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8张PPT。洛 阳成都建业
第一篇章
决 战 中 原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结合材料,当时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呢?材料二:铠甲生虮(jǐ)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hāo]里行》再现“三国”风云——民不聊生东汉末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天灾频发,各地起义不断……其中,“黄巾起义”规模最大为镇压起义,汉灵帝允许各州郡自行招募兵马……曹操袁绍董卓之后,东汉王朝名存实亡,汉献帝受困于洛阳…… 曹操从此便“挟xié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以汉献帝的名义向各地发号施令。曹操命士兵屯田耕种,实力不断增强……官 渡 之 战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以少胜多曹操胜利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从双方人数看) 结果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影响自主学习一、官渡之战十万人三四 万人曹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官渡官 渡 之 战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乌巢以少胜多再现“三国”风云——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后,曹操乘胜追击,扩充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发言人:曹操曹操能够以较少的兵力战胜袁绍,您能分析一下胜利的原因吗?
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重用人才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
军事上,战术得当
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再现“三国”风云——北方统一 《龟虽寿》提到“…志在千里,…壮心不已”,那么统一北方后,他又有怎样的雄心壮志?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统一天下 要统一天下,主要对手是谁?再现“三国”风云——剑指天下曹操刘备孙权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生子当如孙仲谋”再现“三国”风云——剑指天下
第二篇章
三分天下 刘备是汉朝远支皇族,在军阀混战初期,实力薄弱。曾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刘备三顾茅庐,打动诸葛亮,得其辅佐大业。 诸葛亮,字孔明,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城附近)。
见识高,多谋略,号卧龙先生。辅佐刘备后,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东吴孙策死后,其弟孙权继立…… 孙权有周瑜、黄盖、鲁肃等人才辅佐,实力不容小觑鲁 肃孙兄,大敌当
前,你我不如合
力抗敌可好?刘兄此言正合吾意。大敌当前,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赤 壁 之 战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和曹操以少胜多孙刘联军胜利时间交战双方战争特点(从双方人数看) 结果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影响二、赤壁之战曹军水土不服,许多士兵生病,战斗力下降,初战失败曹军结成连环船……黄盖诈降曹操,暗中把柴草 搬上船……苦肉计:周瑜打黄盖 曹操信以为真,等待黄盖到来…… 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那十艘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借着东风,船象箭一样向前飞驶至把曹军战船…… 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伤亡惨重。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VS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曹操VS袁绍赤壁以少胜多在官渡大战中胜利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大战失败了呢?议一议 原因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2、曹操骄傲自满。3、孙刘联军战术正确,团结迎敌。4、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火攻200年袁绍曹操曹操
以少胜多208年曹操孙权刘备5万20多万3-4万10余万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启示:骄兵必败,战争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及正确的战略战术等。再现“三国”风云——赤壁之战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定都成都。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魏蜀吴再现“三国”风云——三国鼎立★ 曹操眼中的曹操★ 百姓眼中的曹操★ 名家眼中的曹操★ 你 眼中的曹操再现“三国”风云——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曹操说:……设使国家无有孤,
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眼中的曹操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
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
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
——毛泽东……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
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
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鲁迅名人眼中的曹操你眼中的曹操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