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4章 生物的变异
第四节人类遗传病是可以检测和预防的
风险计算
筛查项目
年龄风险
21-三体
18-三体
神经管缺陷
医生建议
样本信息
实验编号:255
采样日期: 2016-07-18
结果 72.21 23.10 4.71
单位
U/ml ng/ml
nmol/L
校 正MoM 2.185 0.960 1.898
MoM
2.616
1.216
2.030
截断值
临界风险
1:350-1:500
1:270-1:500
1:350-1:500
遗传病
筛查结果
低风险
低风险
低风险
高风险
唐氏筛查
风险值
1:816
1:10000
1:50000
2.616
检测日期: 2016-07-20
采样时孕周:15周0天
低风险
<1:500
<1:500
<1:500
高风险
≥1:350
≥1:270
≥1:350
标记物
AFP
Fβ hCG
FE3
样本状态: 正常 其他
AFP MoM<2.5
测试项目
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 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 的个体患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 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大约1/4 的生理缺陷和3/5的成人疾病都是 遗传病,3/10的儿童死亡是由遗 传病造成的。
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遗传病
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1.概念: 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高胆固醇血症、多指、并指、软骨发
育不全、家族性心肌病
隐性:糖原沉积性1型、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2.分类 显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
X染色体
性染色体 隐性:蚕豆病、血友病、红绿色盲
Y染色体外耳道多毛症
常染色体
显性:
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3.特点:人群中发病率较低。
4.判断:
( 1 )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2)近亲结婚会增加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患病风险。
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1.概念:是指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种环境因素的遗传病。
2.举例: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精神分裂症、青少年型 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
3.特点:人群中的发病率大多超过1/1000。患者后代中的发病 率远低于1/2或1/4,大约只有1%-10%。
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概念:是由于染色体的数目、形态或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
2.举例:先天愚型、特那氏综合征、克兰费尔特综合征、猫叫 综合征等。
3.特点:只占遗传病的1/10。染色体异常造成的流产,占自发 性流产的50%以上。
出生 青春期 成年
图6-4 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
遗传病
受累个体数量
单基因遗传
多基因遗传
染色体
遗传病
与家族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的区别:
先天疾病:是指胎儿在母体内已形成的疾病,出生时就有。
先天 性疾 病
家族 性疾 病
遗传病
遗传病
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是咨询医师和咨询者就其家庭中遗传病的病因、遗传方式、 诊断、治疗、预防、复发风险等所面临的全部问题进行讨论和商谈, 最后做出恰当的对策和选择,并在咨询医师的帮助下付诸实施,以 达到防治效果的过程。
遗传方式分析 发病率测算
图4-24 遗传咨询的基本程序
染色体/ 生化测定
提出防 治措施
病情诊断
系谱分析
1/290
1/880
20 25 30 35 40 45 母亲年龄
图4 - 26 母亲年龄与生育后代先天愚型病发病风险曲线
提倡适龄生育
遗传检测
不同育龄母亲所生子女数目
先天愚型病相对发生率
相对值
1/100
1/46
胎 儿
用吸管插 入子宫颈
胎 盘 绒毛膜
羊膜腔穿刺时用注射器小心地插入 宫壁,抽取出羊水样品。羊水中含 有胎儿细胞,能够检测出是否出现 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遗传检测
生 化
检 测
数小时后
图4 - 28 绒毛细胞检查诊断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
胚胎和胎儿周围分布 羊水,起到防震作用
图4 - 27 羊膜腔穿刺诊断胎儿是否患遗传病
胎儿细胞
数小时后
核型分析
遗传检测
1. 了解胎儿有无染色体异常
通过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查出胎儿有无染色体异常,包括
常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以及性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异常。
2.先天性代谢异常
通过羊水细胞培养后进行各种酶的测定可确定胎儿有无代谢性疾病。
3. 产前诊断基因病
将沉淀的羊水细胞直接提取DNA, 以标记的特异探针检测,可发现有
无待测基因的缺失、部分缺失或突变。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一项规模宏大,跨国跨学科的科学探索工程。其宗
旨在于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30亿个碱基对组 成的核苷酸序列,从而绘制人类基因组图谱,并且辨识其载有的基因 及其序列,达到破译人类遗传信息的最终目的。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和阿波罗计划并称 为三大科学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又一个伟大工程, 被誉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
人类基因组计划
应用价值:
(1)追踪疾病基因。
(2)估计遗传风险。
(3)用于优生优育。
(4)建立个体DNA档案。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预防遗传病,提高人口 素质
·关心关爱遗传病患者
·爱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 ■
遗传与人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