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此活动,使学生了解贝叶经、帛、竹简、甲骨文、民歌、民间叙事诗等是了解各民族历史的重要史料。学生通过这一活动,对贝叶经的制作过程和基诺族服饰、基诺族民歌的歌曲含义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更深刻地了解身边的历史。
2、学生通过观察贝叶经的制作过程,基诺族服饰的色彩图案及含义等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物体或图片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动手仿造能力。
3、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动手制作,激发学生发掘历史真相的兴趣,增强参与历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在活动过程中培养、提高、丰富历史想象能力,细致的观察力和对艺术美的欣赏能力。
4、通过此活动课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互相帮助、集体协作的精神。
2学情分析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它的名字叫西双版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13种少数民族,他们独具风情、各领风骚,作为少数民族学生汇聚学习摇篮的景洪市民族中学,13种少数民族学生还没有做到相互了解,但只要你留意,在我们的身边总是会发现历史的,本节活动课,教师依据学生的民族属别,把学生分为汉族、傣族、基诺族、爱呢族、拉祜族等组,各组确立调查主题,分组收集、查找相关资料、史料,寻找自己民族的历史,了解能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关注身边的历史。
3活动准备
1、教师依据学生的民族属别,把学生分为汉族、傣族、基诺族、爱呢族等组,各组确立调查主题,分组收集、查找相关资料、史料,寻找历史,了解能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载体。
2、教师传授有关查找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查找、收集、归纳、整理历史资料。
3、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其它地方分头查找有关竹简、甲骨文、帛、贝叶经、基诺族民歌、基诺族民间叙事诗等的图片及资料说明。思考它们的主要用途,特点及所表达的含义,亲自动手仿造陶器、竹简、甲骨文、帛、贝叶经等,对陶器、竹简、甲骨文、帛的制作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正确认识。
4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通过寻找历史这一活动课,学生对傣族贝叶经的制作过程和基诺族服饰、基诺族民歌的歌曲含义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更深刻地了解身边的历史。
活动难点
能否认识到傣族、基诺族历史的独特性,民族传承的重要性。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寻找历史
一、学生把自己制作的作品如陶器、竹简、甲骨文、帛、贝叶经等作品布置、展览出来。
(教师组织学生布置展览,肯定学生的创造力。肯定大家的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教师请学生主持人上台,宣布活动开始。
活动2【活动】二、傣族组
1、傣族组同学简要介绍自己的民族历史。
2、傣族组同学重点介绍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贝叶经的制作过程。
3、傣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贝叶经,交流叙述制作过程。
(教师让学生就自己制作的作品互相交流。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象内容,对自己的设想、理由、含义进行相互交流。)
活动3【活动】三、基诺族组
1、基诺族组同学简要介绍自己的民族历史。
2、基诺族同学组介绍反映自己民族历史的基诺服饰。
(基诺族组:展示基诺族服饰,讲解服饰图标含义。)
3、基诺族组同学唱基诺民歌,从歌声中了解历史。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分组介绍能记载自己民族历史的物品。)
活动4【活动】师生互评
1、师生互相对制作的作品从造型、图案花纹、色彩等方面进行交流。
2、师生共同推选作品,在每年一届的校运动会期间,把学生的作品展览出来。
3、各民族小组,各位同学相互交流自己的体会、收获。
活动5【讲授】教师小结
1、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情况,包括交流中出现的失误及作品制作的情况作小结。
2、教师注意征求学生对活动过程的建议和要求,以便于改进,进行总结、反思。
活动6【作业】课后作业
学生分组制作一期反映本民族历史的黑板报,或是手抄报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