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29 09:4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1、在汉代,西域指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汉武帝派 两次使西域,开辟了 。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 ,使新疆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4、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
的 、 、 交流,是一条
商贸之路,文化之路,友谊之路。
温 故 知 新:张骞陆上丝绸之路西域都护文化经济政治文明之路 中国的四大发明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至欧洲。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火眼金睛:蔡伦张衡华佗张仲景合作探究:七嘴八舌话“名人”
探究一:蔡伦——造纸鼻祖
探究二:张衡——木圣(科圣)
探究三:古老辉煌的中医
①华佗——外科圣手
②张仲景——医圣 名人信息卡
姓名:蔡伦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
职业:
成就:东汉时期发明家改进造纸术甲 骨在纸张出现以前,人民用什么作为书写的载体?青铜器丝 帛竹简8 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绘有地图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纸。新闻速读 早在西汉,中国已发明用麻类植物纤维造纸。宋苏易简《纸谱》:“蜀人以麻,闽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麦面稻秆,吴人以茧,楚人以楮(chǔ)为纸。”
纸虽然出现较早,但早期的纸比较粗糙,不太适合书写。纸真正用于书写和推广使用是在蔡伦造出质地优良的“蔡候纸”之后。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范晔的《后汉书》
问:1、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
2、蔡伦制造的纸被称为什么?
3、这种纸有什么优点? 轻薄柔韧,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成本低,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论丛史出: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蔡侯纸 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土地)300户。人们便把这种新型的纸称为“蔡侯纸” 。
蔡伦的造纸术沿着丝绸之路经过中亚、西欧向整个世界传播,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蔡伦的造纸术被西方人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之一,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 “纸神” 。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 的传播。文化放眼世界:在中国纸传入西方以前,他们在什么材料上书写?羊皮纸
以羊皮制成。两面光滑,都能书写,且书写方便,比纸莎草纸更加适用,但价格昂贵。广泛用于欧洲。莎草纸
古埃及人采用的书写载体,用纸莎草的茎制成。类似于竹简的概念,但比竹简的制作过程复杂。莎草纸一直使用到8世纪左右。刘光裕:“……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 ”
麦克·哈特:“今天,纸张成了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纸,世界将会怎样。 ”人 物 评 价蔡侯祠,位于湖南省耒阳市,祠内建有蔡伦纪念馆。后世纪念 1962年12月1日中国邮电部发行一套纪92《中国古代科学家》(第一组)纪念邮票,全套共8枚,介绍古代科学家,其中包括蔡伦。蔡伦奖
中国造纸蔡伦奖由“中国造纸蔡伦终身成就奖”、“中国造纸蔡伦科技奖”、“中国造纸蔡伦青年科技奖”组成,是中国制浆造纸科学技术领域最高级别的社会奖项。 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新版中,孔子排在第5位,蔡伦排在第7位,老子第73位,孟子第92位。视频:中国古代名人圣贤——张衡 名人信息卡
姓名:张衡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
职业:
成就:东汉时期发明家发明浑天仪、地动仪 浑天仪发明者是阆中人落下
闳,后又被我国东汉天文学
家张衡所改进,是水运浑象。
中国现存最早的浑天仪制造
于明朝,陈列在南京紫金山
天文台。
浑天仪是浑象和浑仪的总称
浑象的构造是一个大圆球上
刻画或镶嵌星宿、赤道、黄
道、恒稳圈、恒显圈等,类似天球仪。。浑仪和浑象是反映浑天说的仪器,即是“物化”和“浑天说”。
浑天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宇宙理论,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蛋丸,地如鸡中黄",天内充满了水,天靠气支撑着,地则浮在水面上。天文学家 东汉时,地震比较频繁。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张衡经过长年研究,终于在公元132年发明了候风地动仪,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比西方第一台地震仪(由意大利人路吉·帕米里制造于1856年)早了1700多年。
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动
仪的一个龙机突然发动,吐出
了铜球,掉进了那个蟾蜍的嘴
里。当时在京师(洛阳)的人
们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地震的迹
象,于是有人开始议论纷纷,
责怪地动仪不灵验。没过几天,陇西(今甘肃省)有人快马来报,证实那里前几天确实发生了地震,于是人们开始对张衡的高超技术极为信服。陇西距洛阳有一千多里,地动仪标示无误,说明它的测震灵敏度是比较高的。
发明家指南车
张衡制造的指南车利用机械原理和齿轮的传动作用,由一辆双轮独辕车组成。无论车子朝哪个方向转动,木人伸出的臂都指向南方。
计里鼓车
张衡创造的计里鼓车是用以计算里程的机械。记里鼓车与指南车制造方法相同,所利用的差速齿轮原理,早于西方1800多年。
独飞木雕
张衡制作独飞木雕,是模仿鸟类高空翱翔的滑翔翼型设计。
地形图
张衡也研究过地理学,根据他研究和考察的心得,画过一幅地形图。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云:“衡尝作地形图,至唐犹存。”地理学家“木圣”,泛指精通木工或机械制造者。 张衡还是数学家和文学家,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隋书·经籍志》有《张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张河间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张衡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于他的贡献突出,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后人为纪念张衡,1986年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 名人信息卡
姓名:华佗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
职业:
成就:东汉末年(今安徽人)医学家擅长外科手术,被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制“麻沸散”;创“五禽戏”体操。刮骨疗伤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描写。讲的是关羽被毒箭所伤。华佗为关羽剖臂刮骨,去除骨上剧毒,而关羽神色不变,尚在与人下棋。这个故事说明了神医华佗的医技高明。
这是《三国演义》和湖北《襄阳府志》上记载、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根据事实虚构的故事。关羽虽然有刮骨疗伤,但是华佗早已在几年前死去。 华佗经过多次试验,终于把麻醉药试制成功,他又把麻醉药和热酒配制,使患者服下、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因此,华佗给它起了个名字——麻沸散(sàn)。
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中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 华佗提倡养生之道。他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华佗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11/23/2018《三国志》、《后汉书》中都有一段内容相仿的评述,说华佗:
①善于养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
②用药精当(“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③针灸简捷
④手术神奇(“刳剖腹背,抽割积聚”、“断肠滴洗”)。 华佗经过数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精通内、外、妇、儿各科,被誉为“神医”。
华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创造手术外科的专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发明麻醉剂“麻沸散”的先驱者、创始人。《世界药学史》指出阿拉伯人使用麻药可能是由中国传去,因为“中国名医华佗最精此术”。被尊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明代陈嘉谟的《本草蒙筌》引用《历代名医图赞》中的一诗作了概括:“魏有华佗,设立疮科,剔骨疗疾,神效良多”。可见,后世尊华佗为“外科鼻祖”是名副其实的。华佗之死
华佗由于医术了得,名震远近。当时,崛起于中原动乱中的曹操得了一种头风病,每发,头痛难忍。召来华佗专门为他治疗。华佗治疗有效,曹操十分高兴。但华佗却如实相告:“您的病,乃脑部痼疾,近期难于根除,须长期攻治,逐步缓解,以求延长寿命。”曹操听后,以为华佗故弄玄虚,因而心中不悦,但仍留华佗于府中。 华佗因离开家太久想回去,于是以收到家书为由,暂时回去一趟。到家之后,就说妻子病了,多次请求延长假期而不返。最终,曹操恼怒,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忍痛,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
华佗的医书虽然被全部焚毁,但他的学术思想却并未完全消亡,尤其是华佗在中药研究方面。其弟子吴普则是著名的药学家,《吴普本草》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在后世医书中看到。
河南许昌华佗墓
1985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河南分会在许昌召开“华佗学术研讨会”,镌立“东汉杰出医学家华佗之墓”石碑一通。
河南周口沈丘华佗墓
相传东汉末年名医华佗就安葬在这里。1979年1月,当时的沈丘县革命委员会把该冢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沈丘县人民政府把冢前的道路更名为华佗路。冢南一华里处有个村庄叫华佗寺,因村内有座华佗寺庙而得名。后 世 纪 念 名人信息卡
姓名:张仲景
民族:汉族
生活时代:
职业:
成就:东汉末年(今河南人)医学家著《伤寒杂病论》,被称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历代医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11/23/2018医圣祠中国南阳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前身为张仲景医药文化节,始于2002年。新闻链接韩医申遗
继端午祭申报成功之后,韩国又传出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韩国将一本问世400周年的韩医学圣典《东医宝鉴》作为引子,提出“中医申遗”。然,《东医宝鉴》的内容多取自中医,如《伤寒论》等撰集而成,是受中国道家影响颇深的一部医典。
韩国申遗招数百出,甚至把中国的神农氏、李时珍变成高丽人。他们称自己发明的针灸,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篇·卷四》“砭石者,亦从东方来”。“东方”就是韩国,针灸就是他们的东西。绝不能让别人把果实窃取!!!中医传承官方努力
自2003年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中医药“申遗”工作列为专项进行研究,并成立了“申遗”委员会,酝酿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5年11月,中医药管理局向文化部报送了《中医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草案》。该草案将中医理论、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和民族医药(含藏医药和蒙医药)八部分“打包”成一个项目,规模大、规格高。
2006年,国家颁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医药作为第九大类共9个项目列入名录。民间努力
韩国“中医”申遗,亦引发民间弘扬中医高潮。由中医师徐小周举办的北京厚朴中医学堂来了16位德国学习者,德国学生在中国学习针灸、艾灸、拔罐、刮痧等传统的中医疗法,见识了真正中药配制的过程,又体验了美味药膳。另外,“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在北京启动,活动计划3年完成,行程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所到之处皆受到百姓强烈追捧。11/23/2018 《九章算术》其作者已不可考。一
般认为它是经历代各家的增补修订,
而逐渐成为现今定本的。
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
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方程》章还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阐述了负数及其加减运算法则。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它的出现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阅读卡
《算经十书》是指汉、唐一千多年间的十部著名的数学著作,他们曾经是隋唐时代国子监算学科的教科书。十部书的名称是:《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五经算术》、《辑古算经》、《缀术》、《五曹算经》、《孙子算经》。《算经十书》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的高峰。小 结东汉改进造纸术制地动仪…东汉造纸鼻祖东汉末年东汉末年科圣麻沸散、五禽戏外科圣手医圣总结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某些内容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伤寒杂病论》东汉学富五车1.在古代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且对文明发展作用最为显著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2.近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发生了H7N9禽流感的感染。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我们可以参考古代“医圣”的医学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千金方》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DB3、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发明结束了古代简牍繁复的历史,大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是( )
A.古埃及人的纸草 B.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
C.欧洲以羊皮做的纸 D.“蔡侯纸”
4、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概念,下列哪一个人的发明过程体现出了这一概念的特点?
A.黄帝 B.扁鹊 C.张衡 D.蔡伦 BD5、《九章算术》成书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6、《九章算术》总结了( )
A.夏朝以来的数学成就
B.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C.秦朝以来的数学成就
D.西汉以来的数学成就BD7、2004年底的南亚、东南亚地震海啸,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自古 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探究自然和预防自然灾害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究,在这方面成就最大的是
A.张仲景 B.华佗 C.蔡伦 D.张衡
8、下列哪一项是华佗的医学成就
A.望、闻、问、切四诊法 B.《唐本草》
C.《伤寒杂病论》 D.麻沸散BD5、《九章算术》成书于(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6、《九章算术》总结了( )
A.夏朝以来的数学成就
B.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C.秦朝以来的数学成就
D.西汉以来的数学成就BD11/23/2018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