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 在昭君墓园内,耸立着一座高大的汉白玉碑,上面镌刻着董必武题写的《谒昭君墓》七绝诗一首: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词客各抒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 想一想:匈奴是怎样崛起的?昭君出塞与匈奴和亲是怎么回事? “落雁”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第 14 课一 、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4、他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5、 他统一蒙古草原对匈奴的发展有何影响?励精图治,治军有方建立了一支纪律严明,听从指挥的强大骑兵队伍。1.匈奴族的生活习俗怎样?
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徒。
2、匈奴的兴起时间:秦汉之际3、秦汉之际他们杰出的首领是谁?冒顿单于统一使匈奴生产迅速发展,畜牧业兴旺发达,冶铸业也发展起来;在汉族影响下学会农耕,匈奴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时间:蒙古草原冒顿单于地点:首领:原因冒顿(mò dú)
单于(chán yú)一、匈奴的兴起秦汉之际军事上:冒顿严格治军,
骑兵力量强大经济上:畜牧业、手工业达,农业开始起步。冒顿统一蒙古草原(1)匈奴族用勤劳的双手,开发了祖国的北疆。
(2)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
(3)他们创造的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文化宝库。
汉、匈人民共同缔造着祖国历史。 动脑筋:匈奴对中国历史的贡献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对北方匈奴的不断进扰,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他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并把内地民众移居到那里。后来又让蒙恬负责,修筑了长城用来抵御匈奴。和和亲二、汉朝与匈奴的和战西汉初国力相对弱小。未能阻止匈奴南下。表现:原因:结果:战二、汉朝与匈奴的和战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表现:原因: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影响:解除了匈奴对西汉边境的威胁。
/匈奴无力在与西汉对抗。霍去病北征匈奴 西汉著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
西南)人。卫青外甥。善骑射。一生以除边患
为己任,有“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之壮言。
前后六次出击匈奴,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
任。作战勇猛,果敢深入。但少年得志,不
恤士卒。 霍去病墓公元前127年漠南战役
公元前121年河西战役
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出击匈奴西汉和匈奴的战争示意图河 套河西走廊二、汉朝与匈奴的和战战和? 同学们,如果你是当时参与决策的大臣之一,面对主战派及主和派,你会建议君主采取哪方建议?为什么?
历史回眸材料一: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汉书·佚名·匈奴民歌》材料二:
武帝时,汉朝虽大胜,损失也十分巨大,仅元狩四年,汉朝“两军士死者数万人”,马消耗了十几万,“天下马少,匹二十万”。武帝后期,为了应付长年战争“倾国殚货”,”百姓流离”,“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材料三:
在当时汉与匈奴的边境线上都发现了汉代的钱币和工艺品,这说明汉与匈奴之间的交流和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所遮断。
昭君出塞图 谁能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昭君的故事.
三、昭君出塞“落雁”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
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昭君出塞王昭君是和平的使者,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族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的经济文化交流。动脑筋P80有战有和,以和为主流1 西汉初年的“和亲”和“昭君出塞”有什么异同?七嘴八舌都是通过“和亲”换取和平2 你认为西汉和匈奴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不同点:相同点:汉初“和亲”是被迫的,没有阻止匈奴南下侵扰;“昭君出塞”是双方自愿的,促进了汉匈之间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和亲战争昭君和亲和战匈奴兴起,汉初国力相对弱小和亲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出兵反击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昭君出塞和平汉与匈奴的和战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放眼当今世界,你认为中国立足于世界取决于什么?想一想汉武帝以前:被迫采取和亲政策
汉武帝时期:主动反击匈奴
其根本原因:在于西汉国力的变化,国力的强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
必须发展经济,使中国国力强盛,才能立足于世界。 P811.秦末汉初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是:2.公元前1世纪向西汉称臣的匈奴首领是:一、匈奴的兴起:二、秦、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冒顿单于呼韩邪单于 边境安定 促进了汉匈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 匈奴再也无力和西汉对抗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1.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其首领的称 呼为( )
A.国王 B.君主 C.单于 D.可汗
2.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杰出首领是( )
A.冒顿单于 B.呼韩邪单于
C.颉利可汗 D.郅支单于
3.汉初统治者采取和亲政策的主要原因( )
A.密切与匈奴的友好关系 B.匈奴主动请求
C.汉高祖对匈奴恩威并重 D.汉初国力不足CAD4.下列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与西汉抗衡的是( )
A.汉高祖在白登山抵御匈奴
B.蒙恬收复河套地区
C.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5.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霍去病 B.张骞
C.王昭君 D.呼韩邪单于CC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王昭君便具有其中的“落雁”之姿。传说昭君出塞时满腹愁怀,为抒解思乡之情,便在马背上弹起琵琶,曲哀人艳,南飞的大雁都为之倾倒。以至放弃飞行,落在昭君的周围。“落雁”故此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