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学会识图,认图。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2.了解古今地名演变,通过看图,掌握搜集图片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从而形成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
3. 学生能与人合作,善于交流和表达;掌握运用历史地图和图片学习历史的方法。
2学情分析
历史课本图文并茂,吸引着大家的目光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历史地图,结合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从而认识历史地图;能够在历史地图上再现、复述历史的过程;最后能运用历史地图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在地图上再现历史
教学难点:古今地名的变化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导入
引入:同学们,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发现历史课本图文并茂,吸引着大家的目光,那么我们怎样运用这些地图和图片呢?怎样运用历史地图和图片更好的学习呢?本节课将和大家一起探究。
活动2【讲授】活动一 火眼金睛识古今
一 历史地图由于历史的另一个要素是时间,我们把反映过去地理状况的地图称之为历史地图,但历史地图与现代的地图一样吗?活动一 火眼金睛识古今古城市名 今城市名 古地名 今地名 古河流名 今河流名长安 夷洲 河水 洛阳 江水 这是一种同地不同名的现象,刚才大家在比较两张地图的时候,关键是要找对参照物,比如长安(西安)在黄河“几”字型的右下角附近。(方法介绍)下面我们在看三幅图回答材料中的问题。下列的“东京”分别指的是何地?1、东京曾作为2002年足球世界杯的主赛场之一2、东汉张衡作《东京赋》表达对奢靡生活的否定3、北宋灭亡后,有人怀念故都,写成《东京梦华录》一书阶段小结:1、历史地图上的河流山脉和现代地图上的大体一样(个别也有变化),不过名称有不少与今天不同。2、无论是同地不同名还是同名不同地,大都出现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关键是要确定地名所在的时期。过渡:利用地图学习历史,就要在地图上再现历史,结合课本上讲到的战役背景、战役时间、双方兵力和具体交战情况,理解原因。
一 历史地图由于历史的另一个要素是时间,我们把反映过去地理状况的地图称之为历史地图,但历史地图与现代的地图一样吗?活动一 火眼金睛识古今古城市名 今城市名 古地名 今地名 古河流名 今河流名长安 夷洲 河水 洛阳 江水 这是一种同地不同名的现象,刚才大家在比较两张地图的时候,关键是要找对参照物,比如长安(西安)在黄河“几”字型的右下角附近。(方法介绍)下面我们在看三幅图回答材料中的问题。下列的“东京”分别指的是何地?1、东京曾作为2002年足球世界杯的主赛场之一2、东汉张衡作《东京赋》表达对奢靡生活的否定3、北宋灭亡后,有人怀念故都,写成《东京梦华录》一书阶段小结:1、历史地图上的河流山脉和现代地图上的大体一样(个别也有变化),不过名称有不少与今天不同。2、无论是同地不同名还是同名不同地,大都出现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关键是要确定地名所在的时期。过渡:学会了看地图,就要在地图上再现历史,怎样再现历史事实呢?就要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材料,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接下来,让我们当小小军事家。
活动3【讲授】活动二 看图布阵,论以少胜多战役
活动二 看图布阵,论以少胜多战役过度:历史不仅仅是一场场的战争,还有和平交流,让我们来看张骞通西域地图,穿越时空,从中领略张骞凿空的伟大历程,再现历史上中外交往的内容。
活动4【讲授】活动三 穿越时空,论张骞凿空
活动三 穿越时空,论张骞凿空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旁白:“公元前124年,张骞回到长安,虽然未能 完成预期使命,但作为汉朝使臣,西行几万里。带回了许多国人过去根本无从知道的知识,无论对于汉武帝,还是对于有心了解世界的中国人,都具有开凿天空的作用。从此,不断有人西出阳关,又东归中土,跨越重重关山阻隔。踏出了一条辉炳史册两千年的‘丝绸之路’ ‥‥‥” 请根据这段旁白和上图来探究(1)从图中能获取那些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信息?1.起 点:长安2.途 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中亚、西亚3.到达地:欧洲(2)如何理解旁白所说的张骞“虽未能完成预期使命‥‥‥西行几万里‥‥‥具有开凿天空的作用”?对你有何启发?1.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起重大作用,丝绸之路自汉朝开辟到现在,是中西方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促进了中西经济和文化交流。 2.启发:有胆、有识、有行、有恒过度:课本中还有大量的人物、文物、古迹和历史典故,现在我们进行课本图片大搜索来归纳以下。
活动5【讲授】二 历史图片课本大搜索(活动四)
二 历史图片课本大搜索(活动四)
一 人物类:黄帝、秦始皇、汉武帝、孝文帝、曹操;老子、孔子、孙武、张衡、张仲景、华佗、司马迁、蔡伦、王昭君、祖冲之、郦道元、贾思勰、王羲之、顾恺之、李冰等(军事思想家;科学家 发明家;政治家)
二 文物、古迹: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地动仪、云冈石窟等
三 历史典故:三顾茅庐、书成换白鹅、草木皆兵等
过度:刚才大家介绍的人物中,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令人敬佩,让我们穿越时空,来体会。
活动6【练习】活动五 看图说史,分享收获
三 、学以致用
活动六 看图说史,分享收获1.请指出下图人物,并排列其所处年代先后顺序。
2.暑假的一天,小明一家来到他们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参观
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
村堪称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礼器”深深地吸引了他们。根据
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可能是( )
A B C D
3、请在下图中指出秦疆域四至。(图片见课件)
三 、学以致用
活动五 看图说史,分享收获1.请指出下图人物,并排列其所处年代先后顺序。
2.暑假的一天,小明一家来到他们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参观
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
村堪称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礼器”深深地吸引了他们。根据
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可能是( )
A B C D
3、请在下图中指出秦疆域四至。(图片见课件)
三 、学以致用
活动六 看图说史,分享收获1.请指出下图人物,并排列其所处年代先后顺序。
2.暑假的一天,小明一家来到他们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参观
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
村堪称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礼器”深深地吸引了他们。根据
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可能是( )
A B C D
3、请在下图中指出秦疆域四至。(图片见课件)
活动7【作业】四、自我评价
四、自我评价
在本课的学习中
我最大的收获是 :
从中我认识到:
而最不满意的是:
至今仍没弄懂的是 :
是否尝试解决?(是□、否□)如“是”,办法是 :
在本课学习后
我打算将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
采用的方法是:
预期成果是:
在本课学习过程中
我参与研究的内容是:
同学对我的工作感到:满意□、基本认同□、不满意□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