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18课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1、背景: 2、时间:3、交战双方:4、结果:5、影响:东汉末年,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袁绍想消灭曹操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曹军以少胜多,打败袁军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为什么能够获胜?曹操: (xié)
政治上:(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唯才是举”,重用人才
经济上:实行屯田、发展经济
军事上:战术得当,出奇制胜
袁绍:为人多疑、优柔寡断、治军不严
骄傲轻敌,一意孤行。
曹操是一位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龟虽寿》
这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
他的“壮心”是什么?意图统一全国二、赤壁之战1、背景: 2、时间:3、交战双方:4、结果:5、影响: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想统一全国; 刘备、孙权势力的壮大208年曹操军与孙刘联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曹军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曹操官兵远来疲惫,水土不服,
疾疫流行,不习水战,士气不振,骄傲轻敌,战术失误
孙刘
联军孙刘联合, (人和)利用气候、地理条件(天时)孙权基业稳固,占有地利战术得当三、三国鼎立的形成1、背景: 2、三国鼎立的形成赤壁之战后,曹操、孙权、刘备三个军阀集团势力相当魏国蜀国吴国221年刘备孙权220年曹丕222年洛阳成都建业(南京)魏蜀吴曹丕刘备孙权220年
洛 阳221年
成 都222年
建 业设计三国鼎立的形成3、三国经济的发展(1)魏国:(2)蜀国:(3)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海上交通发展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兴修水利,北方生产恢复发展4、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台湾)(1)时间:(2)意义:230年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5、三国鼎立影响: 三国为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1)三国鼎立,它实现了局部统一,较之东
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 3)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在分裂中蕴
涵着统一的因素。
4)随着北方经济的发展,魏国力量壮大取得
对蜀吴的优势,为西晋统一准备了条件。2)各国都力图打破均势,统一全国,重视
生产、整顿政治,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进 步①一种局面:
②两大战役:
③三分天下:
④四个人物:
⑤五个时间: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魏 蜀 吴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三国鼎立系统总结:找一找:
哪里错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班门弄斧有借无还三国知多少下面这些歇后语都出自三国
故事,请补上后半句:周瑜打黄盖,关公面前耍大刀 ,刘备借荆州,孔雀收屏——
展翅翱翔——
小人掌印——
凿壁偷光——
娃娃献计——关羽张飞孙权孔明孙策三国知多少趣味竞猜:下列成语的迷底均为
三国人物,请你猜一猜 一、 选择题 第一关
1、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
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
3、在下列人物中最先称帝的是 (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CAD轻松闯关
4、三国时,以今天南京作为都城是 ( )
A、东汉 B、魏 C、蜀 D、吴
5、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即 今天的( )
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6、 三国时,为开发我国西南地区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A、曹操 B、曹丕
C、诸葛亮 D、孙权 DBC巩固训练1.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2.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
A.兵精粮足 B.战术得当 C.政治优势 D.取得民心
3.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这里的“老臣”是指( )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诸葛亮CBDD5.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时间是( )
A.220年 B.221年 C.222年 D.230年
6.三国独立,三国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A.蜀、魏、吴 B.吴、蜀、魏
C.魏、吴、蜀 D.魏、蜀、吴
7.“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一语跟下列哪一次的战役有关? (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8.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曹操 B.孙权 C.刘备 D.诸葛亮CDBAABCA的都城在C的建立者是B的国号是识 图 填 图洛阳蜀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