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18 10:35: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2015年 5月 14日 陕西西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想总理阁下一定对宗教、史学、艺术等很多领域都有兴趣,我会专门为阁下安排。”“这次访问中国,首站选择西安,因为这里是丝绸之路的源头,很想了解一下中国的秦汉文化,习主席能为我安排一下吗?”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推荐一:一秉虔诚,佛法传入中国 白马寺位于今天河南省洛阳市境内,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西游记》推荐二:羽化升仙,道教发于本土 青城山位于今天四川都江堰市,相传是道教的发源地,张陵在此讲道。老子太上老君张陵太极拳玉皇大帝炼制丹药为什么统治者大力提倡佛、道的传播呢?得到了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植推荐三:笃信无神,王充著《论衡》推荐四:高山仰止,司马迁著史记刚直不阿留得正名凌霄汉,
幽而发愤著成史记照尘寰。 司马迁(BC145-BC90)
1、10岁开始在父亲的影响下研读古书,爱好文史,学习十分认真,。2、20岁那年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名胜古迹。3、38岁那年,司马迁接替父亲司马谈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读了大量国家藏书。4、54岁那年,司马迁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2.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一书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价值文学价值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推荐五:气势恢宏,兵马俑文明世界将军俑跪射俑立射俑御马俑千人千面秦 汉 文 化自然科学成就人文科学成就宗教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史学:司马迁和《史记》艺术:秦始皇陵兵马俑
昌盛的秦汉文化1、许多日常俗语都来自佛教
2、宗教建筑、雕像、音乐、美术
世界、实际、平等、借花见佛、涅槃、无常、现行、刹那、清规戒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闲来不烧香,”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
世界、无常、实际、平等、等等都来自佛教经典;
文学: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文体、词语等。激发了中国神化小说的创作热潮,《西游记》就是其中的优秀者。
艺术:随着佛教的传入,带有佛教艺术特色的佛塔、佛像、佛寺等建筑兴起,石窟艺术、雕刻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舞蹈艺术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佛教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你知道吗?“”
五体投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文学:我国著名的几部古典小说,《西游记》的人物有以如来为首的佛、玉皇大帝为首的道两个系统;道教还对中国文学理论和文学家艺术想象力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李白诗作中那种瞬息万变的丰富想象力,就同他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有着明显的关系。
艺术:道教的宫观建筑和雕塑绘画艺术,丰富了中国的园林和艺术。
科学技术方面: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道教方士在炼制丹药中发明的。道教讲究养生之道,保存并发展了气功,也对中国的医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