾的指向。(需要重复放3次,观察每一次的指向是否一致)学生根据教师指导以及课堂所学知识,综合自己的理解,标注磁针的南北极。 让学生了解本课制作指南针的主体材料,思考这些材料分别能起到怎样的作用以及怎样把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在这里先不出示条形磁铁,保留钢针是否具有磁性的问题。通过提问和演示,学生了解给定的钢针不具有磁性,并不能直接用来制作指南针。(三)组内交流安装的方法,使学生能尽快投入到方法的讨论中,活跃思维,思考更多的方法。在活动手册的记录中,组内同学有不同的想法,也可以进行不同的记录。在班级交流(四)通过测试,让学生了解水的作用是让磁针能够自由转动。重复3次是为了避免偶然性。(五)标注了南北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指南针。标磁极不仅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磁针的磁极情况,也验证了水浮式指南针制作方法的科学性,更为后续的研讨提供了依据。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亲自动手制作了一个水浮式指南针,并且还使用自己动手制作的指南针辨别出了南北方向。
作业 课后,请大家运用自己制作的水浮式指南针,再换个地方试一试,看看自己的指南针能不能指出正确的南北方向。思考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制作一个指南针? 让学生充分体验水浮式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并让学生思考制作指南针的多种方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板书设计 《做一个指南针》
十一、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反思
创新:本节课中,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学 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猜测──设计 案──合作实验──分析、归纳”的探究过程,在本节课的两个实验中,学 既有独 实验, 有合作探究,既锻炼了学 的独 实践能 , 锻炼了 组合作能 ,在实验中,培养了学 细致、认真的科学实验态度。
反思:展示交流不充分,教师指导制作指南针的方法不够细致,没有讲清楚每一个步骤的缘由,导致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指南针的难度加大,没有提前和学生讲清楚,磁铁会影响指南针的偏转,导致部分学生制作指南针不成功。
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引出该节课主题
教师展示制作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同时讲解制作方法
学生根据理解动手制作指南针,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指导
学生根据实验标注指南针磁极,教师进行讲解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回顾课堂内容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