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情况极其历史作用。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
2.了解这一时期简单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东晋与十六国的对峙、南朝和北朝的更替。通过本单元的复习,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
3.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基本史实。
4.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艺术和思想成就。通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艺术和思想成就的学习,培养综合归纳能力。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树立爱护文物古迹的意识。
2教学过程
2.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师生互动,归纳整合
内容
自主复习(课前印制学案,课上发给学生)
教师同步点拨(学法指导和解疑答难)
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
复习三国鼎立形成的过程,自己独立完成下列表格,小组内相互交流,看谁做得最好。
国家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魏
220年
蜀
成都
吴
孙权
完成表格后用三角形的三个角表现出三国的位置,强化记忆历史地图。
学生完成表格后,教师点拨:
1.参照时间记时间。古今对照法,也称远近对照法,以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如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蜀国建立的前一年,即220年魏国建立,蜀国建立的下一年,即222年,吴国建立。
2.三国鼎立的形成是一个重点。注意把握三国的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在这里还要注意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中的地理位置。
以少胜多的战役
归纳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四次以少胜多的战役,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战役名称
时间
作战双方
结果
作用
巨鹿之战
200年
曹操军和孙刘联军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时间充足时还可以引申出战役中产生的故事或者典故。
江南地区开发
归纳整理有关江南地区开发的知识,自己学生独立归纳要点,然后小组交流。
(1)背景:(2)原因:(3)表现:(4)影响:
根据学习情况,必要时老师点拨。
北魏孝文帝改革
小组合作完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
(1)历史背景:(2)改革目的:(3)主要内容:(4)历史作用:5)成功原因:
1.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后,教师点拨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的一般要素。
2.组织学生以游戏的形式重温孝文帝的改革。例如:假如你就是孝文帝,你觉得如何想臣民解释改革的原因,改革中遇到阻力如何处理才能体现你改革的决心;假如你是孝文帝时代的一个鲜卑族青年,你可能会遇到哪些新鲜事?从而可以增加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文化成就
按以下内容自己列表,归纳该阶段历史中的文化成就:
人物,朝代,称谓,著作或者成就,地位或者评价。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展示。教师指导利用对比的方法记忆人物朝代。例如:顾恺之和王羲之都是东晋人,是否可以设想让他们两个的字和画出现在一个作品中?
师生互动:图示法是一种简洁明快的学习方法,正确运用图示法对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会产生显著作用。本单元中,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众多民族政权分立对峙,朝代繁多,是同学们容易搞混的历史内容。
二、立足课标,知识建构
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可以分为四部分整理。
(一)“三国鼎立”可以整理为:一种局面:三国鼎立;两大战役:官渡,赤壁;三分天下:魏、蜀、吴;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二)“江南经济”从发展条件、原因、表现、作用四方面画出结构图。
(三)“北方融合”重点就是孝文帝改革。由此学会整理历史改革的学习要点。
(四)文化成就,通过列表对比掌握。
通过综合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分裂、经济发展以及民族融合加快等史实,让学生认识到该时期是“一个分裂但孕含着统一因素的时代”,边归纳边板书出该段历史朝代更替,完善本阶段历史脉络。
三、沙场练兵、小组合作互评(发放学生)选择题
1、一举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2、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
A、魏蜀吴B、蜀魏吴C、吴蜀魏D、蜀吴魏
3、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中,把皇族的姓由拓拔改为()
A、王B、元C、张D、李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B、巩固鲜卑族的统治
C、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D、促进北方民族的融合
四、课堂延伸,拓展提升:非选择题
11.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的发展。请回答:
(1)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2)你从孝文帝身上学到了什么?
12.阅读下列材料:
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士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根据材料及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人物是谁?(2分)
(2)材料中“取西蜀”“东和北拒”“水面偏能用火攻”分别指什么?
(3)请列举和他有关的两个成语。(4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不忧冻饿,亦无千金之家。──《汉书》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
请回答:
(1)材料二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与材料一相比,出现了什么变化?2
(2)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2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魏书》
(1)材料中的“魏王”是何人?
(2)此段材料反映出的是什么事件?
(3)根据材料内容,说出“魏主”的姓应改为什么姓?
(4)根据所学的知识,请你对“魏王”的这种做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小结归纳
图示法可以帮助同学明析政权并立阶段的朝代更迭与民族融合的历史。
你还有什么好的历史学习方法?试说出来与大家共享。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例如,图示、列表,文字串联等方式,梳理本单元的朝代更替的历史,让这段历史顺畅流畅。
六:作业布置
识记本单元的知识要点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2、三国鼎立的形成;3、江南的开发;4、北魏孝文帝的改革5、文化成就。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