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和建立》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郡县制开创于( )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2.向汉武帝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
A.李斯 B.董仲舒 C.主父偃 D.韩非
3.下列民间收藏的书籍中,在秦始皇“焚书”运动中被焚烧的是( )
A.医药书 B.儒家诗书 C.占卜书 D.种植书
4.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设在( )
A.洛阳 B.长安 C.咸阳 D.开封
5.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
A.汉武帝 B.秦始皇 C.汉文帝 D.汉高祖
6.下列战役发生在秦末农民战争期间的是( )
A、城濮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垓下之战
7.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渠道是(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白渠 D、灵渠
8.汉朝的法律规定,商人禁止穿丝绸和乘车骑马,不许他们及其子孙当官,向他们加倍征税。据以上材料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该政策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B.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该政策导致更多人弃农经商
D.该政策导致人们不再经商
9.2013年12月,在成都天回镇老官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清理出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墓内出土的4台蜀锦提花机模型,填补了中国丝绸纺织技术的考古空白。由此可得知,我国使用提花机最迟可能是在( )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东汉
1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中的“一夫作难”指的是( )
A.戎族攻灭西周 B.武王伐纣 C.大泽乡起义 D.秦灭六国
11.“天下六合铸就大秦瑞气,巨星陨落化为一声叹息。你长袖一挥,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报怨。”上述材料中的“你”指的是( )
A.周武王 B.秦始皇 C.汉高祖 D.汉武帝
12.随着社会发展,权力行使日益受到有效监察。秦始皇时,担负该职能的中央官职是( )
A.太尉 B.御史大夫 C.丞相 D.郡守
13.有人说秦始皇是”一代暴君“, 主要是因为他( )
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统一文字
C. 统一货币 D. 统一车轨
14.《史记》记载:“尉缭来,说秦王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秦王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愿大王毋爱财物,贿其豪臣,以乱其谋……’秦王从其计。”尉缭的主张是( )
A.连横 B.合纵
C.贿赂敌方大臣 D.推行县制
15.假如你生活在秦朝,遇到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 )
①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
②县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
③朋友刚送给我一些五铢钱作为盘缠
④我下个月送儿子去太学读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6.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法家和道家
C.道家和兵家 D.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17.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第II卷(非选择题)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匈奴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兴起于蒙古高原上,以畜牧业为主,逐水草迁徙。农 业也有一定的发展,手工业中冶铁业居于重要地位。
材料二: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材料三: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 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请回答:
(1)匈奴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材料二、三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
(3)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的两位将领是谁 结果怎样
(4)哪一历史事件是汉匈两民族友好交往的佳话
19.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路”的倡议,旨在借用古代陆路与海上“丝绸之路”。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的共同体。
某班学生要开展“古老的丝路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想—想】
(1)简要描述陆路“丝绸之路”的路线,并写出为之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是谁
(2)西域主要指今天我国的新疆地区,它从何时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比一比】
(3)在我国远洋航行史上有一次伟大的壮举,你知道是哪一次吗 最远到达了哪里
(4)欧洲人开始远洋探索开始于哪一世纪 比中国晚了大约多久 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是谁
【思一思】
(5)新疆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20.人类历史之河浩浩荡荡 ( http: / / www.21cnjy.com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面对历史的洪流,伟大的历史人物直面于变化,求索于天地,选择去改变,创造了一段又一段历史的传奇。
请回答:
(1)公元前356年,在城门立柱随后在秦国开展一次巨大改革的商鞅使秦国富强起来,为日后的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请问商鞅变法的背景是什么?
(2)西汉初期遵循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休息政策,但也随之产生了思想相对混乱的新问题,为了达到思想上的一统,汉武帝采取了谁的建议?并实行了什么措施?
(3)作为鲜卑族的王者,他顺应历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大洪流,改汉姓、穿汉服、写汉字、说汉语,全面的学习汉族文化。请问他是指谁?这次改革在历史上又有何作用?
21.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 ( http: / / www.21cnjy.com )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习近平表示,2100多年前,中国汉 ( http: / / www.21cnjy.com )代的张骞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习近平强调,我们希望同中亚国家一道,不断增进互信、巩固友好、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
——摘自新华网2013年9月《习近平吁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1)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图4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分别是什么地方。
(2)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丝绸之路走向和交流的什么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作用?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价值?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
材料二: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的言论出自何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3)材料二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4)材料三中的这种政策是谁推行的?
(5)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对儒学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但现象的背后,也有着共同的目的。这个共同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2.B
3.B
4.B
5.A
6.C
7.D
8.B
9.C
10.C
11.B
12.B
13.A
14.A
15.A
16.D
17.D
18.(1)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2)和战关系。(3)卫青、霍去病;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4)昭君出塞
19.
(1)长安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张骞
(2)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的设置
(3)郑和下西洋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十五世纪 大约半个多世纪 哥伦布
(5)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言文字;与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
20.(1)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进步;秦国落后,秦孝公决心变法。
(2)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孝文帝;加速了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21.(1)A:长安 E:欧洲
(2)走向特点:自东向西;交流特点:双向交流;
(3)它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有利于更好的促进东西资源优化,推动社会加速发展,促进各国共同繁荣。
22.(1)孔子。仁(仁和礼亦可)
(2)因材施教。
(3)秦始皇焚书坑儒;“百家争鸣”。
(4)汉武帝。
(5)加强思想控制或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