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  配套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活动课一 寻找历史  配套教学设计(2)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1-04 14:37:48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和考古发现;理解神话传说和考古发现是解读远古文明的重要途径。
2、引导学生阅读历史资料、图片,培养学生解读材料、提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合作交流与探究,以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方式体会历史方法,以比较的方式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2、通过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和考古发现认识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史料的地位及局限性,培养学生多途径佐证历史、认知历史的意识和观念。
2学情分析
本课是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活动课《寻找历史》为素材依托的初三年级整合型复习课。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但学习历史的方法以及对历史本身的认知还比较欠缺。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在解读史前历史中的价值和意义、对不同史料的判断与取舍等问题,由于涉及历史学科的特点和方法,学生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历史素材,给学生创造历史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神话传说;考古发现(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学案、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完成)
本课难点: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之间的关系;不同史料的价值和局限性(引导学生学会提取不同史料所蕴含的的历史信息,进而对比理解)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课堂导入
本课采用图片式导入,出示两组图片(一组神话传说,一组考古发现)。
同学们,请阅读大屏幕上的图片,思考一个问题:上下两组图片分别有哪些共同点(学生回答:神话、传说、考古……)对,在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时代,流传下来很多神话传说,也有很多考古发现,它们为我们打开了解读人类童年历史的窗口。那么,它们对我们解读历史有什么帮助?它们在解读历史过程中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以中华文明的起源为例,走进神话传说和考古发现,去佐证那段遥远的历史。
出示本课课题。
活动2【活动】找一找(自己动手,查找资料)
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分配任务,快速浏览课本第1单元1-3课的内容,自主学习,分组查找还有哪些神话传说和考古发现。
设计意图:本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学生为主,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并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3【活动】议一议(合作交流,学会探究)
设计两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在反映历史信息之间的关系及其局限性,使学生对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并且初步形成辩证看待历史史料的观念。引导学生以“找一找”中的成果为素材,自主探究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之间的关系。
问题1:神话传说是完全虚构的还是有一定的真实性呢?为什么?请用上面找到的神话传说举例说明。
操作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带着自己的想法合作交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疑问由小组长做记录——学生展示成果——小组长展示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小组间自主解决——教师引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认识到神话传说并非完全虚构,而是包含了一定的历史真实成分,这些历史真实成分可以通过考古发现来印证。神话传说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是解读远古文明的一个重要途径。
问题2: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的最直接证据,它可以佐证神话传说。但我们可以轻易信任考古发现吗?请同学们结合大屏幕中的两个材料谈谈自己的认识。
操作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展示成果——教师引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认识到考古发现是认识历史的最直接证据,可以弥补历史的空白,可以佐证神话传说,考古发现是解读远古文明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考古发现是零散的,不完整的,没有人只有物,这对认知历史是一种局限性,它需要我们抽丝剥茧,去伪存真,才能获取到真实的历史信息,由此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严谨对待历史问题的意识。
教师引领:
教师将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进一步的引领、归纳、概括和拔高,让学生头脑中对本部分所学内容形成一个更加完整和深化的知识体系。比如:
教师预设到的难点问题1:神话传说为什么不都是虚构的?而是有一定的真实性?
引领方案:1、引导学生辩证全面地思考本问题,避免单一的认识,通过学生对神话传说和考古发现的素材之间的对比探究,得出正确认识;2、如果学生难以独立进行对比探究,则由教师举一个例子,进行点拨,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找到解决本问题的思路。
教师预设到的难点问题2:我们可以完全信任考古发现吗?
引领方案: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争取能够独立发现考古发现的局限性;2、如果学生难以独立解决本问题,则结合两则材料,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认识到考古发现虽然是最直接的第一手证据,但是也是有局限性的。
设计意图:本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尤其是学习历史的辩证思维能力,能够全方位的思考问题,进而得出较深层次的认识。
活动4【活动】用一用(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设计两组材料,引导学生学会从中提取神话传说和考古发现中反映的历史信息,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材料1:从神话传说中找寻历史的“记忆”
出示《山海经》和《圣经》中的两段神话传说片段,由学生自主发掘里面蕴含的历史信息。在探究的过程中迁移知识,认识到神话传说蕴含着人们对远古时代朦胧的记忆,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并由考古发现进行佐证,从而深化对神话传说的理解。
操作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带着自己的想法合作交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疑问由小组长做记录——学生展示成果——小组长展示合作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小组间自主解决——教师引领。
材料2:从考古发现中找寻历史信息
出示一组新乡考古的图片和新闻资料,由学生从中自主发掘历史信息。让学生做一名家乡的考古学家,既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在兴趣中解决问题。
操作方式: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展示成果——教师引领。
教师引领:
教师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进一步的引领、归纳、概括和拔高,让学生头脑中对本部分所学内容形成一个更加完整和深化的知识体系。比如:
教师预设到的难点问题1:如何从神话传说中提取历史信息?
引领方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的方式辩证思考问题,不同的神话传说中往往包含着相同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往往蕴含着人们对历史的朦胧记忆,并进一步通过已被考古发现所证明的例子进行说明。
教师预设到的难点问题2:如何从考古发现中提取历史信息?
引领方案:引导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考古发现既可以补充历史信息,也可以佐证历史信息。考古发现中可能包含有神话传说或文献记载中没有的历史信息,这也是考古发现的重要价值。并且,通过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考古发现不仅有重要的佐证作用,而且可以为我们提出历史的疑问,这点对于历史学习和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本部分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方法运用能力,能够做到知识的迁移,将单纯的理论知识内化为实际的问题解决能力。
活动5【活动】想一想(思维拓展,认识提升)
设计一个问题:除了神话传说与考古发现,还有其它认识历史的途径吗?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共同搜寻认知历史的线索。
操作方式: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展示想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讨论出认识历史的途径除了神话传说、考古发现,还有文字记载、照片、影音、民间风俗、口述等等。
进而展示一组“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的图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善于捕捉身边的历史,才能更好地读懂现在,用正确的态度和观念面对未来。
设计意图:本部分培养学生的知识扩展能力。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地认识到了解历史的其他途径,并且认识到学习历史应该全方面地考察各种信息,才能得到正确的历史信息和历史结论,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方法论意识和价值观。
活动6【讲授】课堂小结
出示结构图,围绕神话传说和考古发现进行贯穿性的扩展总结,使学生对神话传说和考古发现的相互佐证关系进一步理解;并认识到历史是难以复原的,我们只有在错综复杂的真伪之间,摸清历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掌握科学的方法,保持一份不断好奇、质疑、多重论证的坚韧之心,才能追求历史的真实,解读现实的困惑,预见未来的方向。
活动7【测试】课堂检测
1.“女娲造人”的故事属于()
A.神话传说B.历史事实C.考古发现D.科学幻想
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得出这一结论主要依据于()
A.民间传说B.神话故事C.文献记载D.考古发现
3.《周书》:“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下列考古遗址可以与之佐证的是()
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文化遗址D.半坡文化遗址
4.疑是问之源。为研究“九一八”事变的真相,某学者搜集了如下资料,其中你认为可质疑的是()
A.东北将士的回忆B.南京国民政府的绝密档案
C.东北人民的控诉D.日本当时媒体的报道
5.下列是一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图片,回答问题:
通过上述考古图片,你能从中获取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哪些历史信息?
活动8【作业】课后兴趣探究
请课下查找一组有了文字记载以后的某一领域的相关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探究两者之间的佐证关系。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4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