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30 21:5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 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姓名:高平 单位:枣庄十二中 电话:13806370863 邮箱: gpandyxj2009@
课型:新授
教学模式: 三为主五环节
教 具:多媒体
课程标准: 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夏、商、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表的奴隶制经济的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
(2)了解奴隶的悲惨遭遇,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揭示奴隶制文明本质及全面认识历史发展过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展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相关历史图片,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并引导学生归纳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2)通过对青铜文明的思考和讨论,更好地理解夏、商、周时期灿烂的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基础之上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展示材料: 2006年7月13日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大会对殷墟的评价是:与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文历法、丧葬制度及相关理念习俗、王陵、城址、早期建筑乃至中国考古学摇篮闻名于世,文化影响广播而久远,真实性完整性强,具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有良好的管理与展示。 河南安阳商代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 ………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司母戊大方鼎就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
师: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啊,河南安阳殷墟获 ( http: / / www.21cnjy.com )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原因之一在于她灿烂的青铜文化。今天让我们走进青同时代,探究一下世界著名的青铜器身上所蕴含的灿烂文明,感受一下灿烂文明背后奴隶的悲惨生活。
展示课题:第 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一、“进步”还是“ 倒退”?-------悲惨的奴隶生活
师: 学习青铜文明之前,了解一下青铜文明的创造者,谈谈你的认识。
生 :观察图片:商朝戴枷的奴隶俑
师介绍:这是1937年在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南安阳殷墟出土的。 一个双手被枷在背后, 另一个则双手被枷在前。白天,奴隶们在奴隶主的监督下,从事艰苦的劳动;夜晚,为了防止奴隶们逃跑,奴隶主又给他们戴上枷铐。它说明什么?
生:说明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处境悲惨。
师展示图片2:
这是西周中期的一个青铜鼎上的图片:五个奴隶等于一匹马加一束丝 ,它说明什么?
生:说明西周奴隶牛马不如,可以随意买卖或转让,地位非常低下。
师展示文字资料: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一座大型的祭祀坑,其中有三百多具骨骸,他们是作为祭品被惨杀的奴隶。它又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奴隶被任意杀死或活埋,作奴隶主的殉葬品,地位和猪狗一样,命运悲惨。
思考:通过这些资料可以直观的认识到夏、商、西周奴隶制的残酷、野蛮的本质,那么你觉得奴隶社会与原始社会相比,是进步呢还是倒退?
师: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归纳
生:(自由发言)
1、奴隶制固然非常残酷,但这是随着生产力发展,私有制出现的必然。
2、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占有大量奴隶,就可以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进行简单协作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
3、在奴隶社会,统治者可以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组织大规模的生产过程,推动生产力发展。
4、由于大批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提供大量剩余产品,使另一部分人可以摆脱体力劳动,专门从事脑力劳动。
师:点拨:同学们的看法很好,能够透过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象看到本质,认识提高了一个层次。一个社会进步与否主要看它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这一角度来说,奴隶社会是进步的。在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二、“文明” 还是“野蛮”?--------灿烂的青铜文明
师: 讲解1、 青 铜:是铜和其他金属的合金制品。
展示资料:《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意思是:“金”可泛指所有金属,这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中特指铜锡合金,即青铜,意思是用青铜冶炼不同种类的器物有六种配方。六成铜一成锡混合,是造编钟大鼎这样的礼器的做法。
2、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
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3、青铜文明:在青铜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
概述:在夏商周时期,我国的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形成了灿烂的青铜文明。
生:简介夏商周时期,我国农业、畜牧业、商业的发展情况。
(一)、农业:“五谷”已经齐备(品种)
已掌握选种、施肥和治虫害(技术)
已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农具(工具)
(二)、 畜牧业:已有今天家畜家禽的主要品种(品种)
建有牲畜圈栏(方式),
(三)、 商业:都城繁荣,交通发达,沿途设有旅店
师:强调手工业的突出成就――青铜器制造业
 简介青铜器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a、出现——原始社会末期 b、发展——夏朝逐渐增多
c、繁荣——商朝工艺灿烂 d、丰富——西周种类更多
师 :展示图片司母戊大方鼎(或指导读图P26课本)
生:读图片结合导言部分介绍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在一九三九年河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阳殷墟出土。该鼎为立耳、长方形腹,四柱中空的大方鼎;因腹内壁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据最新测定,司母戊鼎高一点三三米,长一米多,宽八十厘米,重八百三十二点八公斤,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我国也是世界上的最大青铜器。当时,铸造这样一个大鼎,需要二三百人同时操作。司母戊鼎是中国青铜器中的杰作,代表了商代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水平 。
师展示资料:“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或一。”
师: 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即: 古人认为祭祀和打仗是国家头等重要的事情,目前青铜器中最多最重要的也是宗庙中使用的器物,即礼器。
知识回顾:由同学和老师的介绍提炼知识信息:
1、出土地点:河南安阳(殷墟)
2、名称由来:因鼎的腹内铸有“司母戊”三个字而得名。
3、特点: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势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4、铸造: 二三百人同时操作,规模大。
5、意义:(1)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2)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3)折射出当时的强盛国力。
师: 出示四羊方尊图片
生:观察图片结合课本小字内容介绍:
谈认识:造型奇特,布局新颖,雕刻精美,生动逼真。
师: 出示三星堆文化作品 :
生:观察图片,找出这三个青铜器的特别之处
面具的眼睛如同戏曲化妆成坚眉竖目。
师:这就是青铜面具、青铜雕像,造型生动之处,有古蜀人“纵目”的特点。
青铜立人像,穿着讲究、五官奇特、神情肃穆庄严
师:据考古学家分析,这个铜人可能是古蜀人掌握祭祀大权的巫师。
青铜树就像今天的铁艺
师:是祭祀用品,有学者考证它与我国民间习俗“通天树”或摇钱树有关。
三星堆文化是商周时期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南地区盛行的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 发现于四川成都。说明这一时期的青铜铸造工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也说明青铜器制造业分布范围较广。
生:观看图片听介绍,谈感受:商、周青铜制造业有什么特点?(自由发言)
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范围广
师:点拨:除青铜文化外,夏商西周时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陶瓷业和玉器制造业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青铜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青铜文化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今天我们也许不能明了他的全部精髓,但是我们可以感受的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精湛技艺。
思考:既然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农业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都很发达,为什么要以“青铜”作为当时文明的象征呢?我们赞叹工艺的精湛,同时可怜那些创造文明的奴隶的悲惨命运,我们不禁要问:这种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剥削基础上的青铜文明。到底是文明还是野蛮?
生:讨论
师:点拨
1、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文化发展阶段。当时的青铜器已经渗透到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及商业之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商代文明较全面地体现了奴隶社会取代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社会在诸多方面的进步,因此,可称得上是灿烂的文明。这当然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三)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青铜文明技艺高,鼎尊三星是代表。农牧工商有发展,奴隶命运很悲惨。
处于青铜时代的夏、商、周时期,正是奴 ( http: / / www.21cnjy.com )隶社会发展阶段。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商业都有一定的发展,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青铜器制造业尤其兴盛。此时创造的物质文化成就突出,丰富多彩。因而,我们把这一时期文明称之为“灿烂的青铜文明”。虽然奴隶制度极其残酷但是夏、商、西周奴隶制文明,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灿烂辉煌 !
板书设计:
 
一、进步”还是“ 倒退”----悲惨的奴隶生活
二、“文明”还是“野蛮”---灿烂的青铜文明
 
测验题目一:
1、1999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以中国政府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名义送给联合国一个“世纪宝鼎”;在2003年中央电视台联欢晚会上,全国56个民族的代表都把自己家乡的土倒在同一个鼎里,寓意56个民族是一家;在中国的成语里也有“一言九鼎”的说法。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人从古到今都重视“鼎”?
2、 安阳市投资2800万元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了殷墟博物馆,并决定从国家博物馆借展司母戊鼎等出土的文物精品,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安阳市与国家博物馆签订了借展协议,借展期限为3个月。假如你是博物馆的解说员,请你为司母戊鼎设计一段解说词。
3、你有兴趣制造一个青铜器吗?如果你有兴趣,请阅读历史助学地21页“学习拓展”了解一下它的制作工序,看看如何制作青铜器,有条件的不妨试试。
( http: / / preview.mail. / proxy.do sid=eADkxNupzitfhWYIpfppQDUZnvoIVePS&mid=358%3AxtbBZg8bvUfoxFF-sQAAm7&part=3&filename=2012%E5%88%9D%E4%B8%AD%E5%8E%86%E5%8F%B2%E4%BC%98%E7%A7%80%E6%95%99%E6%A1%88%E8%AF%84%E6%AF%94%E5%8A%9E%E6%B3%95.doc%2F2012%E5%88%9D%E4%B8%AD%E5%8E%86%E5%8F%B2%E4%BC%98%E7%A7%80%E6%95%99%E6%A1%88%E8%AF%84%E6%AF%94%E5%8A%9E%E6%B3%95.html&keyfrom=" \l "_mso_5#_mso_5 )测验题目二:
见历史助学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不多但是要讲好很难,设计新颖巧 ( http: / / www.21cnjy.com )妙很重要,为此,我对课文做了调整先了解奴隶的悲惨生活,一、“进步”还是“ 倒退”----悲惨的奴隶生活初一学生比较感性容易接受并思考奴隶社会的进步性在哪里?在前面的学习夏的建立已经有了些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学习, 循序渐进。提高学生认识:一个社会进步与否主要看它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紧接着举例说明夏商周时期生产力方面所取得的进步,过渡到第二板块:突出重点。 二、“文明”还是“野蛮”------灿烂的青铜文明,这一板块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欣赏青铜器高超的制作工艺同时,认识到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建立在对奴隶的残酷的奴役和剥削之上的。青铜文明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的化身,更是他们汗水和血泪的结晶。从教学效果来看,我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学生饱含尊敬和同情的学完这一课,感受也非常多。
第 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