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29 08:3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 是指各民族间的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
民族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胡床民族融合阅读课文,完成以下自学目标:1、 哪个少数民族建立了北魏政权并统一了北方?
2、统一后的黄河流域形成了怎样的趋势?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孝文帝改革的作用?自主学习后 燕后 秦后凉西秦北 魏东 晋前秦崩溃后的北方局势南朝木兰北魏骑兵俑鲜卑族,兴起于我国东北地区,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居,能捕捉六畜,善骑射。
386年建立北魏,都城为平城。鲜卑族泥人出土物后 燕后 秦后凉西秦北 魏东 晋前秦崩溃后的北方局势南朝胡人汉服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民族融合趋势的表现烤肉汉人胡食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民族融合趋势的表现北方少数民族墓室壁画《采桑图》 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民族融合趋势的表现民族状况比较表换位思考 在北方民族融合趋势中,假若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1、我要将鲜卑文化推行于北方地区,壮大鲜卑族的实力。  
2、我要改用汉族的文化来改造鲜卑文化。 孝文帝改革一、改革的背景:北方统一,民族融合已成趋势二、改革的措施:迁都洛阳 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生于467年,卒于499年,他五岁即皇帝位。自幼由祖母冯太后抚养长大,由于冯太后是汉族人,对孝文帝从小就实行汉化教育。所以孝文帝自幼就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即位19年时,冯太后去世,开始独揽朝政。
洛阳平城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呢?1.迁都请结合材料分析迁都原因①《悲平城》--悲平城,驱马入云中,
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②当时流行的歌谣:
纥于山头(今山西大同市)冻死雀,
何不飞去生处乐! 平城洛阳③从地理环境、巩固政权等方面考虑孝文帝迁都的原因1、地理环境的恶劣
2、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3、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4、为进一步改革创造条件1、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2、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3、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4、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5、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6、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北魏孝文帝进一步的改革措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自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对对碰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为后
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
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
嫁给汉族高门。材料五材料六
孝文帝还延用了汉族的门阀制度。他把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按门第分成4等,并按照门第等级,来确定官职的高低。这套制度在北朝一直沿用,从而形成了关陇氏族和代北氏族两大门阀集团。 材料四孝文帝改革一、改革的背景:北方统一,民族融合已成趋势二、改革的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制、学汉礼、汉化政策材料一:孝文帝全盘汉化政策是导致鲜卑族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决策上的重大失误
材料二: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大 融合的历史潮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我是评论家 你如何评论“汉化”?孝文帝改革一、改革的背景:北方统一,民族融合已成趋势二、改革的措施:迁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用汉制、学汉礼、汉化政策三、改革的作用
:促进了民族融合北朝的演变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1、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
A、三国中的魏国 B、氐族建立的前秦政权 C、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
2、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都到(   )
A、长安 B、洛阳 C、许 D、殷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改革是( )
A、商鞅变法 B、管仲改革 C、李悝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4、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向哪个民族学习?( )
A、氐 B、鲜卑 C、汉族 D、匈奴 DBCC二、判断1、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洛阳迁到平城。
2、孝文帝在实行汉化的过程中,带头将自己的姓氏由“拓拔”改姓“陆”。
3、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
平城洛阳“元”(√)今天你收获了吗?一、选择有人说北魏孝文帝之所以进行汉化改革,并在民族融合中起了那么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他的祖母冯太后从小就对他进行了汉文化教育。你同意下面哪种说法?为什么?
说法一:同意,一个人从小受到的教育确实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从小就领略了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他肯定对汉文化非常的崇拜,所以以后进行的全是汉化改革。
说法二:反对,孝文帝之所以能在民族融合中起了那么大的作用,主要是当时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孝文帝主要是顺应了这种趋势,进行了改革,是时势造就了这位改革的“英雄”。三、活动与探究学完这节课,你会发现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汉族和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例子,找找看!(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寻找)生活链接葱胡椒大蒜汉代讲学图二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