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西域风情之旅连绵起伏
的祁连山西域风情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中央政府管辖西域、丝绸之路等基本的史实。
2.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材料能力、表演能力;能初步认识和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播放图片《西域风情》,导入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重点由学生讨论、分析、归纳
3.学生自设情景,编排历史小品,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在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贡献,认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意义。
2.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强化学生的爱国思想和开拓进取的意识。
【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一部分:自主学习(5分钟)第二部分:合作交流(15分钟)提问时间(3分钟)片段一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学生表演小品)(1)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是什么?
(2)这次出使西域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何意义?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有什么意义?
(4)我们要学习张骞的什么精神?
招 贤 令
我大汉王朝,历经几代先皇的休养生息,现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事成之后,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片段一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学生表演小品)(1)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是什么?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这次出使西域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何意义?
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了解了西域状况,以及他们想与汉朝来往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有什么意义?
(4)我们要学习张骞的什么精神?
水稻葡萄图中物品哪些是中原原有的,哪些是西域传入的?身边的历史:锄 头核 桃丝绸石榴汗血马小麦西汉片段一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学生表演小品)(1)张骞这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是什么?
公元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这次出使西域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何意义?
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了解了西域状况,以及他们想与汉朝来往的愿望
(3)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有什么意义?
A.汉朝与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
B.设立西域都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 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我们要学习张骞的什么精神?
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片段二 丝绸之路图1丝绸之路今新疆地区西亚长安欧洲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1)图1中箭头所示路线是我国古代“ ”,写出这条道路的主要路线。
?
(2)根据图2、图3和材料二,分析这条道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丝绸之路片段二 丝绸之路图2图3材料二
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西方乐器和歌舞等,也通过此路先后传到中国,并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促进了东西方的友好往来材料二
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西方乐器和歌舞等,也通过此路先后传到中国,并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1)图1中箭头所示路线是我国古代“ ”,写出这条道路的主要路线。
?
(2)根据图2、图3和材料二,分析这条道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丝绸之路片段二 丝绸之路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拓展延伸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交往日趋频繁
西域都护的设立成果目的了解西域的状况,以及他们想与汉朝来往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