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课 题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 其一是夏朝的建立。其二是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难点 分封制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尤其是在不正面介绍宗法制的情况下,要使学生明了分封制的内容,难度更大。
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自学法、创设情境导学法、归纳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使用的多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温故知新 同学们,前面我们共同学习了远古时代的历史。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的远古人类,他们的智慧和艰苦创业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他们的印象。(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1、夏朝是谁建立?启是怎样继承王位的?2、夏朝的统治中心?都城?3、夏朝是怎样统治人民的 4、分别说出夏商西周的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 想一想他们重用了哪些人才?5、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暴君各是谁?说说他们残暴的程度。(三)组织学生自学:(学生标注知识要素)(四)检测: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1、禹死后,____继承父位, 成为国王。从此_______代替_______ 。2、 ____的建立,标志我国国家的产生,夏朝的统治中心地区,在_______和_______一带。3、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做大臣。 __________年汤建立_______ 。4、因为________和________ ,商朝几次迁都,一直到商王_______迁都到____,后人又称商朝为________ 。5、 ___________年,周武王向商纣进攻,双方在________大战。6、 ___________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 ,又称____ 。历史上叫做_______义吗?(五)探究新课:1、商朝在建立之初的300年左右的时间里,先后七次迁都,问:你认为商朝当时会因为什么原因而迁都?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问: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一下纣王?纣王在你们心目中是什么形象,3、用比较的方法,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周胜商败的原因?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师:出示幻灯──感悟历史──学习了商朝的历史,4、对于商朝灭亡的史实,你有什么感想?如果你是商朝的一个国君,你将如何使商朝摆脱灭亡的厄运?5、[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诸侯?它们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阅读教材并加以讨论:6、教师也可引用下列问题解决分封制:(1)此图是西周哪种最突出的政治制度的反映?(2)图中第一层和第二层分别是什么人?他们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3)图中最底一层是什么人?他们的处境如何?(4)西周这种政治制度的实行,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师:(出示幻灯片──年代尺──根据幻灯片理清本课的大事)(通过此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六)当堂训练、完成课堂作业。 他们对知识掌握的情况,谈谈对北京人、半坡人、河姆渡人、炎帝、黄帝、尧、舜、禹等的体貌特征、生活劳作的认识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组长组织学生汇报,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学生讨论 自由发言阅读教材并加以讨论识图分析 教师提问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教师巡视检查,引导学生去思考、动脑引导学生探索、交流教师设问: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教师补充教师引导进行纵向比较,增强知识的系统性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大量的文物图片,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历史情境。同时,教师还在教学重难点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讨论、讲故事等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由于本课的时间跨度较大,内容较多,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制大事记年表的方法,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