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 四 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 18 课 三国鼎立
课型: 新授
教学模式 :五环节合作探究
教具:多媒体(历史挂图、示意图、小黑板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三国鼎立局面形成过程中的著名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了解文学描写和历史真实之间的不同。
了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说出其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系。
简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以及它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指出三国的地理位置,提高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教学插图、视频,直观形象地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有关史实。学习从各种途径收集史料的方法,收集讲述有关三国历史的小故事。
阅读课文,找出关于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有关因素,提高从课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也能起重要作用。
通过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了解曹操、诸葛亮作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我国历史进步所起的主要作用。
教学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
《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提问:大家听过这首歌吗?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有多少同学看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和电视剧?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三国中的人物。
教师:《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天下大势,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久必合,和久必分”。印证了自秦汉统一到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局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历史的角度学习政权分立的开篇《三国鼎立》。
自主学习,获取新知:
1、阅读教材102——103页内容,回答:官渡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特点、影响。
2、阅读教材103——105页内容,回答:赤壁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特点、影响。
3、阅读教材105——106页内容,回答:
(1)魏、蜀、吴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2)概述三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的表现。
教师引领,自学探究:
一、官渡之战
出示材料:
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
思考: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生存环境将是什么样?你的愿望将是什么呢?
展示:《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分析东汉末年的形势)
教师: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各割据势力为了扩 ( http: / / www.21cnjy.com )张势力,彼此征战,使得黄河流域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生产力也遭受到严重的迫害,人民群众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重过安定的生活。
思考:从图上的形势分析,当时有哪些割据政权最有实力、最有可能完成统一北方的使命?(曹操、袁绍)
教师:为了控制和统一北方,曹操和袁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官渡之战随之爆发。
展示:“官渡之战”图片
学生:讲述官渡之战的经过
出示表格:(学生填表,落实知识点)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战争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讨论: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学生讨论)
(学生表演历史剧《许攸献策》:旁白1人,主要角色袁绍、曹操、许攸、士兵。再现官渡之战中曹操、袁绍的心态)
归纳:1、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取得优势。
2、组织农民垦荒,兵士耕田,实力不断增强。
3、招贤纳士。
4、袁绍的骄傲自大。
教师:官渡之战后,曹操在北方再无敌手,又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七年,曹操就基本统一了北方。在班师回朝途中,他诗兴大发,写下了著名的诗歌——《龟虽寿》。出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学生齐声朗读)。曹操当年已经53岁了,他还有什么样的“雄心壮志”呢?(学生:统一全国)。
二、赤壁之战
展示:
教师:曹操统一了北方,又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一全国。但这时南方有两股势力可以和他相抗衡。一个是江南的孙权,一个是依附于荆州的刘备。割据江东的孙权,统治比较稳固。刘备依附于荆州的刘表,在军阀混战中,他不甘寄人篱下,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展示:
学生:讲述“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故事
展示:《赤壁之战》形势图
学生:讲述赤壁之战的经过(由于赤壁之战的经过比较复杂,同学们可以用接力的方式进行讲述,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进行尝试。)
出示表格:(学生填表,落实知识点)
赤壁之战
时间 公元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和孙刘联军
战争结果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讨论: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曹操又以多败于少。你认为原因何在呢?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学生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归纳:失败的原因:第一、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第二、骄傲自满情绪,
第三、孙、刘联军采用正确的战术。
教师:骄兵必败。鲁迅先生说过:曹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但是这么一个有本事的人,骄傲也会失败的,我们要吸取曹操这个教训,有了成绩不能骄傲,应该再接再厉,争取更上一层楼。
教师: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不敢轻易南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统一全国的希望成为泡影;孙权和刘备的势力得以巩固;孙权、刘备、曹操成为当时最具实力的军事集团,各有攻守。三股政治势力旗鼓相当,任何一方都无力完成统一大业,所以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的形成
展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提问: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回答)
【动手制作】
自己动脑动手,设计一幅三国鼎立的示意图。(要求体现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名和相对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出示表格)
时间_____
人物_____
都城______
时间_____ 时间_____
人物_____ 人物_____
都城_____ 都城_____
【想一想】
如果你是三国鼎立时期的其中一国君主,为了壮大自己的势力,你会怎样做呢?(学生讨论)
展示:
归纳: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魏吴。
吴国:造船业发达,
卫温曾经到达夷州,夷州即今天中国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的联系
教师:由此可见,台湾自古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世界反华势力和少数台独分子想把台湾分离出去的阴谋是不会成功的,注定要失败。我们中学生坚决反对他们的做法,拥护祖国统一。
【议一议】:自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
【畅所欲言】:
怎样评价曹操?说起曹操,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容易就联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依你之见呢
课堂小结,提炼升华:
依据内容概括总结:
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③三分天下:魏 蜀 吴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板书设计:
( 五)测验题目:
1.辨析题: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率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袁绍的军队。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2. 做《助学》
教学反思:
《三国鼎立》一课是本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本课涉及的三国鼎立一段史实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这课内容为下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因此“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大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在讲新课之前,通过播放歌曲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入新课,这样极大地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在一开始就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
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整堂课的教学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给了学生,就是要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讲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经过时,完全让学生去讲述,把课堂交给学生。没想到课堂效果非常好。
通过对《三国鼎立》示意图的设计,学生学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把文字叙述转化为较为具体形象的图示,懂得把文字信息、列表归纳,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附:课本剧《许攸献策》
故事发生在公元200年,地点在官渡。近来袁绍因对曹操屡攻不下,一筹莫展,特地召开军事会议,许攸第一个站起来向袁绍献策。
情节一:袁绍和谋士的对话
场景(一)(开场景:袁绍坐在椅子上,许攸站在旁边)
许攸:(向袁绍施礼)“将军,我有一计可以打败曹操。”
袁绍:(傲慢地)“说来听听”
许攸:“现在,曹军大部队都在官渡,他的后方许昌必然空虚,如果我们乘机派五万人马去偷袭许昌,那么曹军必败。”
袁绍:“不必那么麻烦了,现在我有十万大军,曹操只有三四万人马,与我对抗……哼……,简直是以卵击石,(对许攸)你可以下去了……”
许攸:(下,生气地说)“气死我了,不听我的妙计,袁军必败,……,我投曹操去(袁绍、许攸下。)
旁白:许攸退席之后,又气又恨,连夜投奔曹操。
情节二:曹操和许攸的对话
场景(二)(曹操上,斜靠在椅子睡觉,外面一士兵在站岗)
许攸向士兵:“快向你们丞相禀报,就说我许攸来拜访。”
士兵报曹操:“报,丞相,门外有个叫许攸的求见。”
曹操(慌忙,来不及穿鞋)“快……快…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请进来,(紧握许攸的手)哈哈……许攸,你来了,太好了,我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了。”
许攸:(看着曹操的光脚):“你这是……?”
曹操:(低头一看,笑着说):“你看,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高兴,竟忘了穿鞋了!请进!”(二人走进帐内)
曹操:“请坐!”(许攸、曹操都坐下)
许攸:“丞相,我有一计可灭袁绍。”
曹操(抱拳,作揖):“请先生赐教!”
许攸:“袁绍的粮草都存放在乌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丞相可派一队人马假扮袁军去偷袭乌巢,把他的粮草烧了,那时候,袁绍一定会打败仗的”
曹操:“好……,就按你说的来办”(曹操、许攸下)
旁白:于是曹操亲率5000精兵打扮成袁军的装束夜袭乌巢。这就是许攸献策的历史故事。
魏
蜀
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