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三 秦始皇功过的辩… 配套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课三 秦始皇功过的辩… 配套教学设计(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4 14:35:0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根据课本的人物、事件及相关的内容作为此活动课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史料能力
(3)训练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4)培养学生阅读、筛选材料的能力
(5)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辩论
正方一辩陈词: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下午好,我方观点是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有巨大贡献的杰出帝王,功大于过。理由有三大点:
第一点表现在政治上(1)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结束了纷争战乱的局面,开创了封建君主专制的先河,这是前无古人的功绩。(2)秦朝建立后,为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地方推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再分县,在政治制度和法律上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西汉除了废除秦的苛法暴政其余的都是继承于秦。
第二点表现经济和文化上。(1)经济上,秦灭六国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做出了统一规定。(2)文化上,秦始皇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行隶书。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这奠定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第三点表现在军事上(1)边防上为防御匈奴的滋扰、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2)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开发那里的经济,兴修灵渠,为中原和两广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有利条件。
以上三大点清楚地说明秦始皇是一位有作为的国君,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杰出贡献的帝王,所以我再次阐明我队观点,秦始皇是一位功大于过的国君,谢谢!
反方一辩陈词:
各位评委老师、同学大家好,刚才正方一辩讲到了秦皇的功绩,但是我队认为他的功绩却远远比不上他的暴政,暴政是他主要方面,原因有下面五点:
(1)秦始皇是一个骄奢淫逸的国君,修建的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骊山陵墓就是为了个人私欲,不顾天下百姓;
(2)秦始皇修长城、驰道、每年服劳役的不下三百万人,精壮劳力几乎全部服役,严重破坏农业生产,使百姓不能从事农业生产,会使很多人饿死的,修长城征发的大多都是壮男劳力,荒废田地不说,造成无数的家庭家破人亡,很多孩子没了爸爸,妻子没了丈夫,孟姜女哭长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赋税重,秦朝赋税是将农民收获2/3以上缴给国家,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4)刑法残酷,秦始皇主张轻罪重罚:就是轻微的犯罪,处以极重的刑罚,希望通过重刑杜绝犯罪。单是死刑就有车裂等十多种,还有连坐和族诛等刑法,老百姓受到酷刑处治的人很多,是其罪证之四。
(5)在文化上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的方式摧残了文化,箝制了思想造成历史文化典籍的损失。
综上所述,我队认为,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暴君,他过大于功。
二辩阶段:
正方二辩陈词:
刚才反方一辩讲到秦始皇残暴的问题一是修长城二是焚书坑儒,在这里我需要说明,秦始皇修长城的目的是什么?秦始皇是一个有着强烈危机感和忧患感的帝王。如何谋求大秦帝国的长治久安?所以秦始皇修长城,它是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这也许初衷仅仅为个人的利益,但也起到了保护老百姓的利益。秦始皇是征用了大量劳力,劳民伤财,但长城的积极作用大于它的消极作用。再来说说焚书坑儒,虽然这种极端的方式摧残了文化,但秦始皇统一天下在即,不能有公开的不同声音,这只会扰乱人心。当一切说服手段无效之后,暴力是任何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的必然选择。通常对于异见者,说服手段都是无效的。达到思想统一之后,所有的力量才会往一个方向努力。
反方二辩陈词:
虽然秦始皇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匈奴南下而修建长城,但是他给人们造成灾害却是深痛的,几家灯火几家愁,大家都知道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长城固然多少遏制了北方游牧民族对南方的入侵和破坏,但同时也限制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固定了农牧业的界线。所以历史上修筑长城次数最多、工程量最大、质量最高的明朝,正是对西北和北方最保守、最无作为的王朝。这难道还能被看作是秦始皇的“功”吗?焚书坑儒从长期看是弊大于利。思想统一不能够产生进步,只会倒退。好异求新也是人的天性,很多进步的东西都是在求变的过程中产生的。扼杀人的天性,怎么说都是罪过。
三辩阶段:
正方三辩陈词:
除我队上述理由认为秦始皇对中国历史有重大贡献,是杰出的君王外,史书上还记载着秦始皇的其他功绩。例如:还提到交通方面的成就,战国以来,各地车辆大小不一样,因此车道窄宽不一,车辆要在不同的车道上行走,十分不方便,而秦始皇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使车轮的轨道相同,有利于全国各地车辆的往来。另外,秦始皇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两条弛道,一条向东通到齐燕地区,另一条到达就是吴楚地区,另外还修建“直道”、“五尺道”、“新道”,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网,有利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交流,也有利于政令的通达,军队的调遣,这些在当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秦始皇派蒙恬打败匈奴后,设平原郡,在平定南方后,添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迁移50万人到五岭以南戍边和开垦荒地,推进汉人和越人杂处,同时还在西南地区开通道路,设置官吏加强统治,这些措施既加强秦朝的统治,又促进了西南经济、交通的发展,这些不可不谓是壮举也。
反方三辩:
在秦始皇的暴政中,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他不进忠言,唯我独尊也是个缺点,这也给秦帝国的收场添上了一笔。
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之药,派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至东海求神仙,这些都是加重了人民的灾难。这些都是他的过错。
正方总结点评:
综上所述,秦始皇在其统一的过程中,为建立大一统的政治、经济、文化封建帝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束了长期诸侯混战局面,为巩固政权,又能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车轨、度量衡,开发南方,北击匈奴,设立郡县巩固边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虽有过错,但不可不谓一代雄才大略的君主,我方再次表明我们观点──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有巨大贡献的杰出帝王,功大于过。
活动2【活动】总结反思
反方总结点评:
各位老师、同学,秦始皇虽统一中原,建立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先后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制度,但是他的暴政,却是可以和夏桀、商纣相比,他的 [(www.)--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这些功绩远远比不上他的残暴过失,摘不掉他是一位暴君的帽子,我方观点是秦始皇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暴君,过大于功。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