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汀县第五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长汀县第五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13 19:5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汀五中教案
学科: 授课教师: 年级: 时间:
课 题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过程与方法 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 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历史价值观。
教学重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
教学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自学法、创设情境导学法、归纳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使用的多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播放影碟歌曲《爱我中华》。
  教师: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们对这首歌一定都很熟悉,那么,哪一名同学来说一说,你觉得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意思?
  学生谈对这首歌曲的理解(略)。
  教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地广人多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五十六个民族杂居相处,亲如一家。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个问题,现做一个现场调查。
  (教师现场调查班级里的民族分布情况)
  教师:请这些少数民族的同学告诉大家,你生活在这个社会、这个集体中有什么感受?(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鲜卑族是如何兴起的?北魏政权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样统一北方的?是在何时?北魏政权为什么要迁都呢?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三)组织学生自学:(学生标注知识要素)(四)检测: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2.质疑、释疑:(五)探究新课:1\了解“五胡”指的是哪五个少数民族,他们分布在什么地区?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指导学生读书读图) 请同学继续思考:这些少数民族为什么要内迁,这些民族内迁到中原会带来什么影响?教师在大屏幕上打出平城的地理位置图,师生共同分析平城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因素)
教师:同学们想像你就是北魏孝文帝,你想加强对中原人民的控制,会怎么办? (各小组学生交流并各抒己见,教师给予评价和引导) 教师:那么,孝文帝又是怎么做的呢?3、请同学们议一议,你怎么看待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发表见解, 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教师给学生指导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4、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5、动脑筋 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课堂测评
  1. 你能将属于孝文帝促进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融合的内容放入相应的位置吗?(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到讲台前完成练习)
  2. 历史猜想(教师出示“五胡”“孝文帝”“洛阳”等名词。(六)当堂训练、完成课堂作业。 学生回忆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组长组织学生学生汇报,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发表见解, 学生阐述自己的见解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分析、思考,学生分析评判、更正学生小组讨论归纳 教师提问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教师巡视检查引导学生去思考、动脑引导学生探索、交流教师补充教师引导进行纵向比较,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教师给学生指导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
小结 北魏统一北方后,在黄河流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趋势。孝文帝顺应这一趋势,在其统治区域内进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过程,进一步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通过课后的社会调查,既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认识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w w w .x k b 1.c o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