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6张PPT。课前预习:快速阅读课本,在课本上找到以下关键词,并划出来。
第1段:匈奴族、蒙古草原、
冒顿单于
第2段:畜牧业、冶铸业、农耕
第3段:汉武帝、骑兵部队、河套、河西走廊
第4段:卫青、霍去病、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
第5段:公元前1世纪、呼韩邪单于、王昭君视频: 匈奴的兴起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一、草原帝国的兴起
1、匈奴族生活在 ;过着 生活。
2、统一的时间是 。
3、匈奴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是 。
蒙古草原游牧秦汉之际
mò dú
冒顿单于冒顿单于为什么能统一蒙古草原? 自主学习统一对匈奴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统一使匈奴生产迅速发展:
(1)畜牧业兴旺发达;
(2)冶铸业也发展起来;
(3)在汉族影响下学会农耕
匈奴势力不断壮大,进入鼎盛时期。
动脑筋 “清晨,我们骑着马从定居点出发去放牧。我们的主要产业是畜牧业,牲畜漫山遍野。我们的武器都是些锋利的青铜器。我们不会农耕,汉朝人为我们生产, 明天我们将去掠夺更多的财富。”找茬儿:草原帝国的兴起二、草原帝国与西汉的和战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汉元帝时接触汉朝
冒顿单于在不断扩张领地的同时,曾多次带兵南下袭扰汉边,曾以40万大军将汉高祖刘邦包围在平城白登山。西汉被迫采取和亲政策。此后,冒顿单于虽不再大规模入侵,但双方边境地区小规模的战斗始终未断。
刘邦死后,吕后执政。冒顿单于致信吕后,提出愿与吕后结亲。吕后大怒,欲发兵击匈奴,被诸将劝止,复与匈奴和亲。
材料:
西汉初年 :“天下既定,民亡(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西汉初年注:西汉初年,天下刚刚统一,百姓与贵族都
很窘迫,皇帝出行都不能乘坐到毛色相同的四
匹马拉的马车,而将相只能坐牛车出行 。国力不足,因弱而和!什么是“和亲”政策?“和亲”政策,能否从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胁?西汉一直持续和亲政策吗?西汉初年和辩一辩如果你是汉武帝,你对匈奴的入侵,你是主战还是主和呢?材料:汉武帝初年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於外,至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史记》汉武帝时注:汉武帝初年,京师之钱多至不可点校,
太仓之粟年久积压,至腐烂而不可食;民间的
马匹到处成群。1、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具备了反击的实力;
2、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
3、拥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
国力充足,因强而战! 卫青,河东平阳人。卫皇后弟。本平阳公主家奴,后被汉武帝重用,官至大将军,即最高的军事将领。多次带兵同匈奴作战,屡立战功。史书说:卫青为人,谦虚爱士,深得部下拥戴。
汉武帝时霍去病北征匈奴西汉著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
西南)人。卫青外甥。善骑射。一生以除边患
为己任,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之壮言。
前后六次出击匈奴,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
任。作战勇猛,果敢深入。但英年早逝,年
仅24岁。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 公元前127年,派卫青出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公元前121年派霍去病北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 漠北战役
(前119年)汉武帝时大破匈奴卫青霍去病漠北战役对匈奴产生了什么影响?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使匈奴再也不敢南下,从此,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开始西迁。汉武帝时漠北战役对西汉王朝产生了什么影响?战视频: 汉与匈奴的战争战和?漠北一战让双方意识到和平的珍贵,而汉武帝之后,匈奴与汉之间的关系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落雁王昭君昭君出塞公元前1世纪中期
(汉元帝)匈奴呼韩邪(yé)单于汉元帝时材料一: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P80页) ——《汉书·匈奴传》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遍野,三世亡犬吠之警,庶民无干戈之役。(P80页)
你能根据以上材料说说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吗?
昭君和亲,促进了汉族和匈奴民族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汉元帝时“青冢”墓碑上刻有:
? ?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王昭君已经不是一个人物,
而是一个象征,
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
昭君墓也不是一个坟墓,
而是一座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
小组合作学习:昭君出塞和汉初的“和亲”都是汉
朝女子远嫁匈奴,两者有什么不同呢?昭君出塞不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
三、草原帝国的消失 想一想:
今天56个民族中有匈奴族吗?
今天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匈奴族。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P79页最后一段)南匈奴内迁,与汉族人融合;北匈奴控制西域。东汉大将窦宪、窦固多次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势力日益衰落。后来不断西迁,最后融化在欧洲,对欧洲的历史产生重大的影响。匈奴族都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匈奴族开发了祖国的北疆。
第一次实现了蒙古草原的统一,为以后的全国性
统一创造条件。
创造匈奴文化丰富了祖国文化宝库。
汉、匈人民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共同
创造着祖国历史。动脑筋 通过战争、和亲与关市,匈奴大量地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匈奴人墓葬中有许多汉式丝绸服装、铜镜、马具、漆器等。同时,匈奴也对汉族经济文化发生过积极的影响。汉代养马业的发达,与匈奴马匹的输入有关。骑兵的训练与有关战术的进步也受匈奴的影响。
——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四卷上》如何正确理解汉匈的民族关系?匈奴汉朝西汉初年: 和亲汉武帝时:战争汉元帝时:和亲中华文明弱强强弱弱强交流、碰撞、融合融合、碰撞、交流综合国力决定民族关系小结和平交往是主流也许我们已离开草原
也许我们飘零天边
也许风霜雨雪里
世界几度改地换天
可你怎能忘记啊
我们曾经是一个祖先
苍庐外草原上他们策马扬鞭
金色的图腾闪耀他们的彪悍
金戈铁马已经走远
苍鹰却依然翱翔蓝天
血浓于水啊,
我们依然面朝东方
心相连,情相牵
任凭历史沧桑旋转
金色的图腾依旧灿烂
你我依旧血脉相连 战和和 规 律: 综合国力决定民族关系西汉初年汉武帝时汉元帝时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政治:颁布“推恩令”,削除诸侯国的势力;
经济:统一铸币权、盐铁官营;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育:设立太学;
军事:反击匈奴。1、以下哪位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建立强大的国家?
A、呼韩邪单于 B、冒顿单于
C、老上单于 D、军臣单于
2、下列有关匈奴社会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畜牧业兴旺发达,为匈奴骑兵提供大量马匹
B、冶铸业十分发达,能够制造铁制农具和兵器
C、逐渐有了农耕,开始过上定居生活
D、金属制品上装饰着富有民族特色的动物图案
BC考一考 3、使匈奴不再能与西汉对抗的历史事件是
A、白登之围
B、漠北战役
C、蒙恬出击匈奴
D、窦固、窦宪出击北匈奴
B5、两汉时期汉与匈奴的关系实质上是
A、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
B、统治民族与被统治民族之间的关系
C、汉朝内部民族间的关系
D、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D材料一: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董必武《谒昭君墓》
材料二: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亡(无)犬吠之警,
黎庶无干戈之役。 ——《汉书》
匈奴族呼韩邪单于(3)结合材料中诗句和课文,分析昭君和亲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以后的情况?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胡”指谁?当时他们的首领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